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0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4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88篇
内科学   63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95篇
预防医学   93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06篇
中国医学   88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61.
目的 观察两性霉素B治疗血液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15例血液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予两性霉素B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发热、低血钾、尿素氮及肌酐升高、肝功能损害、血糖升高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性霉素B治疗血液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有效率为81.8%(9/11),发热的发生率为26.7%(4/15),低血钾发生率为80.0%( 12/15),肌酐升高的发生率为80.0%( 12/15),尿素氮升高的发生率为93.3%( 14/15),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为26.7%(4/15),血糖升高的发生率为40.0%(6/15),但无一例恶性事件发生.结论 两性霉素B治疗血液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有效率高,不良反应是可以处理及耐受的.  相似文献   
762.
1.天麻。原名赤箭,过去全为野生,现已野生变家种获得成功,开始大面积栽培供药用,为治肝风内动的常用之药。来源于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系多年生寄生草本,寄主为密环菌,属于二重寄生植物,常生于林下阴湿、腐植质较肥厚的地方。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以质坚实、有鹦哥嘴、断面角质明亮者为佳。其性状特征为。  相似文献   
763.
杏花雨注射液对大鼠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杏花雨注射液对大鼠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采用垂体后叶素所致心肌缺血模型。结果杏花雨注射液17.5mg/kg组在30s时可减少心律失常(P<0.01),35mg/kg组在30和60s时可明显减少心律失常(30sP<0.01,60sP<0.05)。结论杏花雨注射液可减轻垂体后叶素所致的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764.
近视已成为一种常见病,影响公众生活质量,危害公众健康,探索其发病机制有助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然而目前近视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仍然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自20世纪70年代发展至今,近视动物模型的相关研究已有突破性的进展,从分子机制、信号通路、药物干预等方面为近视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证据和思路。本文就常见近视动物模型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65.
目的 对视功能相关生命质量量表(National Eye Institute 25-Item Visual Function Questionnaire,NEI VFQ-25)中文版在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患者中的应用进行信度和效度评价。设计 诊断试验。研究对象 AMD 患者107例及正常对照69例。方法 分别利用健康危险因素调查问卷和中文版NEI VFQ-25对上述研究对象进行一般情况和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调查。根据受调查者的得分情况,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评价量表信度,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区分效度评价量表效度。主要指标 信度和效度。结果 结果显示量表的信度良好,总体Cronbach α信度系数、分半信度系数分别为0.83和0.77;探索性因子分析12个维度共得到3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5.35%,表明量表结构效度良好;病例组、对照组在各维度得分不同(P<0.05),说明量表区分效度良好。 结论 中文版NEI VFQ-25量表在评价AMD患者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方面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适用于综合评价AMD所导致的视力损伤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66.
真武汤温阳机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真武汤出自《伤寒论》,是张仲景为太阳表证过汗伤阳、少阴病阳虚水泛病证而设的名方。后世用来治疗各种阳虚阴盛、水气泛溢之证 ,疗效显著。然而对其温阳作用 ,尚缺乏整方的系统、深入地实验研究 ,我们采用现代医学的理论和方法 ,通过动物实验 ,深入探讨真武汤“温阳”作用的机理 ,以期为古方新用、中西医结合用药提供依据。1 材料1 .1 动物 健康 Wistar大鼠 ,雄性 ,体重( 2 0 0± 2 0 g) ;健康昆明种小鼠 ,雌雄各半 ,体重 ( 2 0± 2 g) ,均由河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1 .2 主要试剂 醋酸氢化考的松 ( HCA) ,上海第九制药厂生…  相似文献   
767.
笔者自 1 997年 2月~ 1 999年 1 0月采用中药塞鼻法治疗偏头痛 1 50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 50例中 ,男性 61例 ,女性 89例 ,年龄 1 8~ 50岁 ,病程1~ 1 2年。全部患者均经颅多普勒检查 ( TCD)确诊 ,典型偏头痛者 1 5例 ,普通型偏头痛者 81例 ,复合型偏头痛者 54例。其临床表现为头痛呈周期性发作 ,头痛部位在一侧颞额部、眼眶 ,或为双侧交替性头痛 ,疼痛性质多为剧烈跳痛、胀痛、刺痛 ,每次持续数小时或数日 ,伴有恶心、失眠和精神疲乏等。每因情绪波动、劳累、饮酒等因素诱发 ,女性患者多在经期前后发作。治疗方法用羌活…  相似文献   
768.
目的 探讨分段读出序列(RESOLVE)对眼眶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78例眼眶肿瘤患者的影像资料,术前行MRI常规序列及RESOLVE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扫描,测量肿瘤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平均值及最小值.分析眼眶良恶性肿瘤ADC值的差异.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769.
目的:探讨颗粒酶B(granzyme B,GrB)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癌旁、肝硬化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及GrB^+淋巴细胞与HCC、肝硬化的关系。方法:HCC60例,单纯性肝硬化62例,正常肝组织23例,以免疫组化二步法进行GrB染色,对阳性细胞数进行定量分析。结果:①各组GrB^+细胞平均数从高到低为:癌旁,HCC,正常肝,肝硬化组织;②HCC中GrB^+细胞与组织学分级无明显关系:(P〉0.05);③HCC中15月内有转移组的GrB^+细胞数明显少于无转移组:(P〈0.01);④HCC中GrB^+细胞随着临床分期的发展有下降的趋势:(P〈0.05);⑤以术前甲胎蛋白(AFP)阴、阳性分组(20μg/L为标准),AFP阴性组和AFP阳性组两组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⑥肝硬化和癌旁组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组GrB^+细胞均多于阴性组:(P〈0.05);HCC组GrB^+细胞与HBsAg无密切相关:(P〉0.05);⑦癌旁GrB^+细胞与是否伴肝硬化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临床上,随着HCC患者的病情恶化,GrB^+细胞逐渐减少。GrB^+细胞数量与HBsAg密切相关,与组织学分级、AFP和是否伴有肝硬化无关。GrB^+细胞也可成为反映机体抗肿瘤特异性细胞免疫状态及判断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70.
目的 探讨斑蝥素(Cantharidin,CTD)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和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集健康志愿者静脉血,提取洗涤血小板,聚集仪检测CTD(2.5、5、10μmol·L^(-1))对胶原、凝血酶、ADP和佛波酯(Phorbol-12-myristate-13-acetate,PMA,PKC激动剂)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对ATP释放的影响。荧光显微镜拍照观察CTD对纤维蛋白原表面的血小板扩展功能和对血小板斑块回缩的影响。检测CTD联用740Y-P(PI3K特异性激动剂)对胶原诱导血小板的聚集率,Western blot检测PI3K蛋白磷酸化水平。小鼠腹腔注射CTD(0.35、0.7 mg·kg^(-1))和阿司匹林(30 mg·kg^(-1)),观察胶原诱导各组离体血小板聚集率,检测PI3K、Akt和PKC蛋白磷酸化水平,检测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小鼠断尾流血时间。结果 CTD抑制胶原、凝血酶和PM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抑制ATP释放,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无影响,CTD抑制血小板扩展和斑块回缩,740Y-P处理能够减弱CTD对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CTD抑制离体血小板聚集功能和PI3K、Akt和PKC磷酸化水平,延长APTT和小鼠尾巴出血时间。结论 CTD抑制血小板聚集、释放、扩展、斑块回缩和影响止血功能,其机制与调控PI3K、Akt和PKC蛋白磷酸化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