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91.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联合高压氧治疗毒鼠强中毒的疗效。方法总结我院2002年6月至2005年10月收治的31例毒鼠强中毒的患者,10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2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血液净化,并在恢复期进行高压氧治疗。结果联合治疗组20例存活,1例死亡,2例留有精神症状;常规治疗组6例存活,其中有2例留有明显的精神症状,4例死亡。结论血液净化联合高压氧治疗毒鼠强中毒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2.
对2007年本科生外科学和外科护理学教员课堂授课质量进行调查分析,为制订改进措施、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由学员填写教员课堂授课质量调查表,调查每个教员、不同科目的授课情况,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99名教员授课质量学员评价得分,最高98.33分,最低86.48分,平均95.16分。教授、副教授得分高于讲师,五年制教员得分高于四年制教员,不同科室教员得分相差显著,不同学历、不同专业、试讲与未试讲教员得分无显著性差异。本科生课堂教学应增加高级职称教员课时比例;外科护理学授课可增加护理专业教员课时比例;应重视对讲师教学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93.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的特大地震,我院也遭受严重破坏。由于强烈的余震不断,加之唐家山堰塞湖溃坝的危险,为保证病人安全,内科ICU进行了多达9次的转运,因病人病情危重,大多数须进行机械通气、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等维持生命,治疗、护理较复杂,转运风险极大。现将9次的转运体会总结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4.
郭建英  唐晓红 《现代康复》1999,3(4):471-471
急性弛缓性瘫痪(AFP)系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急性下肢运动神经元麻痹(张晓东.小儿急性弛缓性瘫痪7例临床分析,临床儿科杂志,1995,2(13)∶18)我院自1990年~1997年共收治AFP患儿50例,经采取一系列康复治疗与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5.
产妇内源性阿片肽与正常分娩疼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源性阿片肽与分娩产痛的关系以及内源性阿片肽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方法,测定40例足月分娩即刻产妇血浆中三种内源性阿片肽(β-内啡肽6.44±3.93 ng/mL、强啡肽A1-1320.30±18.84ng/mL及亮啡肽1.63±2.00ng/mL)的含量.结果血清中强啡肽A1-13与第一产程情绪评分(ES)无显著相关(r=-0.08,P=0.26),而与第二产程ES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31,P=0.04);血清中β-内啡肽、亮啡肽分别与第一产程(r=0.16,P=0.26;r=-0.04,P=0.8)和第二产程(r=0.08,P=0.57;r=-0.14,P=O.35)ES无显著相关性;血清中β-内啡肽水平与亮啡肽有显著相关性(r=0.371,P=0.04),强啡肽A1-13与β-内啡肽、亮啡肽都无显著相关性(r=0.25,P=0.13;r=0.21,P=0.21).结论血清强啡肽A1-13升高可削弱第二产程产妇的疼痛感受,β-内啡肽和亮啡肽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6.
目的初步评估三维显微定量超声对于乙型肝炎肝硬化及肝功能失代偿的诊断价值。 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住院患者共270例,分为慢性乙型肝炎(CHB)组(102例)、代偿期肝硬化(LC)组(84例)和失代偿期LC组(84例)。入组患者均行三维显微定量超声检查、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及肝功能、血常规等检查。计算患者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评分。比较3组患者间三维显微定量超声、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2D-SWE)和APRI评分差异。评价三维显微定量超声、2D-SWE和APRI评分指标对于LC以及LC相关肝功能失代偿的预测价值、灵敏度和特异度。 结果3组患者三维显微定量超声和肝脏硬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 313.52、173.36,P均< 0.001)。三维显微定量超声预测LC的受试者操作曲线下面积为0.925(95%CI:0.885~0.965,P < 0.001),取三维显微定量超声临界值为11.5分,其诊断LC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7%和90.2%;三维显微定量超声预测LC相关肝功能失代偿的受试者操作曲线下面积为0.850(95%CI:0.795~0.905、P < 0.001),取三维显微定量超声临界值为16.5分,其诊断肝功能失代偿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0.7%和89.3%。 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基于三维显微超声技术的定量诊断标准,该标准可用于LC及失代偿LC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血清指标水平的关系及对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本院首次诊断为TIA的54例患者作为TIA组,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颈动脉IMT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随访TIA患者1年内的脑梗死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TIA组的IMT及血清hs-CRP、LDL-C、TC、Hcy水平明显增高(P<0.05),且IMT与血清hs-CRP、LDL-C、TC、Hcy水平呈正相关,血清HDL-C、TG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 TIA组中1年内发生脑梗死患者的IMT及血清hs-CRP、LDL-C、Hcy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脑梗死患者(P<0.05),且IMT增厚及hs-CRP、LDL-C、Hcy水平增高是TIA组患者1年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P<0.05); IMT预测TIA患者1年内发生脑梗死的最佳截点为1.090,敏感性为78.57%、特异性为58.33%。结论 TIA患者颈动脉IMT增厚与血清炎症、脂代谢、Hcy指标水平相关,且对1年内脑梗死的发生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8.
面对各类灾害事故时,需要动用当地乃至全社会的各方面力量,去进行高水平的现场救援,最终体现灾害医疗救援的核心目的,即用有限的医疗资源尽最大努力去挽救更多伤病患者的生命.国际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在积极进行准备以应对灾害事件的发生[1].  相似文献   
99.
目的 应用血流向量图(vector flow map,VFM)技术对不同部位心肌梗死患者收缩期涡流特点进行连续动态观察,比较前壁和下后壁节段性运动异常对收缩期涡流的影响.方法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单纯左前降支病变组(LAD组)和左旋支或(和)右冠病变组(LCX/RCA组).应用VFM技术观察两组收缩期心腔内血液流场特点,计算涡流持续时间等参数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LAD组等容收缩期整体涡流同正常组无明显差异,射血早期涡流范围大,常在心尖部形成局部涡流;LCX/RCA组等容收缩期涡流范围较小,射血早期涡流较LAD组明显减小,较正常组增大,出现的部位多位于心腔中部.病例组涡流总持续时间和瓦解时间均较对照组延长,LAD组和LCX/RC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整体涡流持续时间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前壁心肌梗死对收缩期左室血液流场的影响较下后壁更明显,VFM技术可以用于显示并评价该变化.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