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1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58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7篇
口腔科学   39篇
临床医学   157篇
内科学   128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46篇
外科学   127篇
综合类   352篇
预防医学   10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34篇
  1篇
中国医学   167篇
肿瘤学   8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干细胞因子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干细胞因子 (StemCellFactor ,SCF)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s)增殖及促进其向心肌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 SCF对MSCs预处理 ,流式细胞术测定第 4代MSCs的细胞周期 ,DAPI -MSCs在体外模拟的心肌微环境下培养。用数码显微摄像及免疫荧光技术分别记录和检测心肌特异性肌节肌球蛋白重链 (MHCα/β)、肌钙蛋白T(TroponinT ,TnT)的表达 ,分析MSCs向心肌细胞分化的百分率。结果 实验组的G0 /G1期细胞百分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S期、G2 /M期细胞百分率及PI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在共培养的第 2、3、4、5d ,SCF组表达MHC的DAPI -MSCs阳性百分率分别为 (1 96± 0 3 3 ) %、(4 76±0 3 2 ) %、(5 15± 0 42 ) %、(8 5 2± 0 45 ) %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0 5 2± 0 2 1) %、(1 2 5± 0 47) %、(1 75± 0 2 8) %、(3 64± 0 3 2 ) % (P<0 0 1) ;在共培养的第 3、4、5d表达TnT的DAPI -MSCs阳性百分率分别为 (1 10± 0 15 ) %、(2 64± 0 18) %、(5 43± 0 2 4)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0、(1 2 7± 0 13 ) %、(1 3 2± 0 2 5 ) % (P <0 0 1)。结论 SCF对MSCs具有促增殖、促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2.
葛根素加木糖醇注射液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以木糖醇注射液作为输液载体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优越性。方法 使用葛根素针剂作为治疗用药 ,分别使用木糖醇注射液和生理盐水作输液载体进行治疗 ,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1个疗程结束后 ,木糖醇组与对照组比较 ,降血压效果明显 (P <0 .0 5 ) ;临床症状疗效明显 (P<0 .0 5 )。结论 使用木糖醇注射液作为葛根素注射液的输液载体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降血压及改善临床症状的疗效优于以生理盐水作输液载体的治疗方法 ,具有统计学意义 ;降血糖疗效 2种方法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加长柄生物型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月2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加长柄生物型人工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评价其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2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6月~28月,按Harris髓关节功能评定,优9例,良11例,中5例,差1例,优良率为76.92%,患者满意度100%;无骨折畸形、感染、人工关节脱位、假体松动、下沉等情况发生。结论:加长柄生物型假体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4.
35.
目的研究两种丁酸氯维地平制剂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点。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静脉滴注低、中、高剂量的丁酸氯维地平受试制剂及参比制剂,采用HPLC法测定全血中的丁酸氯维地平,计算药动学参数,评价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点。结果丁酸氯维地平低、中、高剂量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在大鼠血浆中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Cmax分别为46.16±10.65、82.99±9.34、177.80±38.32、80.31±3.04 ng·m L-1;AUC0-t分别为2.309±0.628、4.221±0.988、9.339±1.759、3.968±0.411 min·μg·m L-1;t1/2分别为12.20±4.65、16.74±6.93、15.13±4.81、18.34±4.43 min。结论丁酸氯维地平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在大鼠体内药动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受试制剂在0.36~3.24 mg·kg-1剂量范围内呈非线性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36.
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培养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建立便捷,成熟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体外培养方法。方法:本实验对常用的培养方法加以改进,采用胰蛋白酶及Ⅰ型、Ⅱ型胶原酶共同消化法,分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并对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的存活率、活力及纯度进行鉴定。结果:分离的心肌细胞存活率为96%,培养3 d后有60%~80%的细胞开始搏动,搏动频率平均50次/min,心肌细胞纯度在75%以上。结论:本实验建立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体外培养方法是成熟,可靠的。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纳米增韧HA-ZrO2生物陶瓷植入体与骨断面的结合情况。方法:12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双侧下颌骨制备洞穿性骨缺损,一侧植入纳米增韧HA-ZrO2生物陶瓷,对侧植入HA(羟基磷灰石)材料,4、8、12周时取材,进行X线摄片观察、材料顶出实验、硬组织切片,比较观察2组骨与材料界面结合情况。结果:X线片和硬组织切片观察结果显示4、8周时HA-ZrO2、HA和骨断面结合不良,12周时发现两种材料均和骨断面结合良好,少部分区域有纤维组织包绕。4、8、12周纳米增韧HA-ZrO2组抗剪切强度分别为(2.36±1.04)、(10.65±1.48)和(30.95±3.67)MPa,不同时间段的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12周HA组抗剪切强度分别为(2.27±1.12)、(12.33±1.57)和(31.05±3.44)MPa,不同时间段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同时间段的结果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步认为纳米增韧HA-ZrO2生物陶瓷和骨断面,可以取得与HA类似的较好结合,但是如何在尽量短的时间内使其与骨断面完全结合,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颧骨颧弓缩小联合下颌角截骨术前、术后颞颌关节和咬肌的变化。方法:随机选取颧骨颧弓及下颌角肥大者80例,于术前、术后10天分别做三维CT检查,并对颜面部进行三维测量,采用自身对照进行配对资料t检验。结果:颧骨颧弓及下颌角截骨整形术后0°指标及60°指标术前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0°指标及180°指标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咬肌宽度及厚度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颧骨颧弓及下颌角截骨整形术后短期内颞颌关节上间隙及关节后间隙发生了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差值较小,颞颌关节的改变仍在其代偿范围内;由于术中部分骨质的去除及咬肌被剥离附着位置发生改变再加上手术操作对咬肌的损伤,咬肌的形态随之改变,短期内咬肌宽厚度较术前增大。  相似文献   
39.
目的评估下颌角截骨术对患者咀嚼效率的影响。方法选择15例拟行下颌角截骨术(下颌角下颌缘切除合并下颌体部外侧骨皮质劈除术)患者,排除牙周疾病、颞下颌关节疼痛及偏颌等疾病,采用杏仁、小枣过筛称重法,分别测量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的咀嚼效率。结果患者术后1个月与术前相比咀嚼效率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与术后1个月相比,咀嚼效率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下颌角截骨术对患者的咀嚼效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0.
目的调查贵州省道真县输入性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特点及媒介伊蚊种类及其密度,为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个案调查表对2016年7月道真县马尔代夫归国人员中的登革热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利用ELISA方法对归国人员血清进行IgM抗体检测;采用人诱法和布雷图指数(BI)法对媒介伊蚊密度进行调查。结果26名归国务工人员中,登革热IgM抗体阳性6份,其中临床诊断病例5例,疑似病例2例,隐性感染者1例,罹患率为30.77%。7例患者经治愈出院,其余19人隔离观察14 d未发病。道真县玉溪镇、河口乡和棕坪镇的媒介伊蚊监测人诱停落指数为2.4只/(人·h),超过C级[人诱停落法≤1.5只/(人·h)]水平;BI为7.0,略高于控制登革热传播的阈值(BI≤5)。结论该起登革热输入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未引起本地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