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29篇
神经病学   4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78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38篇
  1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1 毫秒
51.
本文试从肝与肺脾(胃)肾的关系及肝的功能,结合文献,说明“消渴独责于肝”,并联系临床说明疏肝理气法是治疗消渴病极为重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52.
原发性基底节钙化也称为特发性基底节钙化(IBGC)或Fahr病(FD),其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双侧基底节区钙化斑。1855年,Bamberger首先报告此病,至1930年Fahr又作了进一步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单用亚甲蓝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对68例乳腺癌患者先行3~4周期的新辅助化疗,然后单用亚甲蓝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前哨淋巴结活检后均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LevelⅠ、Ⅱ),前哨淋巴结及腋窝的淋巴结状况由石蜡连续切片、HE染色进行病理诊断。结果本组新辅助化疗后患者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90%(61/68),假阴性率为9%(3/32),准确率为95%(58/61),灵敏度为91%(29/32)。平均每例检出前哨淋巴结2.1枚。患者月经状况、病理类型、肿块的位置、新辅助化疗方案、疗效对前哨淋巴结的检出率及假阴性率均无影响,而化疗后肿瘤的直径及肿瘤脉管内侵犯影响前哨淋巴结的检出率,但不影响假阴性率。患者均未发生变态反应及皮肤坏死。结论单用亚甲蓝可在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准确预测腋窝淋巴结的状况,并且安全可靠,但化疗后肿块的直径及肿瘤的脉管内侵犯可能是影响检出率的因素,需进一步提高检出率并降低假阴性率。  相似文献   
54.
赵迎春 《现代保健》2010,(16):33-34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3月~2009年12月6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雷贝拉唑、莫沙必利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法莫替丁联合治疗,根据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优于莫沙必利、法莫替丁的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该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对照组(n=40例)和观察组(n=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护理,比较2组住院天数、护理满意度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和护理总体满意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EV1%、FEV1/FVC、Pa O2及Pa CO2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促进患者康复,缩短其住院时间并提升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6.
高迁移率族蛋白(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是一种广泛分布于真核细胞中高度保守的非组DNA结合蛋白.它是一种重要的促炎性细胞因子,参与多种病理生理学过程,例如炎症和神经血管生成等.在脑出血早期,HMGB1可诱发炎性反应、神经元坏死、脑水肿等继发性脑损伤;在脑出血晚期,HMGB1可促进血管神经发生,进而改善神经功能.将来,HMGB1有可能成为脑出血的新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57.
58.
目的观察火疗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实验组患者给予火疗联合推拿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推拿治疗,共治疗4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结束后,实验组的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有效率为64.00%。两组间比较χ2=2.13,P0.05。结论火疗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9.
目的 研究还原型辅酶Ⅱ(NADPH)氧化酶p22phox亚基C242T基因多态性与上海松江地区汉族人群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LAACI)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基因测序等技术对310例上海松江地区汉族人群LAACI患者(LAACI组)和330例对照组的C242T基因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检测,分析C242T基因多态性与LAACI的相关性.结果 LAACI组丙二醛(MDA)水平、NADPH氧化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AACI组吸烟率、饮酒率、高血压率、收缩压、舒张压,以及血糖、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氧化高密度脂蛋白(ox-HD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均比对照组高(P<0.05),HDL-C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LAACI组较对照组有更高的杂合子(CT)+纯合子(TT)基因型频率及T等位基因频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血糖、高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脂蛋白a[Lp(a)]、ox-HDL水平、MDA水平、NAD-PH氧化酶活性、基因型是LAAC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NADPH氧化酶p22phox亚基C242T基因多态性与LAACI有相关性,可能是高血压、吸烟和脂氧化之外的另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0.
  目的  评估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ALL)经长期化疗后与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L),并分析影响其部分的相关因素。  方法  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确诊为ALL的108例患儿临床资料,按照中国儿童白血病协作组(Chinese Children Leukemia Group,CCLG)-ALL-2008或中国儿童癌症协作组(Chinese Children Cancer Group,CCCG)-ALL-2015方案按序规范治疗,后随诊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以健康儿童和同胞为双对照组,通过自设调查表和中文版儿童生存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PedsQL 4.0)对ALL患儿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  ALL患儿的生存质量评分低于健康儿童组和同胞组,呈显著性差异(P<0.05)。患儿性格类型、家庭教育方式、填表时年龄、结束化疗后时间、确诊时危险分级为相关因素。  结论  ALL患儿HRQL低于健康儿童组和同胞组,影响因素包括临床和社会学方面,应尽早筛查目标人群,针对性采取措施,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