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89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37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目的比较伴有迟发性运动障碍(TD)与不伴TD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正常对照血清尿酸水平,探索尿酸在TD发生机制中可能的作用。方法采用Simpson迟发性运动障碍专用量表进行筛选,共入组TD患者30名(TD组),非TD患者32名(非TD组),健康对照组33名,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用药时间、体重等相关信息;分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病理症状,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评定患者TD症状的严重程度;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三组血清尿酸水平,比较组间差异,并分析TD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AIMS总分间的关系。结果三组血清尿酸水平(正常组:338.97±81.29umol/l,TD:222.2±69.53umol/l,非TD组:270.46±89.89umol/l)间存在显著差异(F=14.94,P0.05)。TD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AIMS评分呈负相关(r=-0.391,P0.05)。结论尿酸可能参与了TD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82.
中国是一个以精神疾病低治疗率为特点的精神卫生资源匮乏的发展中国家.根据卫生部的统计数据[1],中国13亿人口中,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患者达1600多万,患有不同程度精神或心理障碍需要专业人员干预的达到1.9亿人.  相似文献   
183.
目的比较住院男性及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特征、认知功能等指标的差异。方法选择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人90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42例。收集临床资料,并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症状;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重复性神经心理测查系统(RBANS)检测认知功能。结果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首次出现精神症状年龄要早2.8岁,首次住院男性患者年龄比女性患者早3.0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吸烟在男性患者中比例显著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男性患者单身(未婚或离异)比例显著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BANS、WCST测查两性之间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精神症状方面,男性患者的夸大症状及情感交流障碍比女性更突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ANSS总分、各分量表分及HAMD评分在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男性发病年龄要早于女性;在精神症状方面男性于女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认知功能两者之间无差异;男性患者单身比例显著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184.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联合氯硝西泮治疗对双相障碍I型躁狂发作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共入组60例患者,随机分入丙戊酸钠联合氯硝西泮治疗组与丙戊酸钠联合氟哌啶醇对照组进行治疗,丙戊酸钠实施个体化药物剂量调整方案。于基线时、治疗第1,2,3,4,6,8,10,12,16周末,分别采用临床总体印象疾病总体严重度量表-双相障碍版(CGI-BP)、Young躁狂评定量表(YMRS)、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 (HAMD-21)、功能总体评定量表评定(GAS)评定疗效和测定丙戊酸钠血浓度。在基线状态、治疗第4,8,12,16周时,进行血生化、血常规、尿常规、ECG检查以及药物治疗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以评价安全性。结果:① 2组自治疗1周末CGI-BP(5.0±0.4,4.6±0.6)和YMRS(26.7±3.7,26.0±3.8)得分均较治疗前(5.3±0.5,5.2±0.4;30.4±1.5,29.7±1.4)有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自治疗第4周起,社会功能也较基线时有显著改善,而两组之间在上述指标方面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16周末,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缓解率分别为93.3%和90%。② 对照组(63%)出现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高于试验组(40%)。③ 丙戊酸钠的有效治疗血浓度范围为76~124 μg&#8226;mL-1,有效维持血浓度范围为67~87 μg&#8226;mL-1。结论:丙戊酸钠联合氯硝西泮治疗双相I型障碍的疗效同丙戊酸钠联合氟哌啶醇相当,且转相率低,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85.
目的 探讨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 dyskinesia,TD)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第9位密码子从缬氨酸到丙氨酸的错义突变(Val9Ala,T1183C)多态性关系及柴胡桃仁胶囊治疗TD的疗效.方法 应用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abnormal involuntary movement scale,AIMS)评定TD严重程度,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s scale,PANSS)评定患者精神症状.将入组TD患者119例(TD组),与TD患者一般状况严格相匹配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29例(非TD组),健康人148名(正常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TD组、非TD组及正常组Val9Ala基因分布频率,并观察柴胡桃仁胶囊治疗TD患者36例12周的疗效.结果 正常组、TD组和非TD组在SOD Val9Ala基因型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不同基因型的TD患者的AIMS总分进行了比较,基因型为TT与CT的患者AIMS总分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柴胡桃仁胶囊对CT杂合子疗效显著优于TT纯合子(P<0.05).结论 柴胡桃仁胶囊能有效缓解TD症状,疗效可能与SOD的基因型有关;9Ala可能是TD发生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86.
目的:探讨酒依赖患者腹侧苍白球(VP)的体积变化及其与复饮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与队列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酒精依赖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患者33例,在停酒14~28 d内进行头部磁共振成像检查,采用自制调查问卷、临床机构酒精戒断症状评定量表(CIWA)、酒精使用障碍筛查量表(AUDIT)进行评估,采用自制随访问卷评估半年内治疗结局。比较酒依赖组与对照组,复饮组与非复饮组间VP体积。结果:酒依赖组的VP体积小于正常对照组[(1749±492)mm3 vs.(2116±189) mm3,P<0.05],复饮组的VP体积较非复饮组大[(1956±452) mm3 vs.(1555±458) mm3,P<0.05]。结论:酒依赖患者的VP可能参与病理性奖赏环路功能,并与复饮有关。  相似文献   
187.
目的:探索抑郁症患者内在动机与正常对照间的差异。方法:纳入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和正常对照各30例。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患者的抑郁、焦虑程度,用愉快情绪体验量表中动机性快感缺失子量表(TEPS-ant)评估两组的动机。采用无关选择范式通过评估受试者在有选择和无选择两种条件下的记忆正确率,反映个体内在动机的水平。分析抑郁症患者内在动机的改变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联。结果:抑郁症组正确率的差值低于正常对照组[(0.02±0.09) vs.(0.07±0.08),P<0.05]。抑郁症组在选择情况和非选择情况下正确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64±0.14) vs.(0.62±0.14),P>0.05],正常对照组在选择情况下的正确率高于非选择时[(0.74±0.10) vs.(0.67±0.14),P<0.001]。抑郁症组正确率的差值与TEPS-ant总分(r=0.67,P<0.05)呈正相关,与HAMD总分(r=-0.42,P<0.05)负相关。结论:本研究提示抑郁症患者内在动...  相似文献   
188.
目的 分析盐酸美金刚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S100B、抗脑抗体(ABAb) 浓度的影响,探讨S100B、ABAb在AD疾病进展中可能的作用。方法 共纳入AD患者32例(AD组),采用 盐酸美金刚(10~20 mg/d)治疗,治疗周期6个月,分别于治疗基线、3个月、6个月进行访视;同期纳入无认 知障碍老年对照40名(对照组)。采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估所有研 究对象认知功能和生活能力,采用AD评定量表-认知(ADAS-Cog)进一步评定AD患者的认知功能;应用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S100B、ABAb浓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D患者血清S100B、ABAb 浓度显著升高(P<0.01)。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AD患者治疗基线、3个月、6个月间S100B[ (0.66±0.17), (0.58±0.18),(0.50±0.14)μg/L;F=35.22,P< 0.01]和ABAb浓度[(1.93±0.95),(1.65±0.81),(1.30±0.70)U/L; F=42.93,P < 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MMSE、ADAS-Cog总分和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盐酸美金刚可能通过降低中重度AD患者S100B、ABAb水平影响疾病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9.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抗体(NMDAR-Ab)和尿液内源性皮质醇/肌酐水平的关系。方法:纳入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66例,正常对照129例。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患者的精神病理症状;血清抗NMDAR-Ab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ELISA);收集12 h尿液,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皮质醇和肌酐浓度,计算皮质醇/肌酐比(CCR)。结果:精神分裂症组血清抗NMDAR-Ab水平、12 h尿皮质醇水平、CCR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01)。精神分裂症组的抗NMDAR-Ab水平与PANSS的阳性症状(r=0.22)、阴性症状(r=0.23)得分和总分(r=0.26)正相关(均P<0.05),与CCR正相关(r=0.30,P<0.001);正常对照组抗NMDAR-Ab水平与CCR之间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较高的抗NMDAR-Ab水平,并和皮质醇水平升高相关,提示自身免疫系统异常可能参与精神分裂症疾病的发生,而身体通过反馈调节促进...  相似文献   
190.
目的 评估2种磷酸特地唑胺片200 mg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的生物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采用开放、随机、双周期、双交叉设计,空腹组和餐后组均纳入24例健康成年受试者分别单次口服磷酸特地唑胺片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200 mg。用LC-MS/MS法测定血浆中特地唑胺的浓度,用SAS 9.4处理血浆中特地唑胺的浓度-时间数据,以非房室模型法计算特地唑胺药代动力学参数,并进行生物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结果 空腹试验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特地唑胺Cmax分别为(2 405.00±433.00)和(2 409.00±469.00)ng·mL-1,tmax分别为3.00和1.50 h,t1/2分别为(9.84±1.30)和(9.86±1.05)h, AUC0-t分别为(26 578.00±7 127.00)和(26 322.00±6 358.00)ng·mL-1·h, AUC0-∞分别为(27 612.00±7 706.00)和(27 30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