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80篇
内科学   4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90篇
预防医学   39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41篇
  3篇
中国医学   45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1.
目的 比较肝素钠与枸橼酸钠封管液在人工肝治疗肝衰竭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41例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接受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序贯血浆置换(PE)治疗,在人工肝治疗后,分别采用肝素封管19例(79例次)和枸橼酸封管22例(80例次)。常规监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 在封管后2 h,枸橼酸封管组APTT为(65.6±12.2)s,显著短于肝素封管组的【(89.8±43.1)s,P<0.01】;肝素封管组和枸橼酸封管组疑似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分别为5.3%(1/19)和0.0%(0/2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两组患者3 m生存率(52.3%对54.5%)、住院日、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和消化道出血等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人工肝治疗后,应用4%枸橼酸钠封管有效,不会导致封管期间人体明显的凝血功能指标改变,可能更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A549 细胞自噬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 度TGF-β1(2.5、5、10 ng·mL-1)诱导A549 细胞48 h后,检测其Collagen I基因与自噬相关基因表达水平,以 确定模型复制的最佳条件。在高、中、低剂量(200、100、50 μg·mL-1)黄芩苷对TGF-β1 诱导的A549 细胞模 型干预后,采用RT-qPCR 法检测细胞的肺纤维化标志基因CollagenⅠ及自噬相关基因(ATG3、ATG5、ATG7、 ATG12)的表达;Western Blot 法检测自噬调节标志蛋白p62、LC3B Ⅱ/Ⅰ的表达;通过转染Ad-mCherry-GFPLC3B 双荧光标记腺病毒检测细胞中自噬流的情况。结果使用10 ng·mL-1 TGF-β1 诱导A549 细胞48 h 后, CollagenⅠ基因表达显著上调,ATG3、ATG5、ATG7、ATG12 基因表达明显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经黄芩苷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黄芩苷高剂量组(200 μg·mL-1)A549 细胞的CollagenⅠ基因 表达显著下调(P<0.01),ATG3、ATG5、ATG7、ATG12 基因表达明显上调(P<0.05);黄芩苷各给药组A549 细胞的p62 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P<0.01),LC3B Ⅱ/Ⅰ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P<0.01);黄芩 苷高剂量组的细胞自噬能力明显激活。结论黄芩苷可能在减少TGF-β1 诱导的A549 细胞外基质沉积的同 时,能够增强细胞的自噬水平,可能是治疗肺纤维化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减少放、化疗及中药的不良反应,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的微量注射泵,用于持续输注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羟基喜树碱、诺维本、阿霉素等治疗食管癌、胃癌、结肠癌、乳腺癌等。结果:通过24例次中晚期肿瘤患者应用PICC配合微量注射泵持续输注化疗的临床观察,总结PICC配合微量输液泵在化疗中的应用和护理体会。结论:PICC配合使用微量输注泵,操作简单,便于携带,使用方便,避免了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减轻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了化疗疗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黄芪在固表止汗、利水消肿、升阳举陷、益气固摄、半身不遂等方面的用量进行概述,认为黄芪在临床上应辩证选用,辩证确定药量,方能达到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经颅多普勒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与经颅多普勒测值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仪检测170例中医各型高血压病患者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和脉动指数(PI),同时以同年龄阶段血压正常的2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肝火亢盛型多见于Ⅰ期,占62.5%;阴虚阳亢型多见于Ⅱ期,占59.5%;阴阳两虚型和痰湿壅盛型多见于Ⅲ期,分别占64.7%和66.7%。高血压病Ⅰ期和Ⅱ期MCA、ACA的Vm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PI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高血压病Ⅲ期MCA、ACA、PCA的Vm均低于对照组,PI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MCA、ACA的Vm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PI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阴阳两虚型的PCA、痰湿壅盛型的MCA、ACA、PCA的Vm均低于对照组,而血管脉动指数P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Spearm an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病中医分型与大脑中、前、后动脉Vm呈显著负相关(r=-0.64,-0.44,-0.25,均P<0.01),与大脑中、前、后动脉的PI呈显著正相关(r=0.32,0.29,0.22,均P<0.01)。结论:经颅多普勒检测可反映高血压病中医辨证的衍化进程,Vm、PI有可能作为CHF不同中医辨证分型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桃核承气汤对荷瘤鼠NK细胞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荷瘤小鼠为研究模型,观察桃核承气汤对NK细胞活性的影响,证实了桃核承气汤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且与化疗药物环磷酰胺合用,能增强NK细胞的活性,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机能,并可拮抗化疗所致的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说明桃核承气汤可以通过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而发挥抗肿瘤的作用,为临床抗肿瘤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临产状态子宫下段平滑肌层及胎盘组织诱导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的定位与活性变化,探讨一氧化氮(NO)参与分娩发动的机制。方法:分别在临床前(未临产、先兆临产)、临产后(潜伏期、活跃期)四组的足月孕妇剖宫产术中,取子宫下段平滑肌及胎盘标本用免疫组化法定性,半定量分析iNOS的表达。结果:iNOS表达阳性细胞主要为子宫下段肌细胞,胎盘绒毛合体滋养细胞及残留的细胞滋养细胞、线毛间质Hoffbauer细胞,子宫下段肌层及胎盘临产前组iNOS染色强度及范围明显低于临床后组(P<0.001)。未临与先兆临产组及潜伏期与活跃期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子宫下段肌层与胎盘iNOS表达有一定相关性,rs=0.64(P<0.01),结论;子宫下段肌层iNOS临产时酶活性上升,NO水平增高,有利于子宫下段成熟,为分娩发动机作准备;胎盘iNOS临产时酶活性上升,从而改善临产后子宫-胎盘血循环障碍,防止发生胎儿窘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实施角色体验干预对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将796例孕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379例与对照组41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前检查及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自孕35周起进行门诊咨询指导给予角色体验干预。结果:试验组自然分娩率提高,剖宫产率降低,产后出血减少,窒息减少,产妇焦虑程度降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色体验有利于母婴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静脉配置中心(PIVAS)是指在洁净的操作环境中,由受过培训的药学和护理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对静脉营养液、细胞毒性药物和抗生素等进行科学集中配置的场所.这其中的细胞毒性药物不仅能抑制恶性肿瘤的生长,而且对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均有抑制作用,细胞毒性药物可以通过皮肤黏膜、呼吸道、经口吞入进入人体而使操作者受到低剂量的危害[1].PIVAS凭借其在环境、人力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在细胞毒性药物的配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配置人员的安全防护是值得关注和重视的.现将我院启用PIVAS近3年来有关配置人员的安全防护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苏州市小学生超重及肥胖现状,为儿童超重、肥胖的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WGOC推荐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人体质量指数值分类标准”,对苏州市沧浪区13822名6~12岁在校小学生进行超重、肥胖状况分析。结果13822名小学生中,男生7654人,女生6168人。男生超重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χ2=26.62,P<0.01),女生肥胖率的变化趋势与年龄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7,P<0.01)。7~12岁女学生随年龄增长肥胖率呈下降趋势。6~11岁各年龄组男学生超重率、肥胖率均高于女生。结论苏州小学生超重肥胖率呈快速增长趋势,建议心理膳食运动相结合,以学校为平台,以家庭为中心,并借助家长参与,学校老师、保健医生支持使儿童肥胖趋势得以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