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9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4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8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脑梗死常规加低分子肝素治疗,治疗组给予脑梗死常规加依达拉奉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两组分别进行巴氏指数(BI)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采用CSS量表)评分,并观察出血并发症。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CSS和BI均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出血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依达拉奉治疗期间无明显副作用发生。认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2.
脑梗死与脑栓塞溶栓治疗安全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2年7月~2005年5月,我们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42例急性脑梗死与40例脑栓塞患者,并对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3.
白色念珠菌性脑膜炎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51岁,因发热、头痛15天入院。入院前15天牙龈肿胀,自行挑破后出现发热,前额及双颞侧阵发性胀痛,不伴恶心、呕吐。查体:T37.3°C,Bp20/12kPa。心肺(-),意识清,脑膜刺激征(+),余神经系统查体(-)。血WBC400×106/...  相似文献   
44.
慢性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的常见多发病,约占泌尿科、男性科病人的30%以上,临床上以发病缓慢,病程迁延,经久难愈为特点.虽然不是一种致命性疾病,但却严重的危害病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使不少患者长期处于悲观失望状态中.  相似文献   
45.
进展性缺血性卒中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进展性卒中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发生率较高。研究发现,某些因素与其发生有关,可预测卒中进展的发生,因此干预这些因素可阻止其发生和发展。这些危险因素包括高血糖、高纤维蛋白原、发热、糖尿病史、早期CT局灶性低密度影、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临床-DWI不匹配,以及兴奋性氨基酸(如谷氨酸)、一些细胞因子(如促炎因子IL-6和抗炎因子IL-10、IL-4)水平异常等。目前一些针对性治疗已进行了临床试验,有望在不久将来可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46.
脑血管病的CT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定位诊断措施之一,然而CT定位与临床定位不相吻合的情况屡见不鲜,如何评价CT在脑血管病的定位诊断价值,仍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现将CT扫描示脑部病变部位与临床体征不符的10例患者,结合国内外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7.
进展性缺血性卒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展性卒中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发生率较高。研究发现,某些因素与其发生有关,可预测卒中进展的发生,因此干预这些因素可阻止其发生和发展。这些危险因素包括高血糖、高纤维蛋白原、发热、糖尿病史、早期CT局灶性低密度影、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临床DWI不匹配,以及兴奋性氨基酸(如谷氨酸)、一些细胞因子(如促炎因子IL6和抗炎因子IL10、IL4)水平异常等。目前一些针对性治疗已进行了临床试验,有望在不久将来可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48.
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为其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8月—2004年8月收治的166例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病例,并以同期住院的65例非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血脂水平、血纤维蛋白原水平、血糖水平、发热、白细胞增多、平均动脉压、糖尿病史和CT早期梗死征象进行比较。结果:进展组患者的糖尿病史(P<0.05)、CT早期梗死征象(P<0.05)、发热(P<0.01)和白细胞增多(P<0.001)的比例显著较高,血糖(P<0.05)和纤维蛋白原(P<0.0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糖尿病史(P=0.029)、发热(P=0.0146)、白细胞增多(P=0.005)和CT早期梗死征象(P=0.0027)是缺血性卒中早期病情加重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糖尿病史、发热、白细胞增多和CT早期梗死征象是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9.
应用免疫单向扩散法对75例脑血管病病人及32例正常人血清中多项补体成份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脑血栓形成病人补体C_3含量明显降低,而C_(1q),C_5和B因子的含量明显升高,同时还发现血小板活性亢进,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脑动脉硬化和脑出血患者除B因子的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外,其余4种补体成份均无明显变化。提示补体成份对免疫复合物清除能力的低下和促进血小板活性的增强可能是导致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0.
1实验材料药品:中药复方(CC)药物组成:黄芪、丹参、当归、天麻.成药由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药理基地提供.每粒0.4g(含生药1.82g).尼莫地平:拜耳医药保健公司,国药准字XF20000356.动物:雄性Wistar大鼠,体重250~300g,由青岛市药检所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主要试剂:ATP酶测定试剂盒均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主要仪器设备:轮转切片机,美国AO公司;电光源摄影显微镜:OLYMPUS,日本;微波炉:SMSUNG,韩国;LDZ4-2自动平衡离心机:江苏省金坛市医疗仪器厂;722光栅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北京泰克仪器有限公司;932电热烧灼器:上海医疗器械八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