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4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药学   1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71.
临床病理(病例)讨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临床学习方法,越来越多的年轻医生热心参与这种讨论,他们思想活跃,标新立异,善于提出新的看法。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临床又是更需要循证和积累实践经验的科学,汲取不同见解、听取专家意见无疑会丰富学术讨论的内容,增添临床工作的指导性。愿我们编辑的这种形式能使读者获益。  相似文献   
72.
目的:对照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探讨影响运动试验正确诊断冠心病的因素,从而提高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择资料完整的156例行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进行结果对照。观察运动引起ST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之间的联系。结果:156例平板运动试验敏感性77%,特异性30%,假阳性率36%,其中36例女性平板运动试验敏感性71%,特异性27%.假阳性率61.5%。在42例假阳性患中,26例ST段压低在恢复期即刻恢复至原来状态。绝大多数女性运动试验假阳性ST段压低均在恢复期即刻恢复至原来状态。结论:平板运动试验是检测冠心病的有效方法。在平板运动试验中假阳性患大半数ST段压低在恢复期即刻恢复,提示假阳性与女性及ST段压低在恢复期即刻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   
73.
择期经皮冠脉介入术对急性心肌梗死心肌微循环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心肌声学造影(MCE)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择期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前后的心肌微循环。方法选择20例AMI患者,在择期PCI治疗前、后分别应用声诺维(SonoVue)静脉注射,行间歇触发、二次谐波MCE检查,应用声学密度分析软件(AD)定量测定心肌微循环内造影剂的声学峰值强度(PI)、曲线下面积(AUC)。结果治疗前梗死相关节段的PI、AUC明显低于正常灌注节段(P<0.001);择期PCI治疗后梗死节段的PI、AUC仍明显低于正常节段(P<0.001),但较PCI前明显升高(P<0.001),校正后的PIr、AUCr亦明显升高(P<0.001);而正常灌注节段的PI、AUC在PCI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MCE可定量评定AMI患者的心肌微循环;择期PCI可改善AMI患者梗死节段的微循环。  相似文献   
74.
1997年 5月~ 1 999年 1 0月 ,我院为 1 1例双旁道患者行射频消融术获得成功 ,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1 1例中男 6例 ,女 5例 ,年龄 1 5~ 68岁 ,有心动过速发作史 3~ 1 7年。术前诊断 :A型预激综合征 6例 ,B型预激综合征 2例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3例。术后诊断 :左侧旁道并右侧旁道 4例 ,其中左后间隔并右前间隔旁道 2例 ,左侧壁并右前间隔旁道 1例 ,左侧壁并右游离壁旁道 1例 ;左侧双旁道 6例 ,其中左侧壁并左前壁旁道 1例 ,左后间隔并左前壁旁道 5例 ;右前间隔并右游离壁旁道 1例。1 .2   方法按常规消融方法操作。消…  相似文献   
75.
心脏介入性治疗致急性心脏压塞4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急性心脏压塞是心脏介入治疗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我院开展心脏介入性治疗10余年,共发生急性心脏压塞4例。例1男,54岁,反复胸痛3年,糖尿病史6年。冠状动脉造影:左前降支(LAD)近段次全闭塞。行LAD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操作导丝至LAD远端,2.5mm球囊导管至LAD近中段后不能通过,就地扩张后患者诉胸闷,血压降低为85/50mmHg(1mmHg=0.133kPa),给升压药处理。X线观察心影搏动减弱。立即心包穿刺,心包腔留置猪尾造影管,2h引流血性积液280ml,术中给予鱼精蛋白50mg,输血300ml,第2天无引流液,拔除引流管,术后第7天出院。例2男,74岁,劳力…  相似文献   
76.
目的:观察不同支架植入方式对小血管(血管直径≤2.75 mm)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方法: 对69(男51,女18)例患者共111处病变进行治疗,实验组(n=38)直接植入支架64枚(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53枚,紫杉醇药物洗脱支架11枚),对照组(n=31)预扩张后植入支架47枚(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41枚,紫杉醇药物洗脱支架6枚),两组患者术后即刻行冠脉血管内超声(IVUS)检测最小支架直径及横截面积。术后有胸闷胸痛症状患者即刻行冠脉造影术及IVUS,无症状患者6个月后复查。通过IVUS检测,对两组管腔丢失及支架内再狭窄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支架植入术后即刻最小支架直径实验组为(2.38±0.26)mm,对照组为(2.34±0.24)mm(P>0.05);支架横截面积实验组为(4.5±1.0)mm2,对照组为(4.3±0.9)mm2(P>0.05);6个月随访后复查两组管腔丢失,实验组为(1.44±0.30)mm,对照组为(0.98±0.24)mm(P=0.01);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实验组为15 %;对照组为30%(P<0.05)。结论: 对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患者直接药物洗脱支架植入组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低于预扩张后支架植入组。  相似文献   
77.
周远林  肖践明 《医学综述》2009,15(24):3742-3745
近年来,第2代冠状动脉药物支架逐渐开始在临床使用。第2代药物支架在结构方面较第1代支架有了明显的改进。该文对CYPHER SELECT+、Firebird2TM、Endeavor、XINECEⅤTM、COSTAR等几种第2代药物支架在临床应用中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8.
双源CT冠脉成像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64排双源螺旋CT(DS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有创的冠脉造影(CAG)的结果为金标准,使用64排DSCT对50例疑似或确诊的冠心病患者的200支冠脉共578个节段进行分析,评价DSCT对冠脉明显狭窄(狭窄≥50%)诊断的情况.结果DSCT检出冠心病的准确程度达到97.7%.分别以节段和各支冠脉进行分析,DSCT诊断冠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79.7%、96.9%、87.5%、94.6%、933%和85.6%、90.9%、88.5%、88.5%、88.5%.以不同部位的冠脉病变对CAG和DSCT的诊断结果进行比对分析,DSCT对于前降支(LAD)和回旋支(LCX)病变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以及诊断的符合率均较高.对DSCT和CAG检出冠脉狭窄节段或发现病变冠脉的能力进行经χ^2检验,χ^2值分别为3.497和1.737,P〉0.05,DSCT和CAG在发现冠脉的狭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64排DSCT冠脉成像是一种无创的成像方法,检出冠心病的准确程度高,作为冠心病的一种无创筛查手段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9.
预适应(preconditioning,PC)现象是1986年由Murry等[1]首先报道的狗的一种心肌自我保护机制.是指预先给予短暂的几次非致死性缺血,可以提高心肌对后续的长时间的缺血及再灌注损伤的耐受性,这种现象称为缺血预适应(ischemia preconditioning,IPC).随后这种现象在猫、鼠、猪、羊等不同的动物中观察到,在人冠心病患者中同样也得到证实[2].由于这种现象具有明显的临床价值,遂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80.
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在心脏保护方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紧张素Ⅱ的大部分心血管效应(如收缩血管、升血压、刺激醛固酮分泌、促进心肌和血管细胞增殖等)是由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介导,但是越来越多的实验结果显示: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具有拮抗AT1的功能,起着对抗细胞生长和心肌肥厚及促细胞分化、凋亡,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等作用,并认为其可能是一种潜在的心脏、血管保护性受体。现就近年来对AT在心脏保护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