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0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2篇
临床医学   61篇
内科学   5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97篇
综合类   211篇
预防医学   79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83篇
  1篇
中国医学   67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31.
目的 探讨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大面积脑梗塞治疗中的作用及如何把握手术时机,改善患者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大面积脑梗塞患者25例,分为 早期手术组(脑疝前期)12例, 晚期手术组(脑疝早期)13例。同期于内科住院,保守治疗的大面积脑梗塞患者6例作为保守治疗组。对比三组患者的存活率及远期治疗效果。 结果 早期手术组患者存活率及远期治疗效果好于晚期手术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保守治疗组 5例死亡。 结论 积极,早期行大骨瓣减压术有利于提高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的存活率,降低伤残率,改善预后。 [关键词] 大面积脑梗塞;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632.
目的 探讨鱼油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胃肠道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SD大鼠被分为三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组(A组,n=8)、急性坏死性胰腺炎鱼油干预组(F组,n=8)和对照组(C组,n=8).观察5 d后各组大鼠胰腺组织病理变化.同时检测各组大鼠胃肠道食物残渣量及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D乳酸浓度和淀粉酶浓度.结果 病理学检查提示A组和F组均表现为严重的胰腺坏死,但F组的炎细胞浸润程度显著低于A组(P<0.01).与C组比较,A组胃肠道食物残渣分布出现异常,其D乳酸水平显著升高(P<0.01);F组胃肠道食物残渣分布与C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D乳酸水平显著低于A组(P<0.01).A组GSH-Px、SOD显著低于C组(P<0.01);F组GSH-Px、SOD显著高于A组(P(0.01).结论 ANP时除表现为胰腺局部严重的炎症外,同时还并发存在胃肠道功能障碍及全身抗氧化防御系统损坏(GSH-Px、SOD是体内最重要抗氧化酶);应用鱼油干预可使ANP大鼠胰腺局部炎症减轻、ANP胃肠道功能障碍得以纠正,可能与其影响抗氧化酶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633.
王鹏飞  郎军添 《人民军医》2007,50(9):524-524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57岁,因左侧鼻翼无痛新生物入院.既往曾行左鼻翼肿物切除.术后不久复发,否认鼻与面部外伤及感染史.检查:病变处皮肤色泽正常,可触及皮下0.5 cm×0.5 cm大小结节,无按压痛,质地中等,活动度尚可.于局麻下肿物切除,术中探查病变位于皮下浅筋膜层,与皮肤粘连,无包膜,沿筋膜层分离并完整切除肿物.肿物大小0.9 cm×0.8 cm×0.8 cm,质硬、呈灰褐色结节状.术后病理报告:纤维组织增生,慢性炎细胞浸润,其间有黏液样基质,细胞核染色深,核仁明显,无病理性核分裂.免疫组化:波形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肌肉特异性肌动蛋白均阳性,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均阴性.诊断:复发性结节性筋膜炎.  相似文献   
634.
新辅助化疗结合保肢手术治疗合并病理性骨折的骨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新辅助化疗并结合保肢手术治疗合并病理性骨折的骨肉瘤治疗效果。方法对4例骨肉瘤合并病理性骨折患者术前使用阿霉素、顺铂、甲氨喋呤和长春新碱联合化疗2个循环后作化疗疗效评估,4例患者均施行肿瘤广泛切除、人工关节置换术。术后继续化疗3-4个循环。结果1例于术后5年6个月死于肺转移;其余3例患者术后至今已分别存活42、37和18个月,无感染,无假体松动,无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根据术前化疗疗效的评估,对化疗反应良好的合并病理性骨折的骨肉瘤患者采取保肢术,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35.
用药物流产终止早期妊娠,因安全、方便、痛苦小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与人工流产相比较仍存在有完全流产率低、不全流产、继续妊娠等现象,为探讨影响药物流产效果的因素,对我院妇产科门诊2002年1月~7月共387例药物流产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36.
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前列腺癌DU—145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全反式维甲酸作用于前列腺癌细胞系DU—145细胞,观察维甲酸对前列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应用全反式维甲酸(10^-5mol/L)分别作用于前列腺癌DU—145细胞36h及72h,分别应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及超微结构的改变,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改变。结果:全反式维甲酸作用前列腺癌DU—145细胞36h后,细胞生长开始减缓,肿瘤细胞超微结构出现细胞核固缩、染色质凝集于核膜周边等细胞凋亡早期改变。作用72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细胞出现典型的亚二倍体“凋亡小峰”,部分肿瘤细胞出现凋亡。结论:全反式维甲酸可以诱导前列腺癌细胞产生凋亡,凋亡的产生与药物的作用时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37.
普乐可复在肾移植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目的 了解肾移植患者体内普乐可复 (FK5 0 6 )药代动力学特征 ,为临床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微粒子酶免分析仪测定用药前后不同时间全血中 FK5 0 6浓度 ,以 3P97药动学程序拟合求算 FK5 0 6药动学参数 .结果 在患者 po FK5 0 6 (9m g/ 12 h)达稳定态后 FK5 0 6在体内处置为一室开放模型 ,药动力学参数 Tmax,ρmax,T1 /2 ke,AUC分别为 1.2 h,75 .3mg· L- 1 ,3.9h和 5 2 6 .6 mg· h· L- 1 ,全血浓度波动差值为 6 3.4mg· L- 1 .结论 为降低 FK5 0 6全血浓度波动范围 ,采用 8h一次 po FK5 0 6更为适宜 ,同时应加强 FK5 0 6血药浓度监测 ,确保用药安全和有效  相似文献   
638.
目的建立人泌尿系肿瘤无限细胞系,为泌尿系肿瘤研究提供实验模型.方法无菌取下肿瘤标本后,将标本剪成大小约1.0mm3的组织块,在裸鼠右后肢皮下包埋,当皮下肿瘤块发生明显增殖并长到一定程度后,再行裸鼠体内传代两次,最后取下组织块进行原代培养.培养细胞传代超过20代后按建系标准[2]进行检测.结果共取40例标本,裸鼠体内传代F1代成功6例,F3代成功3例,该3例标本行原代培养后建成3个无限细胞系人肾透明细胞癌RCC-9863,人膀胱癌BC-6,人前列腺癌PC-98106,全部细胞传代1年以上,生长稳定,传代周期固定,其形态结构,分化程度与原发瘤保持一致,染色体形态仍为人类核型.结论裸鼠肿瘤皮下种植法是泌尿系肿瘤建系的一个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639.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常规药物治疗后脑钠肽(BNP)的表达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AMI患者,按照入选标准,将患者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和直接PCI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情况.结果 直接PCI组较常规药物组的患者各项指标明显改善(P<0.01).结论 BNP的表达对于AMI患者预后及心室重构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640.
本文对CT的重要指标——低对比度分辨力作了介绍。首先阐述了低对比分辨力的定义和影响因素,然后介绍了测试CT的低对比分辨力的方法,对其测试原理、装置以及评价方法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