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外侧加压锁定钢板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股骨近端外侧加压锁定钢板治疗80岁以上A3型股骨转子间闭合性骨折12例。结果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住院16—24d,平均19d。11例获得随诊,随诊时间6—28个月,平均13个月。全部骨折愈合时间9~14周,平均11周。按黄公怡疗效评价,优7例,良4例。无感染,患肢完全负重后无明显髋内翻、螺钉退出松动、钢板断裂等情况发生。结论股骨近端外侧加压锁定钢板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固定牢固,手术灵活、安全,失血量少,易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10年6月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24例(25髋)AS髋关节强直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患者髋关节疼痛消失,髋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无切口及关节内感染,未出现异位骨化,Harris评分61~92分,平均84.5分。随访3~36个月,假体位置良好,无松动,1例股骨柄假体<2mm非连续性透亮线,髋关节总活动度70°~190°,活动范围明显改善。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能明显改善髋关节功能,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效手段,临床应注重个体化手术方案及假体的选择。  相似文献   
33.
急性脑卒中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临床诊断与辅助检查相佐者不少见,随着神经科影像学的发展,尤其是er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和MRI(磁共振成像)的问世,给脑血管病的诊治带来了变革,使许多原来认为少见病得以证实,提高了临床正确诊断率,本文报道132例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特点、CT、MRI,以探讨早期正确诊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供临床治疗参考。1!临床资料1.1一地资料男74冽,女58例,年龄35-71岁,平均为63.5岁,其中35-40岁2例,41-50岁13例,sl-ho岁儿例,61一刀岁78例,71岁1例。1.2临床特点发病前后出现的症状体征分类:…  相似文献   
34.
35.
托吡酯 (TMP)作为一种新型抗癫痫药物 ,近年逐渐被临床广泛应用。我们从 1999 0 4~ 2 0 0 1 12共观察 3 7例各型癫痫患者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选择具有典型发作病史 ,经脑电图证实 ,年龄 3~ 46岁 ,经头颅CT或MRI、腰穿证实 ,排除颅内占位病变所致的癫痫病例。1 2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中男 2 5例 ,女 12例 ,平均 17岁 ,其中14岁以下儿童患者 2 4例。病程 2个月至 11年未用过抗癫痫药者 2 1例 ,其中儿童患者 17例。发作类型按 1985年制定的癫痫及癫痫综合征分类〔1〕:部分发作 17例 ,失神发作 6…  相似文献   
36.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654-2伍用脉络宁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654-2仅用脉络宁组和单用脉络宁组进行治疗,比较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4%,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尤其在第1周。结论:静脉滴泣脉络宁基础上伍用654-2治疗,可以提高疗效,并能治疗部分并发症。  相似文献   
37.
观察和探讨SAH的临床表现与病因,病理影像学特点的相关性,和影像学的应用原则。方法:对38例SAH患者从临床表现,病理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进行对比分析,而MRI在亚急性期和慢性有优越性,但不及MRA、DSA显示血供清晰,结论:SAH的临床表现及CT、MRI、MRA、DSA对其病因,病理诊断各具有重要的侧重性,应协调应用,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38.
腰椎滑脱手术复位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手术复位问题。方法:本组87例,其中39例对单侧肢体放射痛的Ⅱ度以内滑脱位患侧推扳切除减压加对侧椎板植骨融合术。21例Ⅱ度以内脱位后路环形减压内固定加棘间横突间植骨融合术。27例不同程度的滑脱行后路减压滑脱椎体复位内固定加椎间融合术。结果:随访8~48个月,优良率分别为84.6%、90.5%、100%。结论:术前常规动态摄片,如存在动态滑移,术中应纠正滑脱平面客观存在的可逆性滑移,使滑脱获得可能的复位,在此基础上融合。如合并椎管狭窄,最主要的应彻底减压、固定和融合,滑脱复位并非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39.
目的了解医学生对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的评价,为改善OSCE、监控教学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大学2008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96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对OSCE的总体评价、试题质量、考核效果、自我评价良好。结论应用OSCE能够客观真实地考核医学生的临床能力,医学生对OSCE的实施持肯定态度。同时,OSCE考官培训需要加强,部分考站试题难度需要降低或延长考试时间,医疗决策分值比重需要增加,部分学科临床能力培训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40.
抬高患肢结合冰敷在下肢骨折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抬高患肢结合冰敷在下肢骨折术后减少伤口出血及肿胀的临床应用。方法将2007年1月~2009年7月踝部及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18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45例,A组,术后抬高患肢(抬高约40°)结合伤口冰敷;B组,术后抬高患肢(抬高约40°);C组,术后伤口冰敷;D组,既无冰敷又无抬高患肢。观察术后各组伤口出血量及下肢肿胀情况。结果A组与其他组比较伤口出血明显减少、下肢肿胀情况明显减轻(P<0.01),B组与C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B组、C组与D组比较伤口出血减少、下肢肿胀减轻(P<0.01)。结论抬高患肢结合冰敷可明显减少下肢骨折术后伤口出血和减轻肿胀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