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91篇
预防医学   22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55篇
  1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91.
目的:探究二陈汤合小陷胸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和治疗组(二陈汤合小陷胸汤加减联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及主要症状缓解时间。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咳嗽、咳痰、喘息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陈汤合小陷胸汤加减能明显提高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治疗效果,缩短症状缓解时间,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92.
目的 探讨臀部皮瓣修复骶尾部、臀部、坐骨结节部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6年7月至2022年7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整复烧伤科收治的压疮患者20例(骶尾部9例,臀部5例,坐骨结节部6例);分别采用臀上动脉穿支皮瓣修复5例,压疮创面大小为3 cm×4 cm~8 cm×13 cm,皮瓣切取面积为4 cm×8 cm~9 cm×18 cm;臀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7例,压疮创面大小为2 cm×4 cm~8 cm×12 cm,皮瓣切取面积为5 cm×10 cm~12 cm×20 cm;臀大肌肌皮瓣修复8例,压疮创面大小为4 cm×4 cm~11 cm×15 cm,皮瓣切取面积为8 cm×12 cm~12 cm×20 cm。结果 20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18例患者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均一期愈合,2例患者皮瓣术后裂开,经2期手术修复愈合,其中1例患者缩小供瓣区后行全厚皮片移植术,术后全厚皮片成活良好;1例患者缩小供瓣区后行中厚皮片移植术,术后皮片部分成活,残留少许肉芽创面经后期换药治愈。结论 臀部皮瓣血供丰富,外形美观,不臃肿,弹性佳,耐磨性较好,抗感染能力较强,是目前修复骶尾部、臀部、坐骨结节部压...  相似文献   
293.
目的 探讨阴道微生态与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相关性及其诊断预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1-01-01-2021-03-31于甘肃省妇幼保健院行阴道微生态及HPV检测的1 79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测结果分为HPV阳性组(n=535)、HPV阴性组(n=1 256)。分析2组阴道微生态的差异并建立阴道微生态与HPV阳性的临床诊断预测模型,根据该模型的预测因子构建列线图。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HL检验、临床决策曲线(DCA),分别评估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临床实用度。结果 与HPV阴性组比较,多孕多产、阴道微生态失衡(如细菌性阴道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混合性阴道炎)、H2O2浓度、唾液酸苷酶、白细胞酯酶、Β-葡萄糖醛酸苷酶、菌群多样性与密集度的改变,均增加HPV感染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细菌性阴道病、混合性阴道炎、白细胞酯酶、菌群密集度作为预测因子,纳入临床诊断预测模型并制作列线图。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8(95%CI为0.66...  相似文献   
294.
目的 观察高度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LASIK手术矫治前后双眼视功能的变化,评价LASIK矫治儿童高度屈光参差性弱视的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非随机自身对照方法观察72例高度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病例,将其分为近视和远视2组,在做LASIK手术前后,分别测定患者的视功能.术后随访36个月.结果 近视组和远视组在术后36个月时视功能(裸眼视力,最佳戴镜矫正视力,三级视功能,不等像)均有明显改善,P-VEPP100波振幅逐渐升高,潜时逐渐缩短,振幅与潜时均在术后24个月时达到最佳.结论 LASIK手术矫治儿童高度屈光参差性弱视明显改善了弱视儿童的双眼视功能,显示出良好的弱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95.
刘波  余琼武  汪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7,29(18):1793-1793,1796
老年人盲和低视力的患病率分别为1.0%和3.7%,光学助视器是提高视力残疾患者视功能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分析32例老年视力残疾患者配戴光学助视器后视力改善情况,评价光学助视器在老年视力残疾中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96.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xcimer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是目前备受瞩目的角膜屈光手术,但是年龄对手术效果的影响已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1].在临床上我们发现对于年龄较大的近视患者,屈光手术后的近距离用眼往往不是很理想,为此,我们对在我院接受LASIK治疗的240例480眼大龄近视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297.
金涛  林鹏  汪辉 《辽宁中医杂志》2023,(10):100-103
目的 分析自拟消肿活血方配合手法复位治疗对A3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8月到医院就诊的84例A3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术及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自拟消肿活血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 d及7 d时的疼痛肿胀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时的中医证候积分;记录两组疼痛消失时间、肿胀消失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两组治疗4周、8周及12周时的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前、治疗3 d及7 d时的VAS评分及肿胀评分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治疗3 d及7 d时的上述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时骨连未坚、瘀斑、活动受限、神疲乏力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肿胀消失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4周及12周时的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8周时...  相似文献   
298.
目的:探索溶质载体家族15成员3(SLC15A3)在HPV阳性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和免疫浸润的关系,为HPV阳性宫颈癌的诊治提供新靶标。方法:利用TCGA和GEO数据库、BEST网页和R软件分析SLC15A3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差异基因和GO富集分析研究SLC15A3的生物学功能。利用CIBERSORT、xCell和ESTIMATE免疫算法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方法在TCGA数据库中探究SLC15A3与免疫浸润及免疫相关分子的关系。利用BEST网页获取SLC15A3与免疫治疗的关系。在临床标本中采用免疫组化法验证SLC15A3与CD8及CD68的关系。结果:SLC15A3在HPV阳性宫颈癌中高表达且其高表达有利于预后。SLC15A3高表达显著富集于免疫相关通路,并与各种免疫相关分子呈正相关。SLC15A3在抗PD-1/PD-L1免疫治疗应答者中表达上调且其上调预示着更好的预后,能较好区分免疫治疗应答与非应答者。免疫组化结果验证了SLC15A3与CD8及CD68的正相关关系。结论:HPV阳性宫颈癌患者中,SLC15A3高表达可能通过增加免疫细胞的浸润和调节免疫细胞...  相似文献   
29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