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0篇
神经病学   40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心血管中枢的主要功能是维持动脉血压稳定,使其能满足组织血流灌注和代谢的需要.长期稳定的血压需要神经系统维持,孤束核(nucleus tractus solitarius,NTS)通过神经反射的开放式和关闭式通路,发挥血压调定点的作用,在维持血压自我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参与多种类型高血压的病理进程.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枕大池成形术(后颅窝减压+小脑扁桃体部分切除+硬膜成形)对Chiari畸形Ⅰ型伴脊髓空洞症(CMI-SM)患者疗效及脑脊液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应用枕大池成形手术治疗CMI-SM患者40例,术前24 h及术后12个月患者均行核磁共振相位对比序列(PC-MRI)检查及日本矫形科学学会(JOA)脊髓功能评分,比较患者中脑导水管、脑桥腹侧、C3腹侧层面脑脊液动力学指标及JOA评分的变化. 结果 术后没有患者出现神经功能恶化或死亡,JOA评分从(7.89±3.52)分提高到(12.53±4.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MRI扫描显示患者术后枕大池成形良好,脊髓蛛网膜下腔通畅,30例患者脊髓空洞明显缩小;与术前24h比较,患者术后12个月脑脊液每搏输出量(SV)、平均流量(MF)均增加、头端和尾端最大峰值流速(Vmax)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枕大池成形术可以增加病变区脑脊液流量,减缓脑脊液峰值流速,从而缓解临床症状、减轻脊髓空洞,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3.
目的:对椎管内病变切除后行脊柱重建保持脊柱结构完整,避免椎板、棘突切除后脊柱的变形。方法:对2000年1月-2004年12月41例椎管病变,其中椎管内肿瘤35例,脊髓空洞症5例,血管畸形1例。采用整块切除、术后椎板、棘突复位固定,椎板、棘突切除数1—12个,平均2.8个。结果:经术后1-4年随访,30例完全恢复正常,9例明显改善,2例好转,无1例加重,41例患者脊柱序列均正常,无1例脊柱畸形和椎体滑脱者。结论:椎板、棘突重建术方法简单可靠,可在脊椎脊髓神经外科手术中运用推广。  相似文献   
34.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27岁,因反复头昏痛伴双目失明4^+月入院。查体:神清,双眼无光感,双瞳等大形圆,直径5mm,光反射(-),右侧肢体肌力四级,左侧五级。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MRI提示(见附图):矢状窦旁,小脑幕旁及双侧乙状窦旁多发脑膜瘤。病人无家族史,2008年曾行两次1刀治疗,效果不理想。2009年1月曾行开颅脑膜瘤切除术。人院术前检查完善后,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开颅多发脑膜瘤切除术,  相似文献   
35.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成因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定君  杨福兵 《四川医学》1999,20(6):604-605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TSE)又称外伤性硬膜下水瘤,是闭合性颅脑损伤的一种特殊类型。其发生率约占外伤性颅内血肿的10%及全部颅脑损伤住院病人的1.16%,随着CT的普及,本病的发现有增多的趋势〔1~4〕。根据伤后出现症状的时间,临床上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3种类型,急性病例积液游离存在,主要成分为脑脊液,部分含有血液;慢性者系指伤后1月以上的病例,积液为草黄色或无色透明,常被新生的被膜包裹形成慢性硬膜下水瘤或者囊性积液。一般经CT检查容易确定诊断。绝大多数积液位于额颞区和前额。部分几周至几月后可自…  相似文献   
36.
多发椎管肿瘤临床较少见,因其表现常较复杂,若是同期生长在椎管的不同部位,容易造成误诊误治、延误病情。我科自1998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收治多发椎管肿瘤11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1例,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14岁~56岁,平均36·3岁。病程1·  相似文献   
37.
38.
患者 女,60岁.因"左下肢乏力1年,加重3个月"入院.MRI检查示:T5~8平面髓内占位性病变,考虑室管膜瘤可能性大.遂以"T5~8髓内占位"收入住院.查体:左下肢肌力Ⅳ级,右下肢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行椎管探查、髓内占位病变切除、椎管减压术.术中见肿瘤部分位于脊髓内,部分位于髓外脊髓左侧硬膜下,大小约9.0cm×1.2cm×0.4cm,灰红色、实体性,予以全切后减张缝合硬脊膜,关闭切口.术后MRI提示肿瘤已全切.病理诊断:T5~8髓内神经纤维瘤.出院时左下肢情况无改善,右下肢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应用ABC-ELISA法对30例CSDH患者血肿液和血清中IL-6、VEGF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血肿液中IL-6为(1199.56±480.16)ng/L、VEGF为(7284.48±5480.87)ng/L,明显高于血清中IL-6(49.39±32.11)ng/L、VEGF(18.83±12.85)ng/L(P<0.01).结论 IL-6、VEGF在CSDH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0.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侧脑室-肝膈间隙分流术与常规侧脑室-腹腔分流术的疗效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2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82例脑积水患者,腹腔镜治疗组45例,常规手术组37例.结果:腹腔镜组分流管腹腔端梗阻发生率为11.11%,常规手术组梗阻发生率为32.43%(x2=5.61,P<0.05);术后感染率分别为2.7%和5.4%(x2=0.03,P>0.05).Karnofsky评分,腹腔镜治疗组68.6±10.9,常规手术组58.1±0.1(t=4.49,P<0.05).结论:腹腔镜下侧脑室肝膈间隙分流术治疗脑积水比常规手术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