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5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40篇
肿瘤学   1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李道 《中国医药指南》2013,(22):365-366
作为一名医学生,生理学是其学习生涯中不可避免的一门重要课程。因为生理学知识理论性强,内容复杂抽象不易被学生所消化记忆,所以在生理学教学的过程中,引入知识竞赛这种方式。这一举措刺激到了医学生学习生理学的兴奋点,不仅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新的学习氛围,还为老师创造出了一个新的教学环境,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这一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术的可行性和临床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4年1月~2009年1月应用术中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后选择性行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术的55例患者及同期随机抽取的55例胆总管探查加T管引流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Ⅰ期缝合组55例手术均获成功,疗效满意,术后短期内腹痛、发热畏寒、黄疸等症状消失;肝功能、胆红素指标恢复正常.Ⅰ期缝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2例,1例切口脂肪液化继发感染,1例肺部感染.Ⅰ期缝合术组无胆瘘、出血等并发症,术后住院(9±4.6)d,术后2、3个月常规B超复查无残石,无胆道狭窄.51例患者随访时间2~6个月,无复发结石,无胆道狭窄,4例失访.与T管引流组对比,手术时间、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在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技巧的条件下,有选择地行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术 是安全可行的,能免除患者术后长时间带T管的痛苦.  相似文献   
43.
利培酮、氟哌啶醇对血浆泌乳素影响及其与疗效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典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泌乳素(PRL)水平的影响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ICD-10和CCMC-2-R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双盲、随机法分为利培酮组和氟哌醇组,治疗12周。采用阳性和生症状量表(PASS)在治疗前后分别评定一次;用放射免疫法在治疗前后 浆PRL浓度。结果:有、后两组在PANSS 发及其因子分上均无显著差异,但部酮组症状改善者明显多于氟哌啶  相似文献   
44.
疏肝健脾益气和胃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因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引起的食管与食管外疾病,临床上以烧心、泛酸、口苦、胸骨后灼痛不适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饮食、睡眠和工作。笔者在  相似文献   
45.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扁平疣临床疗效.方法 将12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4例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对照组40例单用西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69.05%,总有效率为97.62%;对照组痊愈率42.50%,总有效率为92.50%.2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3个月后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为13.89%(10/72),对照组为43.33%(13/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扁平疣疗效显著,具有安全、复发率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46.
同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指端缺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总结同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转移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伤指近节背桡侧或背尺侧(拇指为第一掌骨背桡侧或背尺侧)设计皮瓣,深筋膜下锐性分离,逆行转移修复指端缺损.如修复指腹,将皮瓣携带的皮神经与伤指指固有神经相缝合,重建感觉功能.结果 临床应用31例39指,1例皮瓣远端1/3部分出现坏死,换药后愈合;4例出现张力性水泡,表皮脱落后皮瓣存活;其余皮瓣均全部存活.结论 该类皮瓣切取简单,外观好,对供区损伤小,转移随意性强,并可重建皮瓣感觉功能,是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7.
痛风是临床上常见病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其患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1].笔者自2005年2月~2008年10月,采用清热利湿法为主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56例,取得较好疗效,且复发率低,副作用少,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8.
1999年6月至2010年12月,我们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32例,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2例,男22例,女10例。年龄3~67岁,中位数36岁。均为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致伤原因: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不同时间给药治疗非杓型高血压的疗效。方法:80例非杓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晨服组与晚服组,2组均服用替米沙坦。晨服组于7∶00时给予替米沙坦(80 mg/片)1片,每日1次;晚服组于19∶00时给予替米沙坦(80 mg/片)1片,每日1次。12周后复查动态血压,比较2组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结果:晨服组将非杓型血压纠正为杓型血压恢复昼夜节律的比例为20.0%,而晚服组将非杓型血压纠正为杓型血压恢复昼夜节律的比例为52.5%,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晚服组清晨时段(5∶00-9∶00)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低于晨服组(P<0.05)。结论:对于非杓型高血压患者,时辰化服用替米沙坦可以更好地改善血压昼夜节律。  相似文献   
50.
目的:检测猿猴病毒40(simian virus 40,SV40)小T抗原(small T antigen,ST)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uman bronchialepithelial cell,HBE)恶性转化中miRNAs的表达谱,寻找与细胞转化相关的miRNAs。方法:选择HBE、HBER和HBERST细胞株,提取总RNA,利用miRNA芯片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和验证永生化HBE、HBER和HBERST细胞中差异表达的miRNAs。通过细胞生长曲线检测、细胞周期分析、细胞克隆形成试验等确证与SV40 ST诱导HBE细胞恶性转化相关的miRNAs。结果:在HBE、HBER和HBERST细胞856个miRNA的表达谱中筛选出6个与SV40 ST诱导细胞转化相关的miRNA,2个表达上调(miR-20a和miR-27a).4个表达下调(let-7d,let-7f,miR-1246和miR-3746)。抑制miR-27a能减缓HBERST细胞的增殖速度(P0.01),延长细胞在G0~G1期的停留时间(P0.01)和降低HBERST细胞在软琼脂上形成克隆的数目(P0.01)。结论:miR-27a的异常表达参与了SV40ST诱导的HBE细胞恶性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