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39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83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6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本文报导93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按肾功能分为四期,以群体方法研究四期中医证侯特点及血瘀证的比例,提示慢性肾炎从初期至终末期的病程中,中医证侯演变的大致规律。各期肾炎均测定了血凝、纤溶、血小板聚集及血小板数的指标,并且比较了全部病例中血瘀组及非血瘀组各指标的差异,显示血液高凝和消耗性低凝血状态同时并存。  相似文献   
22.
女阴汗管瘤是一种少见疾病,国内仅有10例报告,现将我们所见的1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患者女,26岁,宜宾人。外阴起丘疹、结节3年,微痒半年,于1998年5月20日就诊。3年前,两大阴唇出现数个针头大半球形丘疹,逐渐长至绿豆大,与此同时,皮疹的数目增多,部分融合,皮疹的分布区域扩  相似文献   
23.
扶芳藤及其合剂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 扶芳藤和银杏叶都有扩张血管等多种药理活性作用,对脑缺血急性损伤期脑组织中自由基是否有抑制作用?而这种作用将为神经保护药的研究提供依据. 目的研究扶芳藤和银杏叶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抗氧化作用. 设计 完全随机设计,对照实验研究. 地点和材料 广西中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Wistar雄性大鼠,体质量 200~ 250 g,广西中医学院制药厂提供干燥扶芳藤茎叶和银杏叶, 2001-01/08在广西中医学院进行实验. 干预 实验设计者为第四、二作者.大鼠随机分为 4组,第 1、 2组均不给药.第 3组按扶芳藤 40 g/( kg· d),第 4组按扶芳藤 40 g/( kg· d)和银杏叶 30 g/( kg· d),分别将药材水煎 2次、合并药液浓缩至 2× 103 g/L,拌入颗粒饲料喂食 10 d.各组大鼠均自由饮水进食.麻醉大鼠,定位后切口暴露动脉,电凝阻断椎动脉;结扎颈总动脉, 15 min后松开颈总动脉,造成脑完全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3 h后断头取脑备用.假手术组只切开暴露,不阻断,不结扎. 主要观察指标 制备脑组织匀浆,用邻苯三酚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的活性,用硫代巴比妥酸( 2Thiobarbituric acid)法测定丙二醛的含量.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喂食扶芳藤的大鼠 SOD活力提高 22.4%,丙二醛含量降低 47.9%,喂食扶芳藤和银杏叶的大鼠 SOD活力提高 26.4%,丙二醛含量降低 45.7%,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01). 结论 扶芳藤、银杏叶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提示服用它们具有防治脑缺血相关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
综述国内外妊娠晚期妇女性行为现状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国内研究一直要求避免妊娠晚期性行为。国外研究显示,妊娠晚期性行为并未增加早产、胎膜早破的危险,甚至早产的危险性更低。妊娠晚期性行为是否会对妊娠结局及胎儿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仍需深入研究。能否通过妊娠晚期一定频次的性行为来促进自然分娩、预防过期妊娠将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2种不同的5-HT3拮抗剂止吐药格拉司琼和昂丹司琼对大鼠体内多西他赛药动学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n=8),给药剂量为5 mg.kg-1。第1组只给多西他赛,第2组给予多西他赛15 min前给予格拉司琼0.4mg.kg-1,第3组给予多西他赛15 min前给予昂丹司琼1 mg.kg-1。3组大鼠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2,15,30,90,240,480,720,1440 min取血用于测定药代动力学。结果:3组的平均消除半衰期分别为(236.4±53.5),(363.1±301.1),(328.2±206.1)min;平均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范围分别为54597.0~88141.9,46932.8~72004.6,51585.6~70958.0μg.min.L-1[平均值±SD:(66664.8±11389.4),(60700.2±7666.6),(60018.4±7545.3)μg.min.L-1];清除率分别为(0.076±0.012),(0.08±0.013),(0.081±0.011)L.min.kg-1。第1组和第2组平均滞留时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第1组和第2组...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活化在人门静脉高压症(PHT)脾静脉血管病变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乙型肝炎感染后肝硬化PHT患者26例为PHT组;选取因外伤性脾破裂行脾切除术患者10例为对照组。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脾静脉中AngⅡ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脾静脉中ERK的表达。结果PHT组脾静脉组织AngⅡ水平(248.91±48.31)ng/L,显著高于对照组(143.35±36.45)ng/L(P〈0.01)。蛋白免疫印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显示PHT组脾静脉ERK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结论PHT时脾静脉组织AngⅡ水平升高,ERK表达增加。局部AngⅡ升高及ERK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可能与门静脉高压症的形成和维持有关。  相似文献   
27.
扁平苔藓是常见皮肤病,疣状扁平苔藓是扁平苔藓的肥大型,常见于胫前。现报告1例发生于右足踝部的疣状扁平苔藓。患者男,42岁。右足外踝后起疣状斑块二十余年。1996年4月24日来诊。20余年前相继在右外踝后出现黄豆大角化性丘疹,后相互融合并上下扩延形成疣状角化斑块,皮报发展缓慢,但周围陆续出现散在新疹,时有瘙痒。曾在外院以疣状痣、皮肤结核行冷冻治疗均未治愈。家族中无遗传病史,亦无类似患者。体检:系统检查无异常发现。皮肤科情况:右外踝后见一4cm×7cm条索状角化斑块,表面粗糙肥厚,质硬是紫褐色,上覆鳞屑,无渗出及破溃…  相似文献   
28.
1999年6月至2000年3月,我们用皮损区磨削和吸疱法分别对21例及15例白癜风患者进行了表皮移植治疗,并对疗效进行了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1.单纯吸疱法组:男10例,女5例,病程1~20年,平均6.4年;年龄:10~50岁,平均25.5岁;局限型:10例,节段型:3例:散发型2例;稳  相似文献   
29.
目的检测重型斑秃患者外周血和头皮皮损处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进一步探讨斑秃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33例重型斑秃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收集外周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血清中免疫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白介素5(IL-5)、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2(IL-12)的表达水平。收集头皮组织标本,采用荧光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头皮处IFN-γ、IL-2、IL-4、IL-5、IL-10、IL-12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重型斑秃组血清中IFN-γ和IL-12表达水平显著升高,IL-5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IL-2、IL-4、IL-10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重型斑秃组头皮皮损IFN-γ和IL-12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IL-4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IL-2、IL-5、IL-10 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斑秃患者外周血及局部头皮均存在Th1和Th2的免疫失衡,即表现为Th1占优势而Th2抑制。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