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27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29篇
预防医学   79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62篇
  1篇
中国医学   72篇
肿瘤学   3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7 毫秒
31.
目的 探讨整合素-β1在层黏连蛋白(LN)促进施万细胞(SCs)合成细胞外基质(ECM)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10只SD大鼠来源的SCs,经外源性LN 处理后,双重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检测LN和整合素-β1的表达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SCs内黏着斑激酶(FAK)的磷酸化水平.用抗体Ha2/5封闭细胞表面受体整合素-β...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微创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穿刺引流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对在我院呼吸科住院治疗的108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微创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穿刺引流术,观察其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显效71例占65.7%,有效22例占20.4%,部分有效8例占7.4%,无效7例占6.5%,总有效率为93.5%。结论微创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穿刺引流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好,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33.
目的分析乳腺叶状肿瘤的局部复发的临床风险因素。方法使用SAS Cox s风险比例因素回归模型分析1956年1月至2008年12月,24所医院的505例叶状肿瘤各种临床因素与局部复发的关系。结果发病中位年龄41岁(11-74岁),良性302例、交界性130例、恶性73例;术式包括肿物单纯切除术、扩大切除和单纯或根治性乳房切除术;局部复发143例,因瘤死亡27例。分析显示局部复发与病理组织学分级、术式选择、术中是否使用冰冻和疗效评价四个临床因素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当前叶状肿瘤外科治疗所用术式中,治疗不足(肿瘤单纯切除术式、复发后的交界性和恶性采用肿瘤扩大切除术式)是术后局部复发的重要因素,复发率为54.39%;良性肿瘤采用扩大切除术,局部复发率为1.94%(2/103例),交界性肿瘤首选肿瘤扩大切除术的局部复发率为11.11%(3/27例),恶性肿瘤首选乳房切除术的局部复发率12.50%,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术中应用冰冻切片诊断是抑制局部复发的重要因素,使局部复发率由37.66%减低为13.66%(P〈0.0 001)。  相似文献   
34.
[目的]通过对江阳区乙脑趋势分析,为制定乙脑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江阳区历年乙脑疫情资料、气象资料、三带喙雌库蚊密度监测结果、乙脑疫苗整体接种水平、健康人群乙脑抗体保护水平调查结果对乙脑发病趋势进行综合分析与预测.[结果]江阳区的乙脑发病与去年相比将有所上升;乙脑发病数在6~30例之间:发病仍将集中在2~6岁儿童.[结论]乙脑是江阳区主要的蚊媒传染病,充分利用现有资料进行分析与预测,是控制乙脑发生与流行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家兔脏器组织促凝及其抑制物活性的分布特点。方法用气栓法致死家兔.取其脏器组织,以每克湿重组织加0.01moL/L pH7.2的PBS 2ml的比例用细胞匀浆器或研钵充分研碎,用血浆复钙时间(PRT)、抗凝血酶(AT)和肝素辅因子Ⅱ(HCⅡ)检测组织浸出液中的活性量。结果PRT高促凝活性(〈30s)有髓上腺、脾、肾皮质、脑、胃、肺、心肌和横纹肌。显著高于相对低促凝活性(〉30s)的大肠、肝、肾髓质(P〈0.01)。AT为肝、肺、胃和脑组织。明显高于大肠、肾髓质、肾皮质、横纹肌、脾和心肌组织(P〈0.05)。HCⅡ活性为肾髓质、脑、大肠和横纹肌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0.01)。结论不同组织以及同一组织的不同解剖部位有着不同的促凝及其抑制物活性,对了解脏器组织的出凝血特点以及易于发生血栓形成或出血倾向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6.
37.
老年性痴呆是一种老年期退行性精神障碍性疾病,以慢性进行性智能衰退为主要特征.笔者总结了王老对本病的学术观点和治疗经验,可供临证参考.  相似文献   
38.
中心性视网膜炎是眼科的一种常见病,虽治疗方法繁多,但无确切治疗方法,有自愈和复发倾向,因此探索对于反复发作,遗有视力障碍的病人治疗方法,具有积极意义。1995年至2002年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中心视网膜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9.
目的分析对晚期癌痛患者的痛苦症状进行家居镇静治疗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家居晚期癌痛患者240例,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Ⅰ组118例,Ⅱ组122例。Ⅰ组采用基础吗啡剂量加口服吗啡剂量30mg/kg,Ⅱ组采用基础吗啡加口服吗啡剂量30mg/kg+阿普唑仑0.4mg。1周后评价疼痛评分值及MDASI评分值改变情况。结果①两组病例基本特征分布情况是均衡分布的,具有良好的可比性;②两组间疼痛评分差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间综合评分差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①吗啡联合镇静药对家居癌痛患者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单用吗啡。②吗啡联合镇静药能较好的控制癌症患者的痛苦症状。③家居癌痛患者短期镇静治疗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