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高钠血症在颅脑损伤后并发的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中较为少见,但伴有极高的病死率,应予以重视。我科自1996年1月-2000年12月共收治31例,占同期收治颅脑损伤1340例的2.31%。现结合文献就其病情特点、病因和治疗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2.
1对象与方法2000年3月~2008年2月,我院收治小儿多发性脑脓肿10例,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6个月~10岁,平均5岁。房间隔缺损1例,法洛四联征2例。本组病人均有发热(体温38.5~41.5℃)和意识障碍、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升高表现.及精神异常、脑膜刺激症等脑损害症状。入院前均使用过抗生素。本组CT平扫及强化检查,表现为颅内多发环形增强影,增强后囊壁为均匀一致强化环,周围水肿明显;脓肿数目2~5个;分布于单侧大脑半球1例,双侧大脑半球9例。  相似文献   
23.
李松年  李奋强 《广西医学》2006,28(10):1620-1621
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采用CT导引下经皮锥颅血肿穿刺抽吸 尿激酶溶解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3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4.
罗毅  黄文龙  李奋强  韦刚 《华夏医学》2002,15(3):306-307
目的 :探讨颅中窝血肿的手术入路和颅外减压的方式及手术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 4年来采用改良翼点入路治疗颅中窝血肿 2 1例。结果 :无 1例死亡 ,除 1例出现术后患侧皱额不能、1例头皮下积液外 ,均属恢复良好。结论 :改良翼点入路显露中颅底良好 ,用于该部位的血肿开颅术疗效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25.
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氩氦刀 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BACE)联合氩氦刀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并发症。方法收集2008年6月—2009年9月原发性NSCLC患者22例,均于BACE后3~7天接受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结果22例NSCLC患者中,13例病灶完全坏死,9例部分坏死。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BACE联合氩氦刀治疗NSCLC安全、有效、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6.
1996年 4月~ 2 0 0 0年 4月 ,我们采用尿激酶引流术治疗脑室内出血 36例 ,取得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男 2 0例 ,女 16例。年龄 18~ 83岁。GCS评分 3~ 5分 10例 ,6~ 8分 2 2例 ,9分 4例。 2 6例以往有高血压病史 ,6例为脑血管畸形自发性出血 (血管造影证实 )。头部CT扫描 :右侧脑室出血 8例 ,左侧脑室出血 7例 ,双侧脑室出血 15例 ,全脑室出血 6例。出血量根据多田明公式[1] 计算 30~ 40ml 19例 ,41~ 6 0ml 13例 ,6 0ml以上 4例。从发病到手术时间 6h以内 10例 ,7~ 12h 12例 ,12~ 2 4h 8例 ,2 4~ 7…  相似文献   
27.
目的 对比分析125I放射性粒子支架植入联合TACE与单纯125I放射性粒子支架植入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125I放射性粒子支架植入联合TACE 11例为A组,单纯125I放射性粒子支架植入10例为B组.A组患者125I放射性粒子支架植入后2~3周行TACE,以后根据复查结果按需行TACE.B组患者125I放射性粒子支架植入后未行任何放、化疗.结果 A、B两组125I放射性粒子支架植入后10 d、1个月、3个月、6个月总胆红素与术前相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比较术后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 d、3个月、6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术后1、3和6个月靶病灶进展率(PD)分别为9.1%、18.1%、36.4%和10.0%、30.0%、70.0%,A、B两组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的胆道平均通畅时间分别为(8.68±1.06)个月和(6.15±1.12)个月,A、B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9个月,B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8个月,A、B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B组相比,A组患者术后的靶病灶进展率降低,胆道通畅时间及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整个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与125I放射性胆道粒子支架及TACE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125I放射性粒子支架植入联合TACE对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28.
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常见周围血管病,是指血液在深静脉系统内不正常凝结,如果在急性期得不到有效治疗,血栓脱落易发生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慢性期血栓机化容易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ost thrombosis syndrome,PTS)[1],抗凝治疗是其基本治疗原则[2]。华法林为长期抗凝治疗中最常使用的药物,但其治疗窗窄,疗效影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ADC值在肝癌经肝动脉“双热”(热化疗加热栓塞,DT)治疗后疗效早期检测中的价值及意义。方法:对49例确诊为原发性肝癌并行经肝动脉DT治疗后的患者,术前1~2天、术后1~2天、术后7~10天、术后28~30天内行MR常规扫描和扩散加权成像,比较经肝动脉DT治疗前、后不同b值下ADC值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术后各组ADC平均值较术前高,术后7~10天及28~30天ADC平均值较术后1~2天平均值高,术后28~30天较术后7~10天平均ADC值低。结论:ADC值与肝癌DT术后的肿瘤坏死密切相关,可用于DT术后疗效早期检测;术后28~30天之间ADC值较7~10天平均值降低,可在此期行第二次DT术。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外伤性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同期手术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10例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均在全麻下先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行颅骨修补术。结果:全组无感染病例,颅骨塑型满意,无头皮下积液发生,原有脑室扩大者均有不同程度缩小,临床症状改善。结论: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同期手术,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患者经济负担轻,精神压力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