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5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有研究证明彻底切痂封闭创面可预防或减轻烧伤后超高代谢,但临床上对此尚有分歧。对烧伤面积30~50%(至少2/3为深Ⅱ°或Ⅲ°)不伴有其它创伤及严重吸入性损伤的12例病人(平均年龄26±12岁)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6例伴有一般吸入性损伤,10例由于面部及气道烧伤早期给予气管插管。伤后第一个24小时给予乳酸林格液4ml/kg/%TBSA及5%白蛋  相似文献   
52.
内脏粘膜丧失完整性可能导致饮食抗原、细菌和内毒素的迁移。观察对象为16名平均年龄39岁(24~56岁)、平均烧伤面积50%(28~75%)的严重烧伤病人和10名平均年龄43岁(21~64岁)、平均烧伤面积15%(3~31%)的烧伤病人伤后早期按Baxter公式复苏,必要时补充胶体。伤后2~3天开始给予胃肠道营养。严重烧伤病人起初通过胃管给予非要素饮食。所有病人伤后第5天开始每天经口摄入至少  相似文献   
53.
体外培养组织工程皮肤几种活性肽及细胞外基质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组织工程皮肤的生物学活性. 方法将表皮细胞和(/或)成纤维细胞种植于脱细胞真皮表面,经培养后形成各种皮肤替代物,分别于接种后3、7 d时收集培养上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白细胞介素(IL)-6、IL-8和转化型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含量,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层粘连蛋白、透明质酸、Ⅰ型和Ⅲ型胶原的含量. 结果各皮肤替代物上清中均可检测到一定量的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和细胞外基质成分,培养7 d与3 d时相比,除TGF-β1外,其余各指标的含量均明显上升(P<0.01).含表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皮肤替代物与单纯含成纤维细胞的皮肤替代物相比,培养上清中Ⅰ、Ⅲ型胶原含量明显减少(P<0.01). 结论体外培养的皮肤替代物具有较强的生物学活性,种植表皮细胞对成纤维细胞的功能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高张盐右旋糖酐液(HSD)在烧伤休克延迟复苏中的作用及其对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HSD在犬35%TBSAⅢ度烧伤6h后复 的容量负荷、MAP、LVSP、LVEDP、dp/dtmax-dp/dtmin、CO及SVR的变化。结果L:HSD在烧伤休克的延迟复苏伤后第一个24h的输液量比乳酸林格液复苏少30.56%,其中复苏后4h的输液昌比乳酸林格液复苏少59.50%,并且能增加心肌的收缩、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微动力负压技术(micro-dynamic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MDNPWT)应用于小面积Ⅲ度低热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外科门诊就诊的小面积(≤10 cm2)Ⅲ度低热烧伤患者220例。应用MDNPWT治疗的108例患者设为微动力负压组,采用常规治疗的112例患者设为常规治疗组。微动力负压组患者入组后采取持续微动力负压护创敷料换药,而常规治疗组采用传统的外用药物治疗。对比微动力负压组和常规治疗组的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治疗总费用及手术率。对数据行t检验和χ2检验。 结果微动力负压组和常规治疗组的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31.8±3.5)、(48.0±13.9) 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75,P<0.05);微动力负压组和常规治疗组的换药次数分别为(6.4±0.7)、(34.2±3.1)次,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76,P<0.05);微动力负压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总费用分别为(2 807.5±782.6)、(7 516.7±238.3)元,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55,P<0.05);微动力负压组和常规治疗组的手术率分别为0、7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9,P<0.05)。 结论MDNPWT具有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节省治疗总费用及降低小面积深度烧伤创面手术率等优点。因此,MDNPWT可以作为小面积Ⅲ度低热烧伤创面治疗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装修工人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水平。方法对60名装修工人进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评定,并与相同数量的小区居民进行比较。结果GQOLI-74显示装修工人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三个维度与小区居民有显著性差异(P〈0.01);SCL-90中躯体化、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及偏执6个因子均分与小区居民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装修工人生活质量较差,心理健康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57.
意象对话技术联合文拉法辛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意象对话技术联合文拉法辛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意象对话技术联合文拉法辛治疗组(研究组)和文拉法辛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均进行为期6周的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6周末进行HAMA、HAMD、CMI、DSQ及SF-36测评,以HAMD减分率判定临床疗效,以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末,研究组痊愈9例,显效13例,好转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痊愈7例,显效9例,好转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7%,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在第2,4,6周末HAMA和HAMD研究组和对照组总分及CMI研究组总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2,4,6周末研究组DSQ不成熟防御机制、成熟机制两个因子及SF-366个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4及6周末对照组不成熟防御机制、成熟机制、生理机能及躯体疼痛几个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2,4,6周末对照组一般健康状况、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四个方面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在2,4,6周末两组HAMA、HAMD、CMI、DSQ及SF-36各因子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轻微。结论意象对话技术联合文拉法辛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臭氧水(O_3)对深Ⅱ°烧伤创面愈合及抗感染的疗效.方法 54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以臭氧水(实验A组)或洗必泰(对照B组)处理创面,隔日换约一次,直至创面愈合.处理创面前后均取创面分泌物标本送检进行细菌培养;记录治疗后7、1 4和21 d创面愈合百分率、创面开始上皮化时间、完全愈合时间以及创面处理前后整体细菌检出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第14及21 d创面愈合率高,上皮化开始时间早,面创面完全愈合时间短,创面细菌检出率(P<0.01或P<0.05).结论 臭氧水可以促进深Ⅱ°烧伤创面愈合,并且具有一定的抗感染疗效.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甙对烫伤大鼠平均动脉压(MAP)的影响。方法成年SD大鼠,雄性,分为4组:正常组,烫伤组、烫伤给药组(即刻或伤后1h给药),每组各9只,造成30%TBSA Ⅲ°创面烫伤模型。颈动脉插管,检测平均动脉压的变化。烫伤给药组分别于伤后即刻和伤后Ih腹腔注射给予三七总皂甙(100mg/kg体重)。结果正常大鼠的MAP在检测过程中没有显著性的波动;在烫伤后,MAP即显著低于正常组,伤后2h开始逐渐降低,动物逐渐进入休克状态,与对照组相比,各时间点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烫伤大鼠腹腔注射即刻给予三七总皂甙后,MAP显著升高,并保持在较高水平(P〈0.05):伤后1h给药也具有明显的升压作用(P〈0.05)。结论MAP可以作为延缓休克发生药物筛选的指标。三七总皂甙可以在伤后有效维持动脉血压,延缓休克发生,为成批烧伤临床救治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60.
犬烧伤休克延迟复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应用林格液进行烧伤休克延迟复苏的效果.方法12只犬随机分为对照组(S组,6只)和治疗组(LR组,6只).LR组采用35%TBSAⅢ度烧伤模型,伤后6h以乳酸林格液进行复苏,并以尿量为1.0ml@kg-1@h-1及心输出量为伤前值的70%~80%来调整输液速度及输入量,观察其在伤后第一个24h复苏中的容量负荷、平均动脉压(MAP)、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max)、心脏排血指数(CI)、氧供给(DO2)及氧消耗(VO2)等的变化.结果乳酸林格液在烧伤休克延迟复苏后第一个24h的复苏中,每1%烧伤面积的输液量为(887±1.02)ml/kg,比采用Parkland公式复苏多1.2倍,其中在复苏后4h内的输液量为(3.63±0.99)ml/kg,为总入量的41%;MAP、LVSP、±dp/dtmax、CI、DO2及VO2等指标在复苏后2h即达到或接近对照组水平.结论乳酸林格液在烧伤休克延迟复苏中,比早期复苏需要更多的液体量才能满足需求,而血流动力学、心肌功能及氧动力学等在复苏后2h即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