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网塞及网片应用于腹外疝的临床经验。方法使用Bard公司及强生公司生产的疝环充填物及网状补片进行无张力腹外疝修补治疗;对手术方法、时间、手术指征、术后患者自主能力恢复情况、术后疼痛、并发症、复发率和术后随访等进行观察总结。结果与传统疝修补术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损伤小,术后疼痛轻,下床活动早,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感染及复发率低,手术适应证相对较宽的优点。结论本治疗方法是一种符合人体解剖结构、生理状态且安全的手术方法,尤其适合老龄患者及合并其他疾病者。具有诸多优点,值得推广和普及,将来可能替代传统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106例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特重型颅脑损伤CGS3~5分是现今颅脑损伤治疗的重点和难点,死亡率很高,达60%以上 [1].本文报道我科从1993年6月~1999年6月间收治106例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三脑室的神经内镜解剖学特点,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15例尸颅标本、10例脑积水患者手术中用神经内镜观察三脑室的解剖结构。其中在尸颅标本采用经侧脑室额角、枕角和三脑室后部入路观察脑室;在脑积水患者中均采用经额角入路。结果:经额角入路可以观察三脑室底部、后部;经三脑室后部可以观察三脑室前壁的漏斗隐窝、视交叉隐窝和A2。结论:经额角入路观察范围最大,是到三脑室内神经内镜手术的最常用入路,经此入路可以同时完成多种手术。经三脑室后部是观察三脑室前壁的最佳角度。  相似文献   
14.
急性化脓性脑膜炎在临床上是常见的疾病,目前多采用药物治疗。我科自1998年以来,通过用腰大池持续引流的方法对其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颈静脉孔区颅内外沟通型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对6例颈静脉孔区颅内外沟通型肿瘤进行临床分析,6例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4例经颈-乳突入路,2例经改良颈静脉孔入路。结果6例肿瘤中5例全切,1例次全切。其中神经鞘瘤4例,颈静脉球瘤1例,脑膜瘤1例。恢复满意5例,死亡1例。结论颈静脉孔区颅内外沟通型肿瘤以神经鞘瘤常见,其次为脑膜瘤和颈静脉球瘤,显微技术和面神经监测的应用,可达到的良好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6.
脑脊液漏是临床常见的、比较棘手的疾病,目前多采用手术治疗.我科自2000年以来,通过用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的方法对其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中-重型急性颅脑损伤病人的瞳孔曲线变化规律,总结其在疾病的观察与判断、掌握手术时机、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101例中-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绘制出动态的瞳孔变化规律和演变情况的曲线图。结果28例在脑疝前期经临床积极手术治疗,干预了脑疝的发生,取得了良好效果;16例脑疝晚期患者虽经及时抢救治疗,但无效而死亡;11例就诊较晚,入院时有一侧或双侧瞳孔散大给予单次大剂量脱水药物后,瞳孔回缩,然后经紧急手术,仍遗留有偏瘫、失语等后遗症;单纯颅内血肿和单侧瞳孔散大病例均恢复良好。结论瞳孔曲线用于颅脑损伤的监护是一种简便易行和便于普及的方法,特别适合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18.
1 临床资料全组 86例中 ,男 60例 ,女 2 6例 ;年龄 1 3岁~69岁 ,平均 41岁 ;车祸伤 42例 ,坠落伤 1 5例 ,打击伤 2 9例。头痛、头晕者 70例 ,恶心、呕吐者 2 2例 ,精神异常者 8例 ,脑膜刺激征者 81例 ,意识障碍者 8例。按 GCS评分 :>1 3分 46例 ,9分~ 1 2分 35例 ,3分~ 8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