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40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目的 探讨经单鼻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手术技巧和注意事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单鼻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135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入路选择适应证、手术技巧及术中注意事项等.结果 135例患者中泌乳素(PRL)型93例,生长激素(GH)型23例,混合[PRL+GH或PRL+促甲状腺激素(TSH)]型12例,无功能性腺瘤7例.肿瘤全切除112例(82.96%),次全切除23例(17.04%),无一例死亡病例,术后出现尿崩症28例,积极治疗后痊愈.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消失85例,好转34例,无变化16例.81例患者随访3个月至3年,57例影像学复查肿瘤未见复发或未再生长.34例肿瘤残留者行X刀或γ刀等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控制满意.结论 依据垂体腺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合理筛选病例采取经单鼻蝶入路手术,具有风险小、微创、操作简单、用时短以及术后患者恢复快等优点,结合神经导航技术则提升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经上颌骨翻转入路切除颅内外沟通肿瘤可行性及其显微解部学关系.方法 (1)应用显微外科解剖技术,对经甲醛固定、动静脉血管内分别灌注红、蓝乳胶的10具(20侧)尸头标本,模拟手术入路逐层解剖,观察手术径路中颢下窝、翼腭窝、蝶筛区、海绵窦等区域的显露情况及重要解剖结构之间的关系.(2)经该手术入路切除颅底沟通肿瘤6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翼突、中鼻甲、上颌神经是经上颌骨翻转手术入路的三个重要解剖标志,此入路对前、中颅底、斜坡区显露满意,有充足的手术操作空间,从颅外暴露颅底,对脑组织的牵拉损伤小.临床应用中,6例肿瘤均得到全切,术后反应小,恢复快.结论 上颌骨翻转入路切除颅内外沟通肿瘤手术可行,熟悉此入路的显微解剖学关系,对开展此手术入路切除颅底沟通肿瘤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颅底新手术入路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方法 对49例颅底病变分别行一侧额下经眶入路、眶-翼点入路、额颞眶-颧弓入路和经全岩骨幕上幕下联合入路手术。结果 病变全切除28例,次全切除15例,大部切除6例。术后死亡2例,严重并发症2例,余恢复良好。随访3~24个月,无复发。结论 与传统手术入路相比较,新手术入路具有显露广泛,到达颅底病变距离短,操作空间大,脑组织牵拉轻,出血少、肿瘤全切除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64.
吴运  徐培坤 《海南医学》2011,22(14):59-60
目的 分析及探讨脑干听觉电位(BAEP)以及体感诱发电位(sEP)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对各种病因所致的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72 h内行床边BAEP以及SEP检查,并在伤后1~2周行第二次检杏,同时记录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对预后的判断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首次检测与重复检测BAEP、SE...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垂体脓肿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方法4例垂体脓肿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分析4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诊疗过程。结果男2例,女2例,年龄15~51岁,主要症状为头痛、视力减退、垂体功能低下、尿崩症等。4例患者均行手术,复发者再次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结论早期诊断和及时采用经蝶手术、术后予合理足程的抗生素及激素替代治疗,是改善垂体脓肿预后、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6.
神经导航技术是传统立体定向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影像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中.本科室应用神经导航技术辅助切除颅内病变212例,获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血浆中CLDN-7基因的甲基化状况及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巢式PCR、亚硫酸氢盐测序PCR(BSP)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方法,检测56例脑胶质瘤血清标本中CLDN-7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状态,分析其甲基化程度、蛋白表达和临床资料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脑胶质瘤患者血清中CLDN-7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为35.3%(18/51),按WHO病理分级,其中低级别(Ⅰ~Ⅱ级)组胶质瘤中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25.0%(9/36)低于高级别(Ⅲ~IV级)组甲基化率60.0%(9/15),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别(P〈0.05);甲基化蛋白表达阳性率为55.6%(10/18),未甲基化的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4.8%(28/33)。结论 CLDN-7基因启动子区CpG岛中存在甲基化现象,与脑胶质瘤发生有关;基因的甲基化率与蛋白表达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额颞去骨瓣减压在大面积脑梗死的应用指征、术式选择及其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大面积脑梗死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选择单纯去骨瓣12例,去骨瓣+颞极切除7例。结果 19例患者中存活15例、死亡4例(病死率21.6%);15例中预后良好9例(GOS≥3分),植物生存6例。结论积极的外科手术干预能提高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存活率及生存质量。手术时机的选择对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较为重要,去骨瓣+颞极切除较单纯去骨瓣未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总结上矢状窦旁中后1/3脑膜瘤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23例上矢状窦旁中后1/3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术前、出院时以及术后6个月神经功能状况,总结手术经验体会,并对患者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结果 23例矢状窦中后1/3脑膜瘤术后病理均为WHO I级;术中肿瘤Simpson I级切除2(8.6%)例,Ⅱ级切除19(82.6%)例,Ⅲ级切除1(4.4%)例,Ⅳ级切除1(4.4%)例;将患者术前、出院时、术后6个月的KPS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术前KPS评分低于术后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出院时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绪论术中重视对矢状窦通畅性及侧枝循环的保护,精准清除坏死挫伤脑组织,减少术后脑肿胀和脑血肿的发生是患者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70.
颅内肿瘤X刀治疗后短期影像学改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颅脑肿瘤X刀治疗后短期生物学行为变化。材料与方法:收集X刀治疗有有完整影像学随访资料者45例,随访时间2-14个月,25例行CT扫描,20例同时有CT,MRI资料。结果;X刀治疗后颅脑肿瘤发生以下影像学变化;(1)环祥结构改变15例为良性肿瘤;(2)完全失强化或囊变;(3)完全消失,明显缩小,轻度皱给,基本不变,继续增大,(4)瘤周水肿;(5)放射性坏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