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药学   6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王相明  张月辉  林文 《四川医学》2013,(11):1631-1633
目的 探讨影响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DAS)程度的因素,为优化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管理提供指导.方法 选择经标准吞咽评估检查确诊的196例DAS患者,入院48h内完成SSA定量评估,详细记录入院时的年龄、性别、是否有糖尿病史、有无卒中史、有无高血压病史、是否为脑干卒中、卒中病灶大小、卒中病灶是否多发、血糖、高敏C反应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低密度脂蛋白、巴塞指数、NIH卒中量表评分.分析这些因素与SSA评分的关系.以以上因素为自变量,以SSA评分为应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巴塞指数、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年龄、是否脑干卒中与标准吞咽评估评分密切相关(P〈0.05),其标准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543、0.238、0.142、-0.220.结论 巴塞指数、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年龄、是否脑干卒中可以协助判断吞咽障碍程度.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的调节作用。 方法建立新西兰大白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高脂饲养组、氯沙坦组、氯沙坦+A779组,每组9只,应用油红O染色测斑块脂质含量,免疫组化分别测定斑块巨噬细胞及ACE2、Ang-(1-7)蛋白含量表达,并检测各组ACE2活性。所有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实验数据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各组大白兔动脉粥样硬化组织ACE2活性,多组间的均数比较使用方差分析,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 结果氯沙坦组[(2.66±0.19)U/(μgprotein·h)]及氯沙坦+A779组[(2.57±0.17)U/(μgprotein·h)]较高脂组[(1.30±0.18)U/(μgprotein·h)]动脉粥样硬化组织ACE2活性明显增加(t=15.87,15.45;P<0.05),氯沙坦组脂质含量[(2.92±2.41)%]及巨噬细胞阳性面积百分率[(15.71±2.46)%]明显少于单纯高脂组[(30.47±1.83)%]、[(23.07±2.06)%]与氯沙坦+A779组[(32.52±2.88)%]、[(22.91±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9,7.68;均P<0.05)、(t=6.88,6.67;均P<0.05)。氯沙坦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ACE2与Ang-(1-7)蛋白大量表达(0.2330±0.0291与0.2652±0.0234)比单纯高脂组(0.1194±0.0114与0.1580±0.01932)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1,10.58;均P<0.05);氯沙坦+A779组(0.2224±0.0168与0.2583±0.0236)比单纯高脂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22,9.85;均P<0.05),但与氯沙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5,0.63;P>0.05)。 结论氯沙坦通过上调ACE2,增加ACE2活性,使Ang-(1-7)蛋白表达增多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基因转染是否能通过使血管紧张素(Ans)Ⅱ转化为Ang1-7而抑制动脉硬化斑块的炎症反应.方法 克隆小鼠ACE2基因,并构建复制缺陷重组腺病毒质粒Ad-ACE2;用球囊损伤内皮细胞及高脂饲养建立兔动脉硬化模型,喂养3个月,将3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d-ACE2及Ad-EGFP两组,每组19只.Ad-ACE2组注射ACE2的腺病毒(2.5×109pfu/m1)入兔的腹主动脉中,Ad-EGFP组注射Ad-EGFP,注射1个月后处死动物,取腹主动脉,检测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蛋白的表达;同时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MCP-1基因的表达.结果 Ad-ACE2组的动脉硬化斑块中的巨噬细胞阳性表达率(13.6%±4.2%)明显低于Ad-EGFP组(23.6%±6.9%,P<0.01);而基因转染后MCP-1蛋白的表达(13.2%±0.4%)明显低于Ad-EGFP组(25.0%±7.4%,P<0.01).结论 ACE2基因转染抑制了MCP-1的蛋白表达及巨噬细胞浸润程度,提示ACE2基因具有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44.
亚低温疗法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亚低温疗法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把92例大面积脑梗死并发高热的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亚低温治疗组给予33~35℃的低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物理和药物降温治疗。10d后评定2组患者的体温、心率等指标;1个月后根据死亡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 亚低温治疗组患者的体温、心率均低于对照组,死亡率亦低于对照组,神经功能改善(P<0.05),预后较好。结论 亚低温疗法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安全有效,能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5.
亚低温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亚低温疗法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脑出血患者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人.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亚低温治疗,对照组为单纯常规药物和物理以及药物降温治疗,观察治疗后2周和4周时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亚低温治疗可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功能,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46.
安定抑制试验在颞叶癫痫病灶定位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颞叶癫痫患者在脑电图(EEG)描记过程中,常常表现为双侧颞叶痫样放电(多数为同步性放电,少数为不同步放电)。在这种情况下,要鉴别原发性(即病灶侧)同步放电和继发性同步放电是一个难题,这也是手术治疗颞叶癫痫必须解决的问题,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出安定抑制试验来解决了这个问题。方法:在美解眠诱发过程中,当双侧蝶骨电极出现明显的痫样放电或是出现癫痫发作时,立即停注美解眠,再缓慢静脉注射安定10~20mg并继续描记EEG。结果:40例双侧痫样放电的颞叶癫痫患者,经该试验检查后都确定了痫灶,在手术中,皮层脑电图(ECOG)均描记出明显的痫样放电,痫灶切除后ECOG放电消失或明显减少。病理检查发现其中的16例有病理改变,术后经过半年至7年的随访,疗效评价为优36例,良4例。结论安定抑制试验是一个能准确鉴别出颞叶癫痫病灶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基于微信平台实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评价的效果。方法从本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抽取90名住院医师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传统组与微信平台组,每组均45名。传统组采用传统纸质方式,微信平台组基于微信平台进行评价。结果微信平台组住院医师临床带教质量评价表上交率高于传统组,且结临床带教质量统计时间短于传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评价应用于微信平台能够有效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评价表的上交率,缩短带教质量统计时间。  相似文献   
48.
张永琼  涂华微  王相明  张月辉   《四川医学》2022,43(3):257-265
目的 运用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价氟桂利嗪联合口服西药治疗偏头痛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三大中文数据库(CNKI,VIP,WanFang)、英文数据库(PubMed, Embase, Medline, Cochrane Library),检索时间为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0日,按照预先设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出口服西药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和Stata16.0软件分别对所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及发表偏倚分析,R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58个RCTs,涉及11种口服西药。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减少头痛发作频率方面,涉及的口服西药排序依次为:帕罗西汀(SUCRA=64.28)>尼美舒利分散片(SUCRA=62.12)>布洛芬(SUCRA=58.76)>佐米曲普坦(SUCRA=57.23)>尼莫地平(SUCRA=47.99)>泰必利(SUCRA=45.21)>普萘洛尔(SUCRA=42.18)>盐酸氟西汀(SUCRA=0.09);在减少头痛程度方面,阿司匹林(SUCRA=48.83)>泰必利(SUCRA=30.10),但氟桂利嗪联合尼莫地平的疗效却次于单用氟桂利嗪;在减少头痛持续时间方面,尼莫地平(SUCRA=46.09)>泰必利(SUCRA=37.35)>阿司匹林(SUCRA=5.01)。结论 氟桂利嗪联用口服西药在偏头痛的治疗中,除联用尼莫地平在头痛程度减轻方面次于单用外,其余均联用有效率高;但鉴于纳入研究的数量和质量上存在差异,需要更大样本、更高质量的RCT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49.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NMES)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Dysphagia after stroke,DAS)的疗效。方法将经电视透视吞咽检查(Videofluoroscophic swallowing study,VFSS)确诊的60倒DA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倒。两组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及传统康复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NMES治疗,疗程为10d。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0d的VFSS评分及治疗10d、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6个月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VF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d,治疗组VF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吞咽障碍预后良好率无差异(P〉0.05)。结论NMES治疗DAS的近期疗效肯定,疗效可持续1个月。  相似文献   
50.
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方法:对我院2年来126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毒性脑炎早期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发热、意识障碍、精神异常、抽搐和呕吐等.脑电图、MRI及脑脊液异常率高.结论: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主要依赖临床表现、脑电图检查、脑脊液检查及头颅CT或MRI检查,临床医师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和警惕,培养严谨的临床思维,从而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