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7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儿童少年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童年创伤及家庭环境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11月在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儿童少年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60例为病例组,用性别、年龄和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郑州市某中学60名健康儿童少年作为对照组。采用儿童期虐待问卷(CTQ)、家庭环境量表(FES-CV)对2组受试者进行评估,分析儿童少年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童年创伤及家庭环境特征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在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及躯体忽视因子得分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病例组的亲密度、情感表达、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及道德宗教观因子得分均低于对照组,病例组的矛盾性、控制性因子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童年创伤中的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躯体忽视因子得分均与家庭环境量表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因子存在显著负相关;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因子得分均与矛盾性因子得分呈显著正相关,与娱乐性因子得分呈显著负相关;情感虐待因子得分与成功性、道德宗教观因子得分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氯氮平、利培酮、齐拉西酮三种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18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氯氮平、利培酮、齐拉西酮3组,分别给予单药治疗6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3、6个月末监测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等项指标,同时评定症状程度。结果治疗后较治疗前氯氮平组、利培酮组在血脂各指标数值均增加,且在体质量、TC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氮平组在TG、LDL项,利培酮组在TG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齐拉西酮组在血脂各项指标上,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氮平、利培酮对患者的血脂代谢均有影响,且氯氮平的影响大于利培酮,齐拉西酮的影响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分布特点。方法:采用PCR技术和基因测序技术对18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8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APOE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研究组与健康对照组APOE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4.055,P=0.399;χ2=2.660,P=0.264),男、女精神分裂症患者APOE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0.877,P=0.988;χ2=0.188,P=0.911),但阴性症状患者ε4等位基因及E3/4基因型频率高于阳性症状者(χ2=4.417,P=0.036;χ2=13.175,P<0.001)。结论:ε4等位基因和E3/4基因型可能是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度洛西汀对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至少应用两种不同作用机制抗抑郁药足量、足疗程治疗无效的43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22例)和对照组(n=21例)。研究组给予低频(≤1Hz)rTMS联合度洛西汀治疗,对照组单用度洛西汀治疗,观察6周。2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4、6周末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采用症状量表(TESS)评定2组不良反应。结果 2组在治疗6周后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研究组在治疗2、4、6周HAMD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rTMS合并度洛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显效快,早期能显著改善患者重度抑郁情绪,疗效优于单一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强迫症认知治疗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方法将符合CCMD-3强迫症诊断标准的83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认知心理疗法(38例,为研究组Ⅰ)与氟伏沙明治疗(45例,为研究组Ⅱ),安静状态下进行心率变异性频谱分析,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分别给予评定,并与5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前,研究组Ⅰ与研究组Ⅱ的心率变异性总功率(TP)、高频功率(HF)指标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时,强迫症组的TP、HF值均较治疗前有所增加,LF/HF比值有所下降,整体仍低于正常,研究组Ⅰ的TP、HF指标低于研究组Ⅱ,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LF/HF高于研究组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时两组的TP、HF值均较治疗3个月时有所增加,LF/HF比值有所下降,整体趋于正常。研究组Ⅰ的TP、LF、HF、LF/HF等指标与研究组Ⅱ相比较,差异已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认知治疗能有效地改善强迫症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使之整体功能趋于协调,且疗效与氟伏沙明相当。  相似文献   
16.
张岩滨 《中外医疗》2011,30(36):24+26-24,26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强迫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的120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给予氟伏沙明治疗.应用临床疗效标准及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定期评定,观察6个月.结果 在治疗4个月和6个月末,治疗组对强迫行为疗效优于对照组,具有著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认知行为疗法改善强迫症的强迫行为远期疗效好,且无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杞菊地黄丸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0例ADHD患儿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各60例,分别给予杞菊地黄丸及利他林治疗,采用Conners量表、韦氏儿童智力测试和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6月、12月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Conners量表行为、学习、多动因子及多动指数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12月随访中药组上述因子评分仍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而西药组上述因子评分与治疗前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韦氏儿童智力测验c因子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12月随访中药组c因子评分仍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西药组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频度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杞菊地黄丸与利他林治疗ADHD近期疗效相当,远期疗效优于利他林,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舍曲林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00例病人随机分组,以舍曲林与氯丙咪嗪治疗8周.采用Yale-Brown强迫量表评定疗效,TESS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舍曲林与氯丙咪嗪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显效率分别为82 0%、80 0%.舍曲林组不良反应明显轻于氯丙咪嗪组.结论:舍曲林治疗强迫症疗效与氯丙咪嗪相当,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2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疗程1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简明精神病症状量表(BPRS)评定临床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8.3%,对照组为36.7%,两组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阴性症状量表(SANS)、简明精神病症状量表(BPRS)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治疗组治疗后SANS、BPRS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且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副反应少而轻,差异有极显著性。结论中西结合治疗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有肯定疗效,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交通事故导致颅脑损伤后智能损害程度与损伤部位、损伤性质、昏迷时间、治疗方法等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的调查表、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结合临床表现对因交通事故致脑损伤后智能损害的51例司法鉴定案例进行分析。结果边缘智力7例(13.7%),轻度智能损害12例(23.5%),中度智能损害19例(37.2%),重度智能损害13例(25.6%)。结论颅脑损伤所致智能损害的程度与大脑损伤部位、昏迷时间呈明显正相关( P<0.01),与脑损伤性质呈明显负相关(P<0.05),与MMSE呈明显负相关(P<0.01),可作为司法神医学鉴定客观、有效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