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5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目的探讨三联新辅助治疗对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行性。方法综合应用放疗、热疗及化疗作为低位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治疗的干预措施,治疗37例不同临床分期的低位直肠癌患者,观察辅助治疗前后及术后的细胞免疫功能,包括T细胞亚群百分率(总T细胞、CD4+、CD8+、CD4/CD8)和NK细胞活性以及C-反应蛋白(CRP)、各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变化。结果全部病例均施行根治性切除术。所有病例治疗前、治疗后及术后T细胞亚群的百分率、NK细胞活性、C-反应蛋白(CRP)、各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等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联新辅助治疗对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是一种安全合理可行的新辅助治疗配伍。  相似文献   
32.
目的:建立淫羊藿总黄酮胶囊HPLC指纹图谱测定方法。方法:以淫羊藿苷为参照物,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Plus C_(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 L·min~(-1);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70 nm。结果:建立了淫羊藿总黄酮胶囊的指纹图谱,确定了淫羊藿总黄酮胶囊中14个共有峰,10批成品指纹图相似度在0.95以上,同时指认了淫羊藿苷、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和宝霍苷Ⅰ各色谱峰。结论: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有较好的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适用于淫羊藿总黄酮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全麻诱导气管插管过程中,自主呼吸取代加压预充氧的可行性、安全性和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中胃扩张度,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以及对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诱导后意识消失,呼吸停止,麻醉机面罩加压预充氧75 s后气管插管;观察组30例,诱导前嘱患者深慢呼吸一直持续至诱导后呼吸停止,不再加压预充氧,患者处于无通气状态,约75 s后气管插管.记录两组患者开始诱导给药即刻(T0)、呼吸停止即刻(T1)、气管插管后开启机控通气即刻(T2)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同时记录患者术中胃扩张度评分、术后胃肠通气时间及术后24 h的恶心、呕吐例数.结果 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均无呛咳,T1及T2,MAP、HR、SpO2变化幅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 MAP、HR、SpO2与T0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胃扩张度评分高于观察组,术后24 h的恶心、呕吐例数多于观察组,术后胃肠通气时间较观察组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全麻诱导气管插管过程中,自主呼吸取代加压预充氧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安全、可行,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34.
生物碱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类天然含氮有机化合物,具有比较特殊而显著的药理活性。近年来免疫学分析技术常应用于天然药物生物碱的研究,而制备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人工抗原并对其进行鉴定,是建立免疫学分析方法用于生物碱研究的前提和关键。本文主要总结了天然药物中生物碱半抗原与载体蛋白偶联的设计思路及其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骨康胶囊联合骨肽片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十堰市太和医院在2021年6月-2023年5月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00例,按计算机随机法将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骨肽片,2片/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骨康胶囊,4粒/次,3次/d。15 d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恢复情况、症状情况和血清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6.00% vs 82.00%,P<0.05)。治疗后,治疗组疼痛消失时间、肿胀消失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功能状况评分、活动范围评分、握力评分,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水平比治疗前高,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水平比治疗前低(P<0.05);治疗组的症状情况和血清指标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骨康胶囊联合骨肽片可提高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促进骨折愈合,减轻临床症状,调节骨代谢。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究儿童先天性心脏病(CHD)直视手术后早期心律失常的发病率。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hochrane library及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与维普数据库中自1980年1月至2022年2月关于CHD患儿术后心律失常发病率的中、英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结果 显示CHD患儿术后心律失常发病率为0.19。亚组分析结果显示:(1)≤1岁心律失常发病率0.247明显高于>1岁儿童发病率0.120 (P <0.05);(2)简单型CHD术后心律失常发病率0.136较复杂型CHD发病率0.218低(P <0.05);(3) CHD术后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交界性异位性心动过速,其次室上性心动过速、心脏传导阻滞,发病率分别为0.048、0.039、0.029。结论 CHD患儿术后应加强监护,尽早识别心律失常的发生,早期干预,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37.
1介绍 本指南描述了用于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长时间体外生命支持(extracorporeal life support,ECLS),重点在于ECMO 技术以及ECMO 治疗期间的新生儿管理.其他同样重要的内容(例如人员、培训、认证、资源、随访、报告、质量控制等)在ELSO 其他指南中阐述,或各中心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相应规范.  相似文献   
38.
目的 系统评价百蕊颗粒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T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通过计算机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与维普网数据库自建库至2022年9月有关百蕊颗粒治疗儿童AURTI的随机对照研究,并按照Cochrane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估,运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文献10篇,涉及患儿1 257例。Meta分析显示百蕊颗粒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R=4.26,95%CI:2.94~6.16,P<0.000 01)。依据疾病类型、治疗疗程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疱疹性咽峡炎患者与非疱疹性咽峡炎患者百蕊颗粒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OR=5.34,95%CI:3.23~8.84,P<0.000 01;OR=3.12,95%CI:1.80~5.42,P<0.000 1);疗程3~5 d与6~7 d百蕊颗粒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OR=5.24,95%CI:3.20~8.59,P<0.000 01;OR=3.14,95%CI:1.79~5.52,P<0.000 1)。百蕊颗粒组退热时间、咽喉部症状消退时间短于对...  相似文献   
39.
目的 观察氢吗啡酮与右美托咪定联合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超前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8月该院9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超前镇痛组和联合超前镇痛组,于切皮前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超前镇痛组注射氢吗啡酮,联合超前镇痛组注射氢吗啡酮+右美托咪定,比较3组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温血停跳液间断灌注心肌保护方法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154例心脏瓣膜置换术中,采用温血停跳液间断灌注(A组)80例,冷晶体停跳液间断灌注(B组)74例,观察比较两组的体外循环(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主动脉开放后心脏自动复跳率、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低心排发生率、ICU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正性肌力药物使用情况及术中后各时间点的心肌酶学指标。结果两组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ICU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主动脉开放后心脏自动复跳率较高,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低心排发生率、术后住院天数、正性肌力药物使用量及时间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h和24h,温血停跳液间断灌注组心肌酶指标较低(P〈0.05)。两组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3个月至5年,心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温血停跳液间断灌注比冷晶体停跳液间断灌注具有更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