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脂联素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具有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葡萄糖代谢等多种生理作用。脂联素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密切相关,该文介绍脂联素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其危险因素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移植内皮祖细胞(EPCs)对兔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体外分离兔单个核细胞,接种于人纤连蛋白包被的培养板上,并给予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20μg/L的EBM-2完全培养液培养2周。取健康大耳白兔,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并将制作心肌梗死模型成功的大耳白兔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只。2周后实验组心外膜下直接注射EPCs(1.6×1010/L)悬液,对照组注射无菌PBS液。此外,两组均给予心肌梗死后常规药物治疗。术后4周,分别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和血浆脑钠肽(BNP)浓度测定及计数移植区毛细血管。结果:实验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与术前及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而实验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术前及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血浆BNP水平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与对照组相比,血浆BNP水平明显降低(P0.05)。移植细胞4周后,实验组梗死边缘区毛细血管密度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外膜下直接注射移植EPCs能够改善兔心肌梗死后的心功能,延缓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3.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外周血脑钠肽(BNP)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水平变化,探讨BNP、MCP-1与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关系. 方法 选择74例人院时初步诊断为冠心病且入院后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其中最后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AMI)20例(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18例(UA组),稳定型心绞痛(SA)19例(SA组),17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无冠心病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外周血BNP、MCP-1水平. 结果 (1)AMI组、UA组MCP-1、BNP水平均显著高于SA组和对照组.(2)AMI组BNP水平明显高于UA组,而MCP-1水平与U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AMI组和UA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积分与BNP水平呈正相关(r=0.716,P<0.01),而与MCP-1水平无相关性,并且BNP水平与MCP-1水平呈正相关(r=0.625,P<0.01). 结论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BNP、MCP-1水平升高.AMI、UA患者BNP与MCP-1水平升高可能提示斑块不稳定.AMI、UA患者BNP与MCP-1水平明显相关提示两者可能通过不同的方面反映了斑块的不稳定性.联合检测BNP、MCP-1水平,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危险分层,能更有效地预测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研究Irisin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小鼠血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喂养高脂饮食结合腹腔注射小剂量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T2DM小鼠模型。Western blot检测Irisin经腹腔注射后的血浆水平。血糖仪检测T2DM小鼠经腹腔注射Irisin后30、60、90、120、150、180和210 min的血糖水平。Western blot检测注射Irisin后肝脏组织中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K)的表达。结果:1与正常饮食(ND)组相比,高脂饮食(HD)组小鼠在第6周时血糖糖水平明显增加(P0.05),且葡萄糖耐量降低,说明T2DM小鼠造模成功。2与对照(Control)组相比,Control+Irisin组血浆中的Irisin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3与T2DM+Vehicle(生理盐水)组相比,T2DM+Irisin组血糖于30 min时开始降低,60 min时出现显著差异(P0.05),到120 min时下降到最低点,以后逐渐升高。4与Control组相比,T2DM组G6pase和PEPCK的水平升高(P0.05),经外源给予Irisin后,G6pase和PEPCK的水平下降(P0.01)。结论:Irisin对T2DM小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这可能与降低T2DM小鼠肝脏糖异生有关。  相似文献   
26.
目的:比较长球囊血管成形术联合长支架置入术(LBPTALS))与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联合普通支架置入术(OBPTAOS)对内皮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经下肢血管造影证实为股浅动脉闭塞的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患者43例,随机分为LBPTALS组和OBPTAOS组。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h分别采下肢静脉血样,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浓度和NO合酶(NOS)活力。结果:2组患者靶病变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BP-TALS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OBPTAOS组(P<0.05)。LBPTALS组术后即刻和术后2h的血清NO浓度、NOS活力高于OBPTAOS组(均P<0.05)。结论:LBPTALS对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患者血清NO浓度、NOS活力的影响均小于OBPTAOS,这可能是前者通过影响内皮的分泌功能,最终减少再狭窄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替罗非班复合药物涂层支架预防支架内血栓和再狭窄的疗效及机制。方法8只小型猪随机分为单纯雷帕霉素涂层支架(RES)组和雷帕霉素-替罗非班复合药物涂层支架(RTES)组,每只动物于冠状动脉中置入支架2枚。术后RES组服用阿司匹林300 mg/d和氯吡格雷75 mg/d,3个月;RTES组服用阿司匹林300 mg/d,3个月,氯吡格雷75 mg/d,1个月。实验期间对动物行为学和出凝血障碍等并发症进行观察。3月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处死动物,取出支架血管段,行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①两组均未发现急性、亚急性和远期血栓,无出凝血等并发症发生。②支架部位血管腔面积:雷帕霉素涂层支架组为(4.89±0.46)mm2,雷帕霉素-替罗非班复合涂层支架组为(4.96±0.35)mm2;新生内膜面积:雷帕霉素涂层支架组为(1.05±0.09)mm2,雷帕霉素-替罗非班复合涂层支架组为(1.12±0.10)mm2;管腔面积丢失率:雷帕霉素涂层支架组为(21±7)%,雷帕霉素-替罗非班复合药物涂层支架组为(19±9)%。结论①雷帕霉素-替罗非班复合药物涂层支架可有效预防PC I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②雷帕霉素-替罗非班复合药物涂层支架防治支架内再狭窄的疗效与单纯雷帕霉素支架无差异。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孕前期尿脂联素是否可以预测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发生。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葡萄糖氧化酶法、胰岛素采用化学发光自动分析方法测定126例GDM孕妇和血糖正常的134例孕妇。结果:孕l 6~2 l周时,GDM组尿脂联素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胰岛素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对照组尿脂联素与FBG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胰岛素成负相关(r=﹣0.41,P<0.05;r=﹣0.56,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尿脂联素与GDM的发病成负相关(r=0.34,P<0.05;β=0.128,P<0.05)。校正年龄、孕次、产次、BMI、胰岛素这些混淆因素后,尿脂联素水平仍与GDM的发生显著负相关(r=0.32,P<0.05;β=0.121,P<0.05)。结论:孕前期尿脂联素可预测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尿脂联素、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硝酸还原法测定457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及148例正常晚期妊娠孕妇尿脂联素、内皮素-1和NO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GH组、MP组、SP组、子痫组尿脂联素、NO逐渐降低,ET-1逐渐升高且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H组、MP组、SP组、子痫组尿脂联素水平与ET-1、收缩压、舒张压成负相关(r=-0.42,P<0.05;r=-0.571,P<0.05;r=-0.64,P<0.05),而与NO成正相关(r=0.413,P<0.01)。尿脂联素与HDCP的发病成负相关(r=0.37,P<0.05;β=0.127,P<0.05)。校正年龄、孕次、BMI这些混淆因素后,尿脂联素水平仍与HDCP的发生显著负相关(r=0.33,P<0.05;β=0.129,P<0.05)结论:尿脂联素可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