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5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急症产科DIC的早期临床诊断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是产科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其发病急 ,病情复杂 ,死亡率极高。本文就我院 1985~ 1998年收治的产科DIC病例进行分析 ,并提出护理。1 临床资料1 1   1985年 1月~ 1998年 12月 ,我院产科分娩和中期妊娠引产共 386 4 4例 ,发生DIC 4 3例 ,发生率0 11% ,其中前 6年 (1986年 1月~ 1992年 12月 )共2 3例 ,死亡 5例 ,病死率 2 1 7% ;后 6年 (1993年 1月~ 1998年 12月 )共 2 0例 ,死亡 1例 ,病死率5 0 %。1 2 一般情况 :发病年龄 2 4~ 37岁 ,平均年龄为 2 7岁 ,以 2 5~ 2 9岁年龄组最高 ,共 34例占 77%。…  相似文献   
82.
<正>盐酸纳美芬为新型阿片受体拮抗剂,目前广泛用于临床上各种原因所致的神经元受损的保护、颅脑伤的促醒等治疗,很少发生过敏反应。2013年9月14日本科室治疗1例创伤性中型颅脑伤患者时发生过敏反应,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37岁,因"车祸致伤头部后持续头痛恶心3 h"入院,门诊以"创伤性中型颅脑伤:脑挫裂伤(右侧额叶);蛛网膜下腔出血;颅骨骨折(右侧额部)"收治。入院后遵医嘱对症行止血、控制  相似文献   
83.
阿尔茨海默病与睡眠呼吸障碍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对睡眠结构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AD患者29例作为研究组,健康老年人24例为对照组.两组分别进行多导睡眠图检查,比较两组睡眠状况.[结果]在研究组中,合并SAS的AD患者与没有合并SAS的相比,其睡眠时间减少,S1期占睡眠时间(SPT)百分...  相似文献   
84.
目的:分析比较住院≥3次双相障碍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住院特征。方法:对210例住院≥3次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03例双相障碍患者的住院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两组住院周期和出院间隔进行比较。结果:随住院次数增加,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双相障碍患者平均住院周期分别从首次的(73.6±48.8)d和(65.7±47.3)d逐渐延长至第8次住院之后的(119.7±116.0)d和(75.9±68.9)d;平均出院间隔逐渐缩短;与精神分裂症相比,双相障碍患者住院周期稍短( P<0.05),而出院间隔相当(P>0.05)。结论:双相障碍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病程总体相似,反复发作频率相当。  相似文献   
85.
双相障碍是一种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负担的精神疾病。随着MRI技术的发展,可通过分析人脑结构或功能异常,探究双相障碍的发病机制,并为临床诊断寻找生物学标志物。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DTI、静息态功能MRI、结构MRI技术等应用于双相障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早期母爱剥夺对青春期(6~7周龄)大鼠抑郁样行为及海马区颗粒层神经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新生大鼠根据窝别随机分为母爱剥夺组和对照组,每组3窝。母爱剥夺组幼鼠出生后第1~14天给予母爱剥夺应激,对照组幼鼠与母鼠同笼,正常饲养。记录大鼠5~6周龄时的体质量增量,6周龄后进行糖水偏爱实验,随后处死大鼠...  相似文献   
87.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是源于嵴细胞分化异常而导致的多系统损害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本文对NFⅠ的基因功能,基因突变研究进展,基因突变分析技术及基因治疗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8.
我们已知道parkin基因突变可引起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青少年型帕金森综合征(AR-JP),鉴于parkin功能与多巴胺神经元死亡之间的关系还不十分清楚,我们于2002年4~10月利用源自大鼠嗜铬细胞瘤的单胺能细胞株——PC12细胞作为帕金森病的细胞模型进行了以下研究。  相似文献   
89.
护士对排班方式评价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了解护士对排班方式的评价及对改进排班的具体建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376名临床护士,调查她们对当前排班方式及6种改进方式的态度。结果 不同科室、年龄、职称、学历的护士对各种排班方式的选择各异。结论 以人为本的护理排班应考虑工作需要及护士生活需要,在不断的渐进性改进过程中实现科学排班。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α 触核蛋白的异常聚集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以PC12细胞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细胞模型 ,应用Hoechst 332 5 8核染色法、流式细胞术 (FCM)、TdT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等方法 ,检测α 触核蛋白片段 (NAC ,thenon β amyloidcomponent)聚合物对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 结果 NAC聚合物 10、15、2 0 μmol/L浓度组 ,Hoechst332 5 8核染色法可见染色质浓聚、核固缩和凋亡小体 ;FCM显示凋亡峰出现 ,3个组的凋亡率分别为 (19 75± 1 87) % ,(30 37± 2 35 ) % ,(4 3 1± 5 4 1) % ,较对照组 (3 5 2± 0 4 6 ) %显著增高 (P均小于 0 0 5 ) ,3个组两两之间也存在差异 (F =6 4 2 9,P <0 0 1) ;TUNEL可检测到凋亡细胞DNA发生双链断裂。对照组和 2 5 μmol/L浓度组未发现凋亡。 结论 一定浓度的NAC聚集物可以诱导PC12细胞发生凋亡 ,提示体内发现的α 触核蛋白异常聚集可能通过诱导多巴胺能神经元发生凋亡这一机制参与该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