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2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甲状腺功能低下是一种可以累及神经肌肉系统的全身性疾病,除有粘液水肿、动作缓慢、反应迟钝、腹胀厌食、心动过缓等表现外,大多数患者有轻到中度的骨骼肌症状,并且神经肌肉的表现可以是一些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1,2].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结脑)脑脊液结核分枝杆菌(MTB)抗原的动态变化。方法对临床诊断为结脑及病毒性脑膜炎(病脑)的患者各30例进行脑脊液MTB抗原动态分析,分别于发病第1、2、4周进行脑脊液单核细胞MTB抗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阳性细胞计数并统计阳性病例数。结果结脑组第1周脑脊液MTB抗原阳性27例(90%),阳性细胞比例(22.6±1.6)%,第2周阳性27例(90%),阳性细胞比例(21.8±2.1)%,第4周阳性9例(30%),阳性细胞比例(10.5±1.1)%;第1、2周MTB抗原阳性率及阳性细胞比例明显高于第4周(P<0.01)。病脑组第1周MTB抗原阳性3例(10%),阳性细胞比例为(5.2±1.3)%,第2、4周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脑组第1周较病脑组MTB抗原阳性例数及阳性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1)。MTB抗原检测早期结脑(发病2周内)敏感性、特异性均达90%。结论脑脊液MTB抗原检测有助于结脑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33.
1990~1992年,我们应用脑脊液置换疗法治愈2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与常规疗法比较,提示该疗法能迅速缓解头痛症状,无并发症,且能降低病死率。1.一般资料:40例均经腰穿确诊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男8例,女12例;年龄为19~68岁,平均51岁。5例有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性脑梗死患者梗死病灶分布模式与颈内动脉狭窄程度、Willis环开放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病例,所有患者经脑血管造影检查证实颈内动脉存在严重狭窄或闭塞,颅脑磁共振弥散加权像(DWI)提示有分布于同侧颈内动脉支配区域的新鲜梗死灶,梗死灶按梗死解剖模式分为:区域性梗死、皮质下梗死、分水岭梗死、弥散小梗死,并通过脑血管造影对60例患者的Willis环是否开放进行观察。结果颈内动脉闭塞组与重度狭窄组相比较,分水岭梗死比例明显增高(P=0.022),区域性梗死、皮质下梗死及弥散小梗死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illis环开放组与未开放组比较,区域性梗死出现比例明显减少(P=0.008),而皮质下梗死、分水岭梗死及弥散小梗死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内动脉狭窄程度与梗死灶模式有一定关联性,且Willis环开放与否也影响脑梗死分布模式。  相似文献   
35.
脑梗死是神经科最常见疾病,已得到人们足够重视,但脑梗死后的认知功能问题一直未予以足够重视,以致很多患者脑梗死后逐渐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而未能及时处理,最终发展为痴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心灵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同时加重了患者家庭负担,并为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考验。因此,需早期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进行评估,进行早期干预,争取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患者预后,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家庭和社会减轻负担。因此我们需要寻找一个生物学指标既与脑梗死有关,又与认知功能相关,来预测脑梗死后患者认知水平,γ?谷酰转肽酶(γGGT)正是其中候选者之一,本文将对其进一步阐述。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缺血性卒中狭窄的分布及变化趋势。方法 缺血性卒中患者230例行全脑血管造影,根据年龄分为<60岁组(121例)和≥60岁组(109例),比较不同组患者脑供血动脉狭窄程度的差异。结果 ≥60岁组颈动脉颅外段和后循环颅外段狭窄的比率较<60岁组高(P<0.01);<60岁组颅内动脉闭塞较≥60岁组多见(P<0.01),<60岁组颅内动脉闭塞较同组颅外动脉闭塞多见(P<0.01)。结论 不同年龄缺血性卒中患者狭窄血管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不同。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70例,按近、远期时间分为治疗组(n=36)和对照组(n=34)。对照组常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和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尤瑞克林0.15PNAU,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7天。治疗前后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RS),并观察临床疗效。检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心电图,监测血压,观察并记录各种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NIHSS评分和mRS评分显著降低(均P〈O.05),临床疗效显著升高(P〈O.05),不良反应少且轻微。【结论】尤瑞克林治疗急性后循环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8.
260例脑梗死与颈动脉硬化关系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颈动脉硬化与脑梗死的发生、复发以及梗死的部位密切相关。近年来,颈动脉硬化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我们采用彩色多普勒检查颈动脉硬化的情况,以研究探讨颈动脉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9.
目的在治疗剂量水平,评价新一代抗癫痫药物左乙拉西坦(LEV)与传统的抗癫痫药物苯妥英(PHT)、卡马西平(CBZ)及丙戊酸(VPA)对骨代谢影响的危险度。方法通过数字化X线摄影测量腰椎指数,双能量X线吸收骨密度仪测量骨密度、定量CT测量骨含量,检测骨代谢的相关生化指标和性激素水平等方法对45例患者和10例对照组的人群进行观察,分析服用LEV、PHT、CBZ、VAP的患者2年后对骨质的影响。结果①PHT组、CBZ组、VAP组的腰椎指数的均值均〈0.80,而LEV组则〉0.80。②PHT组、CBZ组、VAP组的骨密度和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EV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05)。③本组患者中的血清钙、磷水平均在正常范围之内;PHT组、CBZ组、VAP组的ALP血清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骨-羧基谷氨酸蛋白(BGP)的血清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LEV组的BGP血清水平在正常范围。④15例男性患者中的雌二醇(E2)值均在正常范围内;30例女性患者中,虽然每一组的E2值在卵泡期、排卵期及黄体期均在正常范围,但PHT组、CBZ组、VPA组的E2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⑤本组病例中,PHT组、CBZ组、VPA组的睾酮(TS)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LEV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PHT、CBZ、VPA可能通过影响性激素及其相关的骨代谢使癫痫患者的骨量减低。LEV在本组研究资料中对骨量及骨代谢无明显的影响,但依然可以导致ALP升高,其作用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突触后致密物(PSD-95)在长期左旋多巴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效应中的作用.方法 SD大鼠(60只)右侧前脑内侧束(MFB)立体定向注射6羟基多巴胺(6-OHDA)制作PD模型,另取8只大鼠注入溶剂作为正常对照组.32只大鼠造模成功,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D组、左旋多巴+生理盐水组、左旋多巴+PSD-95反义寡核苷酸组、左旋多巴+TE组,每组8只.PD组大鼠予以腹腔注射0.2%维生素C水;后3组大鼠腹腔注射左旋多巴和苄丝肼建立PD运动并发症模型,持续22 d,在第23~25天分别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纹状体注射PSD-95反义寡核苷酸和等容积TE缓冲液,于第25天记录各组大鼠旋转反应时间及剂峰旋转圈数的变化,应用RT-PCR、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纹状体部位PSD-95 mRNA、PSD-95蛋白的改变.结果 长期左旋多巴注射处理后第25天,与左旋多巴+生理盐水组和左旋多巴+TE组比较,左旋多巴+PSD-95反义寡核苷酸组大鼠旋转反应时间延长,剂峰旋转次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D组大鼠损伤侧纹状体部位PSD-95 mRNA和蛋白表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D组比较,左旋多巴+生理盐水组大鼠损伤侧纹状体PSD-95mRNA、PSD-95蛋白的表达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左旋多巴+生理盐水组比较,左旋多巴+PSD-95反义寡核苷酸组PSD-95蛋白的表达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左旋多巴治疗PD产生的运动并发症可能与纹状体区PSD-95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