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9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38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 观察低渗及等渗对比剂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09年12月于笔者医院接受冠脉造影(CAG)和(或)介入治疗(PCI)并合并DN的164例,随机分为低渗组及等渗组.其中低渗组96例,等渗组68例,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72 h均测定血清肌酐(Scr)及半胱胺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水平,计算对比剂肾病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术后Scr及CysC平均峰值水平较术前有所升高,其中低渗组Scr峰值平均升高8.3μmol/L,CysC平均峰值增加0. 08mg/L;等渗组Scr峰值平均升高7.7μmol/L,CysC平均峰值增加0.07mg/L.低渗组对比剂肾病发病率为10.4%,等渗组对比剂肾病发病率为8.8%,二者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本研究中,DN患者总的对比剂肾病的发生率为9 8%,低渗与等渗对比剂在DN患者中对肾功能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朱砂灌胃给药对雄性大鼠精子活力及相关运动参数的影响。方法利用生殖毒性Ⅰ段雄性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0.5%CMC-Na)、朱砂低剂量组(100μg/g)、朱砂中剂量组(300μg/g)、朱砂高剂量组(1 000μg/g)、阳性对照组(雷公藤多苷10μg/g),分别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共6周。给药结束后,取大鼠一侧附睾制备精子悬液,吸取10μl精子悬液至大鼠专用精子计数池,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CASA)进行精子数量、活力、运动能力检查,并取睾丸、附睾HE染色观察病理情况。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朱砂各剂量组的精子活率、精子活力、有效精子数和精子密度均有所下降,其中朱砂中剂量组的精子活率、精子活力和精子密度、低剂量组的有效精子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朱砂低剂量组的精子活力、中高剂量组的有效精子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雷公藤多苷组的精子活率、精子活力、有效精子数、精子密度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雷公藤多苷组除精子的鞭打频率升高外,其余各运动参数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朱砂低中剂量组精子的直线运动速度、曲线运动速度、平均路径速度、侧摆幅度降低,鞭打频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朱砂低剂量组精子的平均移动角度、前向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朱砂高剂量组的各个运动参数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朱砂对大鼠精子的活力、活率、精子密度、运动能力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影响;提示朱砂长期给药对雄性生育力有潜在的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Rho在二氧化硅(SiO2)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Cs)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中的作用。方法:以SiO2处理的HBE细胞为研究对象,免疫细胞化学及Western印迹检测α-SMA表达;GST pull down分析Rho的活化情况;干预实验中用Rho抑制剂Y27632处理细胞后,Western印迹检测SiO2对α-SMA表达的影响。结果:SiO2 (0,50,100,200,300 μg/mL)分别作用HBECs细胞72 h后,α-SMA表达增强,其中以200 μg/mL SiO2组α-SMA表达最强,为对照组的(5.09±1.98)倍(P<0.01);用200 μg/mL SiO2分别作用HBECs细胞1,2,6,12,24 h后,Rho明显活化(P<0.01);Rho抑制剂Y27632明显抑制了SiO2诱导的α-SMA表达,20和30 μmol/L的Y27632抑制率分别为68%和75%(P<0.01)。结论:Rho参与介导SiO2诱导的HBECs中α-SMA的表达。  相似文献   
44.
45.
肺动脉栓塞(PTE)是指全身静脉系统内有栓子形成、脱落,随血流进入并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是临床上猝死常见的原因之一,在心脏血管疾病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居第3位,病死率高达15%[1].  相似文献   
46.
探讨在“中高连读”学生病理学教学中实践问题式教学,问题式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综合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重复教育,显著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7.
目的了解心衰患者长期应用卡维地洛对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100例慢性充血性心衰(CHF)患者,(男79例,女21例)平均53.23±16.42岁,心功能(NYHA分级)Ⅱ-Ⅳ级,抑郁者39例,焦虑者48例。卡维地洛从小剂量开始,逐渐递增,实验中严密检测各项相关指标。结果:随访98周,随访期间猝死1例,治疗后心功能有明显改善[(2.24±0.79)比(3.05±0.65)P<0.05],6分钟步行距离较治疗前亦有明显进步[(312.71±152.39)比(203.67±134.86)P<0.001],超声心动图示LVEF明显增加[(38.9±6.7)比(32.8±4.9)P<0.001],治疗后反映抑郁状态的SDS评分两组均稍有改善,但无统计学意义,显示焦虑状态的SA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其中焦虑组(n=48)为[(41.57±11.73)比(67.48±16.37)P<0.001]非焦虑组(n=51)[(31.12±9.72)比(36.32±7.84)P<0.001].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也有显著的改善[(23.86±9.64)比(41.63±13.76)P<0.05]。结论:卡维地洛长期治疗心衰患者除了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活动耐量,改善心功能外,还能改善CHF患者的焦虑状况,但对抑郁状况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8.
任何职业或多或少都会给身体带来损害,如果这种损害超过一定的限度,就成了职业病。根据职业选择不同的饮食,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职业病发生的几率。那么,从事不同的职业的人,应多吃哪些食物呢?  相似文献   
49.
目的:新生内膜异常增殖是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主要原因,但其机制目前还不清楚。观察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术后核因子κB表达的变化及其与动脉内膜增生和血管重塑的关系。 方法:实验于2007-01/05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①实验材料:SPF级雄性SD大鼠36只,体质量350 g 左右。②实验方法:将大鼠一侧颈动脉行球囊损伤术作为实验组,另一侧颈动脉作为对照组,分别在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6 h,3,7,14,28 d 后麻醉并处死大鼠,留取两侧颈总动脉标本。③实验评估:应用组织形态学方法检测内膜增生并进行计算机图像分析;同时通过凝胶电泳迁移率实验测定核因子κB的活性。 结果:纳入大鼠36只,因造模失败和死亡排除6只,进入结果分析30只。①球囊损伤后,内膜面积在7,14,28 d 逐渐增厚,内膜/中层比率增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 < 0.05)。两组的中膜面积无明显变化。血管重塑指数在损伤后6 h 最大,之后不断减小。②核因子κB在对照组几乎不表达。而球囊损伤后6 h 即可见核因子κB表达,并于14 d 达高峰,28 d 仍有较强表达。实验组核因子κB各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5)。 结论: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术后,核因子κB被迅速激活并持续增加,可能是内膜增生、血管重塑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0.
目的:新生内膜异常增殖是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主要原因,但其机制目前还不清楚.观察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术后核因子κB表达的变化及其与动脉内膜增生和血管重塑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7-01/05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①实验材料:SPF级雄性SD大鼠36只,体质量350 g 左右.②实验方法:将大鼠一侧颈动脉行球囊损伤术作为实验组,另一侧颈动脉作为对照组,分别在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6 h,3,7,14,28 d 后麻醉并处死大鼠,留取两侧颈总动脉标本.③实验评估:应用组织形态学方法检测内膜增生并进行计算机图像分析;同时通过凝胶电泳迁移率实验测定核因子κB的活性.结果:纳入大鼠36只,因造模失败和死亡排除6只,进入结果分析30只.①球囊损伤后,内膜面积在7,14,28 d 逐渐增厚,内膜/中层比率增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 < 0.05).两组的中膜面积无明显变化.血管重塑指数在损伤后6 h 最大,之后不断减小.②核因子κB在对照组几乎不表达.而球囊损伤后6 h 即可见核因子κB表达,并于14 d 达高峰,28 d 仍有较强表达.实验组核因子κB各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5).结论: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术后,核因子κB被迅速激活并持续增加,可能是内膜增生、血管重塑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