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7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2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9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55篇
内科学   74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65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57篇
综合类   331篇
预防医学   83篇
眼科学   42篇
药学   120篇
  1篇
中国医学   132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观察硫酸镁、酚妥拉明和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8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解痉治疗,低流量吸氧、镇静治疗,必要时给予扩容、利尿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酚妥拉明和硝苯地平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硫酸镁、酚妥拉明和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效果满意,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椎间盘摘除联合外侧融合术治疗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根据腰椎有无失稳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100例术前无腰椎失稳、退变性滑脱,研究组患者100例合并腰椎失稳、退变性滑脱或椎管狭窄,对照组给予患者椎间盘摘除术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椎间盘摘除联合外侧融合术治疗,应用JOA、ODI、LBOS、VAS评分表进行评分并记录手术优良率。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JOA、ODI、LBOS、VAS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优良率为88%高于对照组的8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根据病情不同给予针对性治疗,椎间盘摘除联合外侧融合术可改善椎间盘功能,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43.
目的 筛选藿朴夏苓汤治疗早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湿邪郁肺证的物质基础,预测其作用机制。方法 查阅文献及临床报道分析藿朴夏苓汤与早期COVID-19湿邪郁肺证的方证关系。运用TCMSP数据库筛选藿朴夏苓汤中潜在活性成分,将活性成分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3CL水解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II(ACE2)进行分子对接,根据结合能筛选与两者均有较好结合作用的核心成分。借助Cytoscape软件构建关键成分靶点蛋白互作网络,筛选出核心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进行核心靶点的GO分析,Cytoscape软件ClueGO插件进行Pathway、KEGG富集分析。结果 方证关系分析藿朴夏苓汤用于治疗早期COVID-19湿邪郁肺证,筛选出藿朴夏苓汤中潜在作用成分12个,核心靶点67个。其中通草中的通脱木皂苷元I,茯苓、猪苓中的过氧麦角甾醇,半夏中的黄芩苷与SARS-CoV-2 3CL水解酶、ACE2均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GO、Pathway、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藿朴夏苓汤中12个潜在作用成分参与调节刺激反应、信号转导、细胞死亡等生物过程以及白介素信号通路、癌症EGFR信号通路、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途径、编程性细胞死亡途径、MAPK信号通路等。结论 藿朴夏苓汤以化湿解毒、宣肺透邪治疗早期COVID-19湿邪郁肺证患者,菲酮、黄芩苷、酸枣仁皂苷、啤酒甾醇、常春藤皂苷元、过氧麦角甾醇、柠檬二烯醇、麦角甾-7,22-二烯-3-酮、通脱木皂苷元I、泽泻醇B-23-醋酸酯、泽泻醇B、新橙皮苷可能为其主要的物质基础,通过阻断SARS-CoV-2病毒蛋白合成,阻止病毒进入宿主细胞,通过调控白介素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抑制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4.
河北省20年改水降氟工作进展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河北省20余年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的改水降氟工作进展,评价改水降氟控制地方性氟中毒的效果.方法对全省2001年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工作年报表、改水井水氟动态监测、省级氟中毒监测点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截止到2001年底,累计改水5 604处,总改水率为63.04%.在各类氟中毒病区中,重病区村的改水率最高,达到82.37%;中病区村的改水率次之,为71.04%;轻病区村的改水率最低,为54.76%.平均改水合格率为63.73%,大部分市的改水井水氟合格率较高,有5个市的水氟合格率在83.26%~98.75%,有3个市的水氟合格率在70.90%~79.59%.省级氟中毒监测点病情监测发现,除1个市外,其余各市的监测点8~12岁学生氟斑牙的患病率均达到非病区的标准(<30%).累计受益人口679.93万,占病区总人口的73.04%.结论河北省的改水降氟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膝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对4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应用膝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观察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1个疗程治疗后,2例发生皮下出血,未行处理于1周后吸收。余均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患者均获随访2个月,按照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良率90.00%(36/40)。结论膝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6.
目的比较非优势A1侧翼点开颅与优势A1侧翼点开颅夹闭破裂前交通动脉瘤的效果,并探讨其相关适应证。 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3年9月至2019年9月存在优势A1现象的58例破裂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2例采用非优势A1侧翼点开颅,为非优势A1侧组;26例采用优势A1侧翼点开颅,为优势A1侧组;比较2组患者的显微镜下操作时间,夹闭方式(简单夹闭、复杂夹闭),术后3个月及1年的动脉瘤残留或复发情况,术后1年GOS评分等指标。 结果非优势A1侧组简单夹闭25例,复杂夹闭7例;优势A1侧组简单夹闭12例,复杂夹闭14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8,P=0.022)。非优势A1侧组的显微镜下操作时间为(1.57±0.32)h,术后3个月动脉瘤残留或复发有2例(6.25%)、3例(9.38%),术后1年预后良好率为90.63%;优势A1侧组的显微镜下操作时间为(1.63±0.37)h,术后3个月动脉瘤残留或复发有2例(7.69%)、2例(7.69%),术后1年预后良好率为92.31%;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非优势A1侧翼点开颅夹闭前交通动脉瘤能够易化动脉瘤颈显露过程并简化夹闭方式,但需严格把握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血清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介素-18(IL-18)在急性肾损伤(AKI中的相关性及对AKI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SPF级Wistar大鼠3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5)和AKI模型组(AKI组,n=25)。检测两组在0、24、48、72、96 h时间点的血清肌酐(SCr)、IL-18、GM-CSF的水平变化,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在造模后,AKI组出现了肾小管间质细胞坏死及炎症细胞浸润情况,AKI组在0、24、48、72、96 h时间点的肾小管损伤评分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在48 h时间点的肾小管损伤评分评分最高。AKI组24~96 h时间点的肾小管损伤评分均高于SHA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KI组SCr水平随时间呈持续升高趋势;而IL-18、GM-CSF水平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SHAM组SCr、IL-18、GM-CSF水平在不同时间点变化不显著。AKI组在造模后48、72、96 h的SCr水平显著高于SHAM组(P 0.05); AKI组在造模后48 h和72 h的IL-18、GM-CSF水平显著高于SHAM组(P 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KI组血清IL-18水平与SCr、GM-CSF呈正相关(P 0.05)。结论在大鼠AKI模型中,血清GM-CSF与IL-18呈正相关,其峰值出现早于SCr,可作为预测AKI发生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上、下肢主、被动踏车训练在早期偏瘫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重庆三峡中心医院神经康复科收治的130例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65例,接受常规临床治疗及综合康复治疗)和踏车训练组(65例,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增加上、下肢主、被动踏车训练),治疗4周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ADL)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及ADL评分均显著提高(P均=0.00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踏车训练组治疗后上、下肢运功功能评分[上肢:(32.44±7.81)分比(38.26±8.72)分,下肢:(18.33±5.18)分比(22.78±4.93)分]及ADL评分[(52.26±7.63)分比(59.72±8.84)分]提高更显著(P均=0.001);生活质量评分除了疼痛(BP)和功能(PF)两个维度外(P均>0.05),其他维度均表现为踏车训练组分值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或<0.01)。结论:上、下肢主、被动踏车训练能显著提高早期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更快地促进其生活自理。  相似文献   
49.
50.
目的 分析非布司他治疗慢性肾病伴高尿酸血症的疗效和机制。方法 回顾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到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诊治的慢性肾病伴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共108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观察组54例患者采用非布司他治疗,对照组54例患者采用别嘌醇治疗,疗程均为24周。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UA)、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GFR)、血尿素氮(BUN)、血白蛋白(Alb)和尿微量蛋白尿(u-mAlb)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记录肝功能受损、皮疹、胃肠道反应和血脂升高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UA、Scr、BUN、u-mAlb、eGFR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Alb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UA、Scr、BUN和u-mAlb明显低于对照组,eGFR和Alb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高尿酸血症治疗总有效率为77.7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肾功能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2.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肝功能受损、皮疹、胃肠道反应和血脂升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布司他治疗慢性肾病伴高尿酸血症疗效确切,能够有效降低血尿酸水平,保护患者肾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