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33篇
综合类   2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事件相关电位P300在抑郁症的应用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阐述了事件相关电位P300对抑郁症的评定作用,从而说明事件相关电位P300在抑郁症临床及科研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对抑郁症患者自传体记忆概括化的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入组条件的抑郁症患者80人,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与控制组,每组各40人,实验组接受认知行为联合药物疗法,控制组仅接受药物疗法,进行12周的观察,治疗前后,所有被试均接受自传体记忆(AMT)、贝克抑郁(BDI)测验.结果 ①实验组治疗后AMT积极得...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索抑郁症患者自传体记忆的特点及其在抗抑郁药物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 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轻性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40例,给予西酞普兰治疗12周,治疗前、后(n=31)均采用自传体记忆(autobiographical memory test,AMT)和贝克抑郁量表(Beck dep...  相似文献   
74.
目的 应用反应/不反应内隐关联实验(GNAT)评价内观疗法对网络成瘾(IAD)个体内隐认知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修订的IAD标准的30例患者作为IAD组,在本院职工及子女中选择与IAD组匹配性别、年龄的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IAD组给予内观治疗12周.GNAT的线索刺激(靶刺激)选自网络...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青少年网络成瘾者及其父母的个性特征、父母教养方式.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64名青少年网络成瘾者和56名健康青少年学生进行艾森克人格问卷、父母教养方式问卷的测试.所有统计处理均采用社会科学统计分析软件包SPSS11.5完成.结果 1.艾森克人格问卷评定显示,研究组的精神质[(55.67±8.63)分]、神经质[(55.62±12.55)分]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42.38±6.79)分,(46.58±14.12)分]得分(P<0.01),外向性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42.82±10.28)分,(48.52±10.44)分](P<0.05);研究组母亲的神经质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53.66±11.06)分,(47.98±8.36)分](P<0.01).研究组在孤独、羞涩、自尊、抑郁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2.父母教养方式评定显示,研究组父母的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发病有一定的人格基础.青少年网络成瘾者母亲的人格存在缺陷,对网络成瘾者的个性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事件相关电位关联性负变(CNV)的特征.方法 随机选择年龄在6~15岁之间符合DSM-Ⅳ精神分裂症标准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与观察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奥氮平治疗8周,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价疾病严重程度.两组分别用CNV检测,分别比较CNV反应时闻潜伏期及波幅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反应时间比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观察组较正常对照组CNV起点A潜伏期延迟(P<0.05),A点到S2负变化(CNV)的平均波幅低于正常对照(P<0.01);PINV平均波幅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预备信号后出现的P2波幅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P<0.01),潜伏期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NV潜伏期、平均波幅以及PINV平均波幅与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 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可能与大脑感知容量减低,认知资源减少或分配能力减低有关.  相似文献   
77.
本文阐述了事件相关电位 P30 0对抑郁症的评定作用 ,从而说明事件相关电位 P30 0在抑郁症临床及科研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8.
多梗死性痴呆患者事件相关电位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多梗死性痴呆(MID)患者事件相关电位(ERP)的特征。方法采用ERP对60例MID患者(实验组)及60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P2、N2、P3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P2、P3波幅明显降低(P<0.01);源于左半球MID组P3潜伏期及反应时间与源于右半球MID组相比明显延长(P<0.01及0.05)。实验组不同性别之间ERP潜伏期、波幅、反应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RP可作为MI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评定的电生理指标,临床采用ERP监测脑梗塞患者,对早期诊断MID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9.
我们于2004年11月至2006年1月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汉语句子N400检测。对象 为本院住院及门诊患者。入组标准:年龄12~18岁,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监护人知情同意并合作。排除有脑部及躯体疾病史、2周内使用影响认知功能的药物、既往有精神活性物质使用史以及电休克治疗史者。  相似文献   
80.
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于2005年3月至2006年1月对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