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23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21篇
  1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目的:评价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成年人肱骨远端骨折49例,其中A型6例,B型14例,C型29例。结果:术后随访15~37个月,平均25个月。根据Morrey-Chao评分,优28例(57.14%),良18例(36.73%),中3例(6.12%)。根据Cassebaum评分,优22例(44.9%),良25例(51.02%),中2例(4.08%)。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9周。结论: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成年人肱骨远端骨折能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比较不同监测期限的人群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对完善出生缺陷监测方法提出建议.方法 比较同一人群3种不同监测方法出生缺陷患病率、种类顺位、转归与诊断时间相符性等.结果 5年共监测胎婴儿17 030例,各类监测共报告出生缺陷468例.3种监测方法的出生缺陷疾病顺位中先天性心脏病均居首位,国家级,市级,省级的先心病患病率分别为29.7/万,52.8/万,71.0/万.结论 不同监测期限各有利弊,适当延长监测期限可以防止漏报,应根据监测工作基础和监测重点选择监测期限.  相似文献   
93.
94.
不同类型桡骨头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桡骨头骨折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4年2月至2008年4月收治的57例桡骨头骨折的患者,根据Mason分型,其中Ⅰ型12例、Ⅱ型24例、Ⅲ型19例、Ⅳ型2例.针对不同类型骨折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为18~48个月,平均28.4个月.根据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29例,良18例,可9例,差1例;优良率为82.5%.术后无一例发生肘部感染和神经损伤,1例发生骨不连,4例有创伤性关节炎表现,3例发生异位骨化,1例有肘关节不稳定表现.其中MasonⅢ、Ⅳ型骨折患者术后患侧肘关节活动范围小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MasonⅠ型骨折可行保守治疗;Ⅱ型骨折治疗需慎重,存在肘关节不稳定的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Ⅲ、Ⅳ型骨折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或桡骨头置换术,同时注意修补或重建韧带以稳定肘关节,对桡骨头切除要谨慎.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兔股骨头表面置换术对股骨头组织学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方法 取60只新西兰大白兔,左侧行股骨头表面置换术,作为手术侧;右侧采用相同手术路径暴露髋关节,随即缝合切口,作为对照侧.分别于术后3、6、9及12周分批处死动物,每批15只.通过大体标本、HE染色、动脉墨汁灌注、扫描电镜4种方法从组织学角度分析股骨头表面置换术对正常股骨头的影响. 结果 手术侧与对照侧3周时骨陷窝空虚率平均分别为8.00%±0.26%、7.96%±0.32%,6周时平均分别为8.11%±0.15%、7.82%±0.29%,9周时平均分别为8.27%±0.26%、8.04%±0.24%,12周时平均分别为8.33%±0.27%、8.00%±0.27%,两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头表面置换术后股骨头骨质仅在骨-水泥界面有小范围的骨细胞坏死、肉芽组织增生纤维化及骨吸收;骨-假体界面也有轻度小范围骨细胞坏死和内芽组织增生纤维化,但无骨吸收表现;在远离骨水泥和假体的股骨头中心部位既无骨坏死表现,也无骨吸收表现,组织表现与正常未手术骨质相同. 结论 股骨头表面置换术不会引起正常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坏死与此术式及假体本身无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96.
目的 评价外固定支架在严重多发骨折早期损伤控制骨科(DCO)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自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应用外固定支架救治42例严重多发骨折患者,男29例,女13例;年龄21~ 62岁,平均39.2岁.其中28例合并其他脏器损伤,31例合并不同程度的失血或创伤性休克,创伤严重度评分平均为34分.在积极抗休克的同时,早期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然后进行复苏治疗,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病情稳定后再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最终确定性手术方案. 结果 本组患者死亡2例,1例死于失血性休克,1例死于颅脑外伤,死亡率为4.8%.发生并发症4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l例,肺栓塞1例,下肢深部感染2例.除死亡2例外,4例失访,36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8~36个月,平均16个月.最终骨折均获得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22周. 结论 外固定支架在严重多发骨折早期DCO中具有操作简便迅速、创伤小、并发症少等特点,有效地降低了死亡率,有利于多发骨折的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97.
MoM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疗效满意且应用广泛,然而由钴铬(CoCr)合金组成的承重表面会引起磨损,并且释放钴铬纳米颗粒。这些纳米颗粒会降低细胞活力,诱导DNA损伤,引起染色体畸变,可能引起金属超敏反应的增加。本综述旨在探讨钴铬纳米颗粒特征、免疫学毒性及基因毒性。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抗坏血酸(AA)对降低钴(Co)诱导的成纤维细胞毒性作用.方法 将实验分为空白对照、Co2+、Co2++AA、钴纳米粒子(CoNPs)、CoNPs+ AA、AA 6个组.AA提前预处理1h.分别用CCK8检测CoNPs、Co2+诱导及AA处理后细胞毒性,采用荧光染色技术检测J线粒体中活性氧生成,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相关分子mRNA水平.并检测细胞质中细胞色素C的水平.结果 当使用CoNPs和Co2+处理细胞后,细胞出现凋亡.CoNPs可以明显诱导活性氧(ROS)生成;促凋亡因子(Caspase 3及Bax)表达明显升高,而抗凋亡因子Bcl-2表达减少;细胞色素C及细胞凋亡诱导因子(AIF)均表达增加,并从线粒体进入细胞质中;使用AA预处理后,CoNPs所引起的这些改变可被减少.结论 AA可以通过减少ROS的生成与释放降低CoNPs导致的细胞毒性,但不能减弱Co2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99.
10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卡波糖联合人预混胰岛素(30/70,重和林M30)治疗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 T2DM患者180例随机分为重和林M30(A)组、重和林M30联合阿卡波糖150mg/d(B)组及重和林M30联合阿卡波糖300mg/d(C)组,疗程12周。结果 12周时3组2hPG和HbA1c,B组和C组FPG、胰岛素日使用剂量及C组体重均降低(P0.01),且C组上述指标低于A、B组(P0.05);C组低血糖发生率16.9%,低于A组(46.4%),血糖达标率69.5%,高于A、B组(39.3%、45.6%)(P0.0167)。结论阿卡波糖300mg/d(100mg,3次/d)在单独应用人预混胰岛素(30/70)出现餐前低血糖和餐后高血糖、餐中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偏高的T2DM患者中适用,其疗效优于阿卡波糖150mg/d(50mg,3次/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