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我院于1987年1月至1988年12月共收治伤寒患者533例,其中有10例患者病情危重,并发症多,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经改用氮(艹卓)脒青霉素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耐药性伤寒的诊断标准:(1)根据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确诊为伤寒;(2)高热1个月以上持  相似文献   
72.
73.
目的:探讨雷公藤对重症肌无力(MG)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将40例MG患者随机分为雷公藤治疗组和非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与正常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结果:雷公藤治疗和非治疗的MG组治疗前外周血中CD3^+、CD8^+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CD4^+与正常对照组差别无显著性,CD4^+/CD8^+比值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雷公藤治疗组治疗前后外周血中CD3^+无明显差别,CD4^+较治疗前明显降低,CD8^+明显增加,CD4^+/CD8^+比值则显著降低,而非雷公藤治疗组治疗前后外周血中CD3^+、CD4^+、CD8^+、CD4^+/CD8^+比值无显著变化。结论:雷公藤治疗MG的免疫抑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4.
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下称肝癌)常并发胃十二指肠溃疡,其临床症状有些类似。当两者并存时,容易误诊或漏诊。笔者曾经治两例剧烈腹痛的肝癌病人,因并存溃疡病而遭致长时间的误诊与漏诊。现报告如下: 例1 男,47岁。1977年10月因胃溃疡在本科行胃大部切除术。次年因肠粘连行粘连松解术,其  相似文献   
75.
呼吸衰竭(呼衰)是呼吸功能严重障碍,伴有缺O2或CO2潴留,是常见危重症。为了防止呼衰形成和降低其死亡率,我们对32例呼衰患者进行了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的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2例均为我院1994年4月~1996年9月的住院呼衰患者。男20例,女12例,年龄38~78岁,平均62.5岁。病程10~40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慢性支气管炎8例,支气管哮喘2例,肺心病22例。32例中8例并发肺性脑病、l型呼衰12例,匾型呼衰20例。全部病人均未用血管扩张剂。对照组为30名健康成人,男18例,女12例,年龄40~70岁,…  相似文献   
76.
目的对UF-500i尿有形成分分析仪(UF-500i)、迪瑞H-500尿干化学分析仪(H-500)及尿沉渣镜检检测尿液成分的结果进行分析,建立显微镜复检规则。方法收集687份住院和门诊患者尿液标本,分别完成H-500检测、UF-500i检测及尿沉渣镜检,以尿沉渣镜检结果作为金标准。结果白细胞结果显示,H-500灵敏度为84.0%,UF-500i灵敏度为98.6%,H-500联合UF-500i灵敏度为100.0%;红细胞结果显示,H-500灵敏度为93.9%,UF-500i灵敏度为86.5%,H-500联合UF-500i灵敏度为97.8%;管型结果显示,UF-500i灵敏度为81.3%,H-500联合UF-500i灵敏度为100.0%;上皮细胞及结晶结果显示,UF-500i灵敏度均为100.0%。结论 H-500、UF-500i各有其优缺点,将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尿液成分,可降低漏检率,但不能替代尿沉渣镜检,需要参照相应的复检规则进行复检,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7.
炎症性肠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D4^+CD25^+Treg细胞在炎症性肠病(IBD)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方法]采用三色流式细胞术检测40例IBD患者,其它肠病患者30例和健康对照者30例。IBD患者中活动期患者25例,缓解期患者15例,使用和未使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活动期IBD患者分别为16例和9例。对以上各组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亚群的百分率进行测定。[结果]疾病活动期IBD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其他肠病和正常对照组(P〈0.01),疾病活动期IBD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比例明显低于疾病稳定期患者(P〈0.01)。活动期IBD患者中使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与未使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BD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表达率与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呈负相关性。[结论]IBD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异常表达,可能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疾病的活动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8.
79.
张剑宇  刘冬柏  彭岚  刘定华 《广东医学》2012,33(8):1175-1176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复方血栓通胶囊与阿司匹林对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43例明确诊断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阿司匹林组(n=81)和联合应用组(n=78)。阿司匹林组:拜阿司匹林100 mg,1次/d口服。联合应用组:复方血栓通胶囊1.5 g,3次/d口服;并阿司匹林100 mg,1次/d口服。分析治疗2周后阿司匹林聚集率,使用2检验分析组间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的差异。结果阿司匹林组及联合应用组在同一诱导剂下均存在阿司匹林抵抗,联合应用组在花生四烯酸诱导下与阿司匹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二磷酸腺苷诱导下,与阿司匹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联合应用组抵抗率低于阿司匹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使用复方血栓通胶囊及阿司匹林,能有效降低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对改善缺血性卒中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帕罗西汀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抑郁症的有效性.方法 将88例确诊为COPD合并抑郁症的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剂量为20 mg的帕罗西汀片,1次/d,连续治疗4周.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水平,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PaO2 、PaCO2以及FEV1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仅PaCO2水平有所改善(P<0.05);观察组HAMD评分亦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3.2%,对照组为5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使用帕罗西汀辅助治疗COPD合并抑郁症,能有效减轻抑郁障碍,减少COPD发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