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29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45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117篇
预防医学   2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6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4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杭州城市社区自然人群大肠癌筛查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在城市社区自然人群中开展大肠癌筛查,探索开展城市居民恶性肿瘤二级预防措施。方法应用中国癌症基金会推荐的筛查试行方案,以结合免疫法FOB和同卷调查为初筛,肠镜为复筛的方法对杭州一城市社区40岁以上居民开展大肠癌的筛查。结果在实际筛查的6089人,FOB阳性157例,阳性率为2.6%,同卷调查阳性859,阳性率为14.1%。免疫法FOB合并同卷总阳性率为16.7%,大肠癌筛查方案可浓缩高危人群至15%左右。在FOB阳性的157例中,28例进行了进一步的肠镜检查,发现了5例结肠癌,8例结直肠腺瘤和息肉,12例慢性肠道疾病。在检出的5例大肠癌中,1例未手术,Dukes A期和Dukes C期各2例。结论大肠癌筛查方案可明显浓缩高危人群,大大降低筛查的工作量。免疫法FOB能比较有效地从无症状的城市居民中检出早期大肠癌和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32.
微卫星不稳定与大肠肿瘤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邱福铭  黄建  郑树 《实用肿瘤杂志》2002,17(2):W001-W002
遗传不稳定是肿瘤的基本特性之一 ,主要包括两种不同的形式 :一种为染色体不稳定(chromosomal instability,CIN) ,存在于大多数肿瘤中 ,主要表现为异倍体的产生 ;另一种为微卫星不稳定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或 MI或 MIN)。在人类基因组序列中散布着约 1 0万个微卫星  相似文献   
33.
目的建立蛋白质芯片技术检测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的方法,探讨基于人工神经网络(ANN)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模型在先天性巨结肠(HD)患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蛋白质指纹图谱分析仪测定HD患儿64例、巨结肠类缘病患儿25例和健康儿童23例血清标本的蛋白质指纹图谱,并结合ANN方法进行数据分析。112例标本随机分成训练组66例(HD40例,巨结肠类缘病14例,健康儿童12例)和盲法测试组46例(HD24例,巨结肠类缘病11例,健康儿童11例)。利用从训练组得出的基于ANN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模型,对46例未知血清进行检测,并与X线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筛选出质荷比(m/z)位于7211.6和2864.8的蛋白质标志物2个。在HD组表达强度分别为6.15±2.21和2.78±1.21,巨结肠类缘病组表达强度分别为12.82±7.56和4.86±0.91(Pa〈0.01)。筛选出m/z位于6884.2和5639.2的蛋白质标志物2个。HD组表达强度分别为4.09±1.78和15.57±8.87,健康对照组表达强度分别为8.31±3.07和30.31±6.18(P〈0.01)。应用该方法对HD患儿进行诊断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13%(41/46例)、87.50%(21/24例)和90.91%(20/22例),明显高于x线影像学检查68.8%(77/112例)、82.8%(53/64例)和50.0%(24/48例)。结论在HD患儿的诊断中,利用从训练组得出的基于ANN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模型较传统方法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34.
卷烟烟气成分非常复杂,已鉴定出5000多种化学物,其中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确认有致癌作用的达60多种,包括一些促癌剂和辅癌剂[1-4].吸烟可诱发11种人体器官的癌症.由于卷烟烟气直接作用于人体,其遗传毒性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其中以碱性或中性成分的致突变性最强.烟气不仅能诱发生殖细胞突变,导致子宫黏膜致突变和引起羊水遗传毒性增加,而且还是体细胞致突变剂,可使尿液的致突变性增高.本文就烟气遗传毒性的实验研究,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以及不同物质对卷烟烟气遗传毒性的调节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5.
刘剑  郑树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1998,27(3):101-104,107
目的:研究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癌变过程中P21-H-ras、EGFR和P53的变化与意义。方法:用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并比较以上三种指标在41例FAP患者的正常肠粘膜、腺瘤和癌组织中表达情况。结果:P21-H-ras、EGFR及P53在正常肠粘膜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4.7%与0,在腺瘤中为29.3%、35.4%与20.8%,癌组织中为47.4%、60.6%与52.6%,癌与腺瘤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36.
多胺(Polyamine)是一种长链脂肪族化合物,含有多个氨基和/或亚氨基。一般多指腐胺、精脒和精胺。多胺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是大多数生命器官的自然组份。另外尚有尸胺和1,3-二氨基丙烷偶而在动物组织中被发现。多胺对核糖核蛋白体、DNA、RNA 和  相似文献   
37.
人体某些肿瘤中含有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以下简称ER),因而为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提供了途径与依据,即根据肿瘤中ER的状况选择是否应用抗雌激素药物治疗。目前,临床多以放射性同位素~3H标记的雌二醇以葡聚糖包裹活性炭蛋白结合分析法,测定胞液(cytosol)中的ER含量(以下简称DCC法),但该生化  相似文献   
38.
目的:分析河南省林州市与其他地区食管癌前病变和鳞状细胞癌p53突变谱,探讨食管癌变的发病因素。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和Monte Carlo方法,依据IARC p53突变数据库、Curic研究院p53突变数据库和郑州大学医学院癌症研究所实验室的资料,用FileMark Pro3.0软件系统建立局部资料库进行分析。结果:林州食管癌高发区食管鳞癌碱基替换的发生率低于其他地区食管鳞癌的发生率(32.8 vs 39.8%),但CpG位点G:C→A:T的发生率高于其他地区食管癌(29.6% vs 16.4%)。林州食管癌突变位点具有明显的特征,主要发生在273(占所有错义突变的11.3%)、175(9.7%)、159(6.5%)和282(6.5%)位密码子的CpG位点上。林州地区食管鳞癌p53突变与其他地区食管鳞癌以及头颈部鳞癌p53突变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2)。结论:林州食管癌p53突变具有内、外源致癌原所致突变的特征,提示慢性炎症、饮食习惯和接触致癌原,可能是林州居民发生食管鳞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胃癌的关系。方法 1980-1988年参加山东省牟平县高陵镇和浙江岱山 县胃癌普检的人群,胃镜活检组织蜡块片Hp经Warthin Starry(WS)染色,判定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状态。对这些人群随访,病例与对照按照年龄、性别和居住地匹配,实施1:4的嵌入式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经过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调整和控制混染因素后,显Hp感染是胃癌的危险OR=4.4467,95%CI1.161-17.19),吸烟也与胃癌发生相关。结论 本研究以胃组织存在典型Hp作为Hp感染指标,证实Hp感染是胃癌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0.
香芪口服液增强非特异免疫和体液免疫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曲章义  郭彩玲  凌秋  李迪  谷鸿喜  郑树 《中草药》2001,32(10):908-910
目的 研究中药制剂香芪口服液对机体非特异免疫作用和体液免疫作用的影响。方法 用碳粒廓清法测定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从而研究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用溶血空斑形成细胞测定法研究对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香芪口服液可有效地纠正免疫功能低下,显著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以及使抗体生成细胞数增多,使两者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 香芪口服液可有效地恢复和增强继发性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