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46篇
药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1病例资料及诊断 患者男性,62岁。左眼外伤后视物模糊1个月。既往有高度近视史。体格检查:左眼视力0.02,矫正无助,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角膜后沉着物(KP)(一),前房深,瞳孔直径3mm,虹膜震颤,晶状体混浊N3C3P1,散瞳后见颞上方约90°晶状体不全脱位,视网膜平伏。眼压12.0mmHg(1mmHg=0.133kPa),人工晶状体(intraoeular lens,IOL)屈光度测算:正视IOL+10D。  相似文献   
72.
角膜切口矫正白内障合并低度角膜散光的光学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角膜地形图引导下2.6 mm最大曲率子午线轴向透明角膜切口矫正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低度角膜散光(0.50~1.50 D)的光学质量和效果.方法 试验组为角膜地形图引导下2.6 mm最大曲率子午线轴向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15例(21眼),对照组为常规颞侧2.6 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18例(21眼).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角膜散光和5 mm瞳孔直径下手术诱导的角膜各高阶像差以及角膜点扩散函数.结果 随访3个月,试验组术眼裸眼视力≥0.8者15眼,对照组8眼(X2=4.709,P<0.05);试验组矫正视力≥1.0者17眼,对照组14眼(X2=1.109,P>0.05).试验组平均角膜散光度较术前减少(0.29±0.27)D,对照组较术前增加(0.03±0.53)D(t=0.018,P<0.05).手术诱导的角膜各高阶像差在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40,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手术诱导的总高级散光像差分别为(-0.33±0.59)μm和(0.10±0.21)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68,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角膜点扩散函数Strehl ratio值分别为0.023±0.043和0.008±0.012(z=-2.069,P<0.05).结论 角膜地形图引导下2.6 mm最大曲率子午线轴向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角膜光学质量优于常规颞侧角膜切口,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低度角膜散光的理想术式(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8,8:354-356)  相似文献   
73.
患者女,41岁,因右眼内毗肿物渐进性增大伴溢泪三月,于1991年6月入院。眼部检查:右眼泪囊区轻度隆起,局部可及一20×14mm肿块,边界尚清,表面基本光滑,质韧,轻压痛,挤压泪囊区无分泌物自泪小点溢出,泪道冲洗基本通畅。其它无异常。诊断:右泪囊肿瘤。入院后,在局麻下行右眼泪囊肿瘤切除、自体大隐静脉  相似文献   
74.
龙飞  程远  马颖  蒋永祥 《当代医学》2011,17(16):26-28
目的 探讨GCS 评分在预测高血压脑出血早期再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70 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运用方差分析诸因素对GCS 评分的影响;运用x2检验分析不同GCS 评分下再出血率的差异性、镇静治疗与脑出血率的相关性,并运用方差分析研究GCS 评分与血压的相关性.结果 影响GCS 评分的因素较多,不同GCS 评...  相似文献   
75.
球形晶状体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晶状体悬韧带疾病,表现为晶状体前后径增加,赤道半径减小,类似球形。临床特点包括浅前房、晶状体源性高度近视、晶状体脱位及继发青光眼等。治疗上早期可以通过验光配镜提高视力,当继发晶状体脱位及青光眼时需尽早进行手术治疗。本例报道一例72岁男性患者,因右眼视力下降2年入院。既往近视,近视逐渐加深,近2年患者双眼配镜-10D,视力无明显改善。就诊后考虑球形晶状体所致晶状体不全脱位合并白内障,入院后行囊袋拉钩固定下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悬吊+前段玻璃体切割术。患者术后1个月后复诊,发现黄斑水肿,予以复方平地木颗粒口服,溴芬酸钠滴眼液滴眼。2周后复诊视力及黄斑水肿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