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91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2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用尿微量蛋白检测评价肝移植受者使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类抗排异药物他克莫司(FKS06)及环孢素A(CsA)治疗后对肾脏毒性损伤程度的差异。方法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138例使用FKS06、CsA的肝移植受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尿β2-微球蛋白(β2-MG)、α1-微球蛋白(α1-MG)、微量白蛋白(mAlb)、转铁蛋白(TF)和IgG浓度;用酶放大免疫分析法(EMIT)检测所有肝移植受者FKS06、CsA的血药浓度,分析FKS06组和CsA组尿微量蛋白的结果,比较2组间肾毒性损伤的特点。结果除CsA治疗组β2- MG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差异外,其他项目2组结果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FKS06治疗组5项结果均显著高于CsA治疗组(P〈0.05)。2组的肾脏损害都以单纯肾小管损害和混合性损害为主(P〈0.025)。术后0—1年和1~3年受者FKS06组5项尿微量蛋白结果均显著高于CsA组(P〈0.05)。肾小球蛋白尿、肾小管蛋白尿和混合蛋白尿在不同用药组之间无差异(P〉0.05)。但总异常率FKS06组显著高于CsA组(P〈0.05)。结论CNI对肝移植受者有明显的肾毒性损伤,其药物毒性损害以肾小管损害和混合性损害为主;FKS06对肝移植受者的肾毒性作用明显强于CsA;尿微量蛋白是评价CNI。肾毒性损伤的敏感指标,可为临床观察提供早期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32.
刘瑾  王兰兰  蔡蓓  李佳琦  阳红 《华西医学》2006,21(3):561-562
本文采用电化学方法,对1481例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项目进行测定,计算靶值X、标准差SD,以年龄段不同分为六组,与恶性肿瘤病人的结果加以统计学分析。并对AFP、CEA、PSA随年龄变化的规律进行描述。结果:确定AFP、CEA、PSA 95%参考值范围,随年龄增高PSA、CEA有不同的上升趋势,AFP在40岁以后有下降的趋势。各年龄组与恶性疾病比较其结果都有显著性差异(P=0.000)。  相似文献   
33.
检验医学教学属普通高等教育,高校学生教学秩序常常较差,探索一种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模式迫在眉睫。笔者受到美国病理家协会(CAP)管理思想的启发,分析记录教学前、教学中及教学后整个教学过程,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符合检验教学特点的教学记录方法,有效地保证了课堂秩序,调动了学生参与积极性,保存了课堂教学记录,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4.
实验室信息系统用于检验与临床双向智能服务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网络版实验室信息系统实现检验与临床的沟通。方法服务器安装windows2003操作系统及SQL server2000系统数据库,用网卡将临床医生工作站电脑和实验室工作站电脑分别与检验服务器连接,检验服务器与医院信息系统服务器连接,用Powerbuilder9.0编写检验模块和检验医嘱模块应用程序。结果临床医生使用的检验医嘱模块具有很多信息提示,如检验项目临床意义、项目检测时间、取报告时间、重复检测项目、标本种类及容器要求、标本退回原因、急诊报告状态、异常检验结果解释、实验室意见、检验结果历史曲线等;实验室工作人员通过检验模块实现病人基本信息及临床诊断或病历的调用、同一病人同日相同检验项目的提示、报告时间限的提示及检验报告阅读状态的提示;临床医生与检验人员可通过网络广播及短信功能实现检验项目的追加及新检验项目的宣传。结论检验与临床通过实验室信息系统实现沟通,加强了临床与检验的联系,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医患纠纷。  相似文献   
35.
目的评价血清N末端脑钠尿肽前体(NT-proBNP)定量检测对不同程度心力衰竭患者的实验诊断价值,以及血清NT-proBNP水平与心功能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检测仪Elecsys 2010定量检测,分析不同心功状态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结果①血清NT-proBNP诊断心力衰竭的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0(P<0.01),以155 pg/ml作为界值,其敏感性、特异性均为81%,阳性似然比为4.25,而当NT-proBNP水平>350 pg/ml时,阳性似然比可增至14.32;②心衰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增高,与心功能正常的心脏病患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NT-proBNP含量随着心力衰竭程度加重呈指数增加,NT-proBNP水平和心脏功能状态的秩相关性系数为0.859(P<0.01);③中国汉族人和欧洲人心功分级采用相同标准,但NT-proBNP水平的表达程度不同.结论血清NT-proBNP定量检测是目前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状态较好的实验室指标,能够用于心力衰竭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36.
目的比较目测判断法和EUROLineScan软件分析法在免疫印迹法检测自身抗体时的差异,为以显色条带灰度强度为基准的扫描软件分析法替代传统目测判断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同时采用目测判断法和EUROlineScan软件分析法对免疫印迹法检测膜条显色带进行结果分析,并比较两种方法在结果判断上的差异;编写EUROlineScan软件与实验室信息系统(LIS)连接的接口,达到检测结果实时传入LIS的目的。结果在148条膜条的1184例自身抗体检测实验中,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率为88.43%(1047/1184),κ=0.669,P=0.02;检测结果不一致主要集中分布于相邻两判断值间;目测判断法重复性为95.86%(1135/1184),而软件分析法的重复性为99.75%(1181/1184),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0)。结论EUROlineScan软件分析法较目测判断法在操作上更简便和快速,结果更客观、重复率更高,并可读取显色带具体的灰度值,同时具有能与LIS联机的特点,因此EUROlineScan软件分析法是免疫印迹法检测自身抗体结果判读更为有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37.
从医学教育和医院管理看检验医师的定位和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十年来,我国检验医学有了飞速地发展,检验诊断的新技术、新知识不断涌现,向临床提供的具有诊断价值的检验项目日益增多,具有高效、智能的全自动分析设备得到普遍应用,实验室信息系统(LIS)的使用进一步加快了与临床部门间快速地信息传输,许多临床疾病的诊断时间得以缩短,检验与临床的关系更趋紧密;高科技的自动化精密仪器替代了手工作坊式的操作,而对检验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由此促进了检验医学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临床检验人员的学历层次明显提高,对实验室的规范管理和质量意识的概念得到深入贯彻和实施,与国际接轨的实验室认…  相似文献   
38.
王兰兰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9):153-153
全自动生化仪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可能影响报告质量的问题,这些问题是要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观察、总结和分析才能解决和克服的^[1]。  相似文献   
39.
目的 观察使用他克莫司(Tac)的肝移植受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及CD28家族共刺激分子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以接受同种异体肝移植的受者20例为Tac组,术后采用Tac、霉酚酸酯(或硫唑嘌呤)和糖皮质激素预防排斥反应;以等待肝移植的终末期肝脏疾病患者20例为肝病对照组;以健康志愿者20名为正常对照组.测定正常对照组志愿者和肝病对照组患者的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CD28、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CD152和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的表达;分别测定Tac组使用Tac后2周、1个月、2个月和3个月时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CD28、ICOS、CD152和PD-1的表达.结果 肝病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和Tac组各时点间的CD3+ T淋巴细胞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使用Tac时间的延长,Tac组CD4+ T淋巴细胞持续下降,至使用Tac 3个月时,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D8+ T淋巴细胞逐渐增加至正常水平.Tac组T淋巴细胞亚群表面ICOS分子表达持续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D4+ T淋巴细胞表面CD28分子表达恢复至正常水平(P>0.05),而CD8+ T淋巴细胞表面CD28分子持续低表达(P<0.05).同时,Tac组T淋巴细胞亚群表面CD152分子和PD-1分子的表达均持续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肝移植患者接受以Tac为主的免疫抑制治疗,其T淋巴细胞亚群平衡紊乱得到纠正,T淋巴细胞亚群表面CD28分子和ICOS分子的表达下调,CD152分子和PD-1分子的表达上调,通过共刺激信号的调节来达到抑制排斥反应的目的.  相似文献   
40.
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相关的特异性血清蛋白标志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运用蛋白质指纹图谱技术筛选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标志物,建立RA疾病相关的蛋白质组学诊断模型。方法采用弱阳离子纳米磁性微珠捕获血清蛋白,ProteinChip PBSII-C型蛋白质芯片阅读仪分别绘制性别年龄匹配的43例RA患者组及100例对照组(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对照组50例和正常对照组50例)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经Biomarker Wizard3.1软件分析蛋白峰后,再用Biomarker Patterns Software5.0软件筛查与RA疾病诊断密切相关的特异性血清蛋白标志物,建立RA诊断模型。结果在RA患者组中找到34个蛋白峰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Biomarker Patterns Software5.0软件识别,发现其中四个质荷比(m/z)分别为4966.89,5065.3,5636.97,7766.88的蛋白峰联合起来作为诊断模型,辨别RA患者及对照组的敏感性为86.36%,特异性为92.16%。对患者标本进行双盲验证,该诊断模型对RA的诊断敏感性为85.71%,特异性为87.76%。结论采用弱阳离子纳米磁性微珠与蛋白质芯片阅读仪联用的蛋白质指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