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66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30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测量肾实质容积比率(RPVR)间接评估小儿肾积水患侧肾脏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25例单侧肾积水患儿,其中男性21例,女性4例;年龄3个月~14岁,平均年龄4.4岁.进行三维超声检查测定患侧肾脏RPVR,进行肾核素动态显像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并将两者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患侧RPVR明显低于健侧(...  相似文献   
102.
摘要 目的 调查消毒与抗抑菌产品中非法添加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情况,建立消毒产品违禁品添加成分测定方法。方法 建立消毒和抗抑菌产品中更昔洛韦、阿昔洛韦和喷昔洛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对样品进行检测与评价。结果 通过对样品前处理条件、检测波长及流动相体系的选择,得到分析样品的最佳条件。在此条件下,更昔洛韦、阿昔洛韦和喷昔洛韦等3种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 8;检出限均为1.0 mg/kg、定量限均为3 mg/kg;低、中、高质量浓度加标回收率在92.1%~109.6%范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0%(n=5)。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适用于检测消毒与抗抑菌产品中更昔洛韦、阿昔洛韦和喷昔洛韦等成分,方法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掌握浦东新区社区伤害发生的流行特征和影响伤害流行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二阶段无放回PPS整群抽样,组织实施以16 661名居民为对象的回顾性入户调查。以伤害发生率、伤害特征性构成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描述和分析伤害流行特征和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上海市浦东新区伤害发生率为1.72%,男女伤害发生率的比例为1.29∶1;伤害发生主要地点是居所和街道公路;伤害发生时主要活动是家务和工作;伤害发生主要部位是下肢;伤害所致临床表现前3位依次为骨折〉开放性伤〉挤压伤;居前5位的伤害原因依次是跌倒/坠落〉碰撞/挤压〉交通事故〉割伤/刺伤〉烧烫伤。跌倒/坠落为各年龄段伤害发生的首位原因;睡眠时间少、使用精神类药物以及预防伤害知识知晓水平低是伤害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伤害的发生涉及多类因素的协同作用,伤害防治不仅要从宏观上掌握伤害发生效应及原因的流行水平和特征,也要深入研究伤害相关、种类繁多的危险因素作用机制,并建立因地制宜的有效干预策略或措施;伤害数据的收集应该由专业机构伤害就诊监测、重点人群伤害监测与社区伤害调查互相补充。  相似文献   
104.
张锋  杨屹 《现代肿瘤医学》2014,(5):1103-1106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射频消融(RFA)治疗后外周血甲胎蛋白(AFP)和Th1、Th2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射频消融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效果与免疫功能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射频消融治疗仪治疗原发性肝癌46例,采用化学发光方法检测AFP值,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患者在射频消融前和治疗后14天、28天外周血Th1细胞因子[白介素(IL)-2、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及Th2细胞因子(IL-4、IL-6、IL-10)的表达。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治疗前外周血AFP值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P<0.05),Th1细胞因子降低,Th2细胞因子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射频消融术后,大部分患者外周血AFP值明显降低,Th1细胞因子升高,Th2细胞因子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1、Th2细胞因子的水平状态在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治疗后与AFP的变化存在相关性,可能对肝癌的预后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5.
小儿隐睾及早治峰峰今年2岁了,长得又聪明又可爱。一天,妈妈给峰峰洗澡时发现峰峰右侧阴囊比左侧小很多,且扁平,触摸时里面没有睾丸。第二天,峰峰妈妈赶紧带他去医院检查,确定峰峰患的是右侧隐睾。医生说这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峰峰的父母可能一直未注意。峰峰的奶奶...  相似文献   
106.
MyospasmofinternalanalsphincterinchildrenWangFu王夫,YangYi杨屹andYuMing于明DepartmentofPediatricSurgery,The2ndAfiliatedHospital,Chi...  相似文献   
107.
为确定后方松解和广泛后内方松解术治疗特发性马蹄足的远期疗效并评价足的功能和放射学检查之间的关系,对1963~1998年间在儿童医院治疗的所有首次手术年龄小于2岁的特发性马蹄足患者81例中随访59例。1971年前诊治的30例患者施行了后方松解术,包括跟...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观察便秘患者应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PEGP)联合石蜡油的肠道准备效果。方法将拟行结肠镜检查的便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和B两组。A组结肠镜检查前6 h口服PEGP278.24 g,B组口服PEGP 139.12 g,且检查前1 d口服石蜡油50 ml,1天2次,清洁肠道。两组均于检查前1 d进少渣饮食,检查当天禁食至检查结束。内镜医师记录患者耐受性、不良反应,肠镜检查时间,行Boston肠道准备量表(BBPS)和肠腔内气泡评分。结果肠道准备有效性方面,B组肠镜检查时间(7.25±0.60)min,少于A组(10.50±0.55)min(P0.05),B组BBPS总分(7.90±1.00)分,高于A组(6.35±1.25)分(P0.05),B组肠腔内气泡评分(0.35±0.55)分,低于A组(0.75±0.50)分(P0.05)。安全和耐受性方面,B组肠道准备接受率96.67%,高于A组65.00%(P0.05),B组再次肠道准备接受率90.00%,高于A组50.00%,B组总体不良反应评分(1.30±0.04)分,低于A组(1.85±0.25)分(P0.05)。结论便秘患者应用复方PEGP联合石蜡油肠道准备,能增强依从性及肠道准备效果,保障结肠镜检查。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SF-PEG)联合硫酸镁(MgSO_4)给药方法对便秘患者肠道准备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拟行结肠镜检查的便秘患者135例,分为A、B、C组,各45例,A组和B组5∶00~7∶00口服SF-PEG 219.2 g(2 000 ml),A组9∶00服50%Mg SO4 50 ml,再口服250 ml温水,B组7∶00服相同剂量MgSO_4,两组均11∶00行肠镜检查,C组于10∶00~12∶00口服复方SF-PEG219.2 g(2 000 ml),14∶00服50%Mg SO4 50 ml,16∶00行肠镜检查。根据Boston肠道准备量表(BBPS)评分,并行肠腔内气泡评分,统计肠道准备过程持续时间,并记录肠道准备过程中患者的耐受性及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完成肠道准备,并顺利行肠镜检查,A组肠镜检查时间明显短于B组和C组(P0.05)。A组BBPS评分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A组和B组肠腔内气泡评分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肠道准备时间比C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耐受性方面,A组和B组高于C组(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A组和B组低于C组(P0.05)。结论择时(5∶00~7∶00)间断服用SF-PEG和MgSO_4能缩短便秘患者肠道准备时间、提高肠道准备质量。  相似文献   
110.
目的分析中性粒细胞体积参数(mean neutrophil volume,MNV)在机体应激状态时的变化,探讨其诊断脑出血昏迷患者并发败血症的可能。方法使用Coulter LH 750血液分析仪,检测51例经细菌培养确诊并发感染者和52例无感染症状者及300例正常对照者的外周血,记录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E)和中性粒细胞体积参数,再进行指标的组间比较分析。结果无症状组、局限感染组、败血症组3组入院WBC、NE、MNV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众所周知,创伤应激状态下,3组WBC、NE和MNV均高于健康人对照组(P<0.05)。出现感染症状时MNV及PCT在两感染组间都出现了显著性变化(P<0.01),而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数(NE%)未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败血症期MNV与PCT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0.802,P<0.05)。感染期鉴别诊断败血症时,MNV和PCT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5、0.883,要大于其他指标;在取临界值≥155.28 f L和≥13.1mg/L时,敏感性为90.65%和85.32%,特异性为87.34%和92.17%。结论继发的细菌感染引起了应激状态下中性粒细胞MNV参数的显著性变化,其对临床诊治脑出血昏迷患者并发败血症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