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凋亡抑制因子Livin在白血病和淋巴瘤细胞株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RT-PCR与westem blot的方法,在Raji、Jurkat等7种白血病和淋巴瘤细胞株中检测Livinα、β两种剪接体mRNA与蛋白的表达水平.发现7株细胞中Raji、MOLT-4、、HL-60和K562细胞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高表达Livin,Jurkat细胞可能因为Livin mRNA表达较弱,蛋白水平检测不到,Hut78和KG-1两细胞株中未检测到Livin的表达.认为Livin在大多数白血病和淋巴瘤细胞株中表达,说明Livin可能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机制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12.
病理学是一门以形态学改变为主的研究人体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因此 ,病理学的教学在现代基础医学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随着教育现代化工程的启动 ,借助高科技实施网络多媒体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理念 ,而且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技术发展的新趋势。病理教研室在 2 0 0 1年形态学实验室网络平台建成后 ,率先将网络型多媒体课件应用于实验教学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笔者参与了网络型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制作 ,同时也在教学中实际使用和评价 ,在此谈一些认识和体会。1 网络型多媒体课件应用的优点1.1 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形象思维 :病理学科理论概念多 ,难点多 ,很多病变形态难以用语言和文字表达清楚 ,有时教师讲得天花乱坠 ,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 ,教学效果不尽理想。研究表明 ,在人类获取的信息中 ,83%来源于视觉 ,11%来源于听觉 ,1.5 %来源于触觉 ;从记忆的角度看 ,能记住阅读内容的 10 % ,听到内容的 2 0 % ,看到内容的 30 % ,听到和看到内容的 70 %。网络型多媒体课件以网页为载体 ,对各种素材的兼容性非常高。运用简洁准确的文字、真实典型的图片、形象生动...  相似文献   
13.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48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48例SFT病例行病理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结合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生于胸膜4例,胸膜外44例。良性38例,恶性10例。组织学形态多样,典型者见梭形细胞呈无模式(patternless)排列,伴有粗大瘢痕样的胶原及血管外皮瘤样结构。免疫组化染色Vimentin、CD34、Bcl-2、CD99、SMA阳性率分别为100%、94%、79%、67%和5%,Desmin、S-100、CD117、Calretinin及EMA均为阴性。随访36例,33例无瘤生存,3例复发。结论 SFT可发生于全身各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组化表型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组织学形态并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生物学行为,有必要对患者进行术后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肺癌胸膜转移所引起的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MPE)疾病中的NKT细胞的分布,及其趋化因子受体CCRs的表型,检测NKT细胞及相关趋化因子受体(CCRs)的分布情况及意义。方法四色流式细胞检测技术检测恶性胸腔积液、同源外周血(peripheral blood,PB)、结核性胸腔积液(tuberculous pleural effusion,TPE)和健康对照组(healthydonor,HD)中TCR-Vα24+TCR-Vβ11+的NKT细胞比例,及MPE、PB和HD的NKT细胞膜趋化因子受体CCR2,CCR4,CCR5和CCR6表达情况。结果①恶性胸腔积液NKT比例(0.98%±0.08%)高于外周血(0.71%±0.06%)和良性胸腔积液(0.72%±0.06%)(P=0.009,P=0.018);与和健康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健康对照组血样标本的NKT比例(1.13%±0.09%)显著高于疾病组血样,(P=0.001)。②在MPE、PB及HD三组标本中,NKT表达CCRs比例分别为:CCR2(MPE 28.14%±8.41%、PB 34.44%±4.30%、HD 34.37%±3.54%),CCR4(MPE 40.52%±4.10%、PB 65.21%±4.83%、HD 57.10%±5.28%),CCR5(MPE 32.36%±4.10%、PB 26.45%±5.10%、HD 14.31%±3.05%)及CCR6(MPE 19.37%±6.22%、PB 22.15%±7.21%、HD 17.29%±3.43%),其中各项CCRs比例作两两比较:CCR4在PB中显著高于在MPE中的表达(P<0.05);与HD无统计学差异。CCR5在MPE中显著高于在PB中的表达(P<0.05);与HD相比无统计学差异。CCR2和CCR6在3份标本中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恶性胸腔积液中NKT细胞比例上调,高于同源外周血及良性胸腔积液,NKT细胞在恶性胸腔积液局部具有聚集,可能与其强大的抗肿瘤作用相关。恶性胸腔积液、同源外周血及健康对照组中的NKT细胞均表达一定比例的CCR2、CCR4、CCR5和CCR6分子,其中CCR4和CCR5的比例有所变化,提示CCR4和CCR5可能参与NKT细胞趋化活动。  相似文献   
15.
Ⅱ相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广西肝癌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Ⅱ相代谢酶谷胱甘肽硫转移酶M 1、T 1(GSTM 1、GSTT1)及微粒体环氧化物水解酶 (mEH )基因多态性与广西肝癌易感性的关系 ,以及基因与基因间的相互作用。方法 采用多重PCR、PCR RFLP技术 ,对广西地区 10 5例肝癌患者及 15 1例健康对照的GSTM 1、GSTT 1、mEH基因型进行检测。结果 GSTM 1基因缺失率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分别为 64 .76%和5 0 .99% ,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OR =1.77) ;病例组GSTT 1基因缺失率 (4 0 .95 % )高于对照组 (3 3 .11% ) ,mEH 3种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分别为 2 7.62 %、2 1.90 %、5 0 .48% ,对照组则分别为 2 1.19%、3 4.44 %、44 .3 7% ,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GSTM 1、T 1基因同时缺失的个体患肝癌的危险性增大了 1.2 2倍。结论 GSTM 1、T1基因同时缺失是肝癌的易感因素 ,可作为肝癌高危人群筛选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Ⅱ相代谢酶微粒体环氧化物水解酶EPHX1基因多态性和烟酒习惯及其相互作用与原发性肝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和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技术对广西地区10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及151例健康对照者的EPHX1第3外显子113密码子基因型进行检测,并调查研究对象的烟酒习惯。结果:EPHX1第3外显子113密码子Tyr/Tyr、Tyr/His、His/His3种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分别为27.62%、21.90%、50.48%,对照组则分别为21.19%、34.44%、44.37%,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PHX1第3外显子113密码子基因型为His/His的个体在吸烟因素存在时,发生肝癌的危险性增加,OR值为2.99(95%CI:1.29~6.91);在HBV阳性的人群中,吸烟和饮酒习惯与EPHX1易感基因型对肝癌的发生有明显的协同作用。结论:EPHX1第3外显子基因多态与吸烟、饮酒等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可能增加个体患肝癌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Ⅱ相代谢酶(GSTM1、EPHX1)基因多态性和烟酒习惯及其相互作用与肝癌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重PCR、PCR-RFLP对广西地区105例肝癌患者及151例健康对照的GSTM1、EPHX1基因型进行检测,并调查研究对象的烟酒习惯。结果GSTM1缺失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分别为64.76%和50.99%(P<0.05);EPHX1 Tyr/Tyr、Tyr/His、His/His三种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分别为27.62%、21.90%和50.48%,对照组则分别为21.19%、34.44%和44.37%,两组间无差异。GSTM1缺失基因型与吸烟、饮酒因素在肝癌的发生中有交互作用,OR分别为3.13(95%CI:1.48~6.61)和4.27(95%CI:1.82~10.02);吸烟者EPHX1基因型为His/His的个体发生肝癌的危险性增加,其OR为2.99(95%CI:1.29~6.91)。结论GSTM1是肝癌的遗传易感因素,Ⅱ相代谢酶基因多态和烟酒习惯的联合在肝癌的发生中起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9.
观察二肽基肽酶Ⅳ(dipeptidyl peptidase Ⅳ,DPP-Ⅳ)抑制剂NVP-DPF728对雌性非肥胖性糖尿病(non-obese diabetic,NOD)小鼠发病早期治疗作用.结果 显示,给药组20只小鼠中15只血糖逆转,逆转率为75%;血糖逆转的NOD小鼠,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胰升糖素样肽1浓度显著升高,胰岛炎的程度显著减轻,腹腔淋巴结、胸腺中Tregs占总T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P<0.05).NVP-DPP728能够缓解胰岛炎和调节自身免疫反应,有效治疗NOD小鼠新发糖尿病.  相似文献   
20.
肝癌患者GSTM1、GSTT1基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M1、GSTT1基因多态性与广西肝癌的关系。方法:应用多重PCR技术对广西地区105例肝癌患者151例健康对照者的GSTM1、GSTT1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GSTM1空白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4.76%和50.99%,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7),OR值为1.77。病例组GSTT1窄白基因型频率为40.95%,高于对照组的33.11%,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9),OR值为1.4。联合多态分析屁示,同时携带GSTM1、GSTT1空白基因型的个体患肝癌的危险性增加了1.22倍。结论:GSTM1、GSTT1同时为空白基因型的个体是肝癌的易感人群,应注重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