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7篇
眼科学   6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对比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治疗青海地区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3年10月份青海省残疾人康复中心完成的扶贫白内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式,我们将738例(756只眼)白内障患者分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组(A组)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组(B组)。对比分析两组患眼的近期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术后2、5、10 d,两组患眼视力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眼手术过程中纤维素性渗出膜、虹膜后粘连、后囊混浊、晶状体表面色素沉积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是B组的0.86倍。两组患者术后第l天角膜水肿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海地区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术和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对视力改善无显著影响,但超声乳化吸出术治疗白内障的近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2.
目的筛选和鉴定日本血吸虫磷酸丙糖异构酶(SjTPI)的Th1型细胞表位,为构建短肽疫苗奠定基础。方法用BLAST比对并预测SjTPI的T细胞表位SjTPI-P18及其对照表位SjTPI-P9。设计并合成其编码DNA,重组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c(+)后进行表达,获得纯化的重组融合蛋白rSjTPI-P18和rSjTPI-P9。用rSjTPI、rSjTPI-P18及rSjT-PI-P9刺激经照射致弱尾蚴免疫、rSjTPI加强免疫的C57BL/6和C3H/HeJ小鼠淋巴细胞,^3H-TdR掺入法检测淋巴细胞的增殖效果及细胞培养上清中IL-2水平;分别用重组rSjTPI-P18和合成SjTPI-P18刺激rSjTPI-P18、SjTPI-P18或PBS加弗氏佐剂两次免疫的C57BL/6小鼠淋巴细胞,并检测其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及IL-4水平。结果参照曼氏血吸虫TPI T细胞表位预测的SjTPI-P18及SjTPI-P9,获得了与Trx融合表达的重组肽rSjTPI-P18及rSjTPI-P9。与rSjTPI-P9相比,rSjTPI及rSjTPI-P18均可刺激辐照致弱尾蚴免疫、rSjTPI加强免疫的C57BL/6或C3H/HeJ小鼠的淋巴细胞增殖且IL-2分泌量增加(P均〈0.05);SjTPI-P18及rSjTPI-P18刺激经rSjTPI-P18或SjTPI-P18免疫两次的C57BL/6小鼠淋巴细胞分泌IFN-γ水平升高(P均〈0.05),而IL-4水平较低。结论筛选和鉴定出的SjTPI-P18是C57BL/6小鼠特异的Th1型表位。  相似文献   
23.
目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CD105对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变化评价的准确性.方法:采用氪激光诱导棕色挪威(brown Norway,BN)大鼠建立实验性CNV模型.24只雄性BN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与模型组(18只).模型组行659nm氪激光视网膜光凝,功率360mW,曝光时间0.05s,光斑直径50μm.光凝后7、14、21d行荧光素钠和吲哚菁绿眼底血管造影,观察CNV形成率及渗漏光斑平均光密度值(average optical density,AOD)变化.处死大鼠,获得眼球标本,观察CNV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和CD105因子的表达.结果:光凝后7d,CNV开始形成,14d和21d达到高峰.光凝后7、14、21d的CNV形成率分别为77.08%、85.42%、89.58%.光凝后7~21d,荧光素渗漏AOD值逐渐增高(P<0.05),7d与14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d与21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7~21d,CD105因子表达先升高后下降,7d与14d比较AOD值差异有统计学变化(P<0.05),14d与21d比较AOD值差异无统计学变化(P>0.05).结论:CD105免疫组织化学与眼底血管造影对CNV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CD105免疫组织化学评价CNV具有准确、易操作的优点.  相似文献   
24.
卵巢癌的早期转移易通过腹腔内播散,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参与的肿瘤微环境诱导了肿瘤细胞的上皮-间质化转换,从而使肿瘤细胞获得了迁移和入侵的能力。从转移抑制基因、上皮间质转化、肿瘤微环境等方面,详细阐述卵巢癌转移的分子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25.
黄宏  陶方方 《光明中医》2023,(16):3103-3106
中国古代医学典籍中没有卵巢脏器的记载,故而未见卵巢癌之病名,但有类似卵巢癌症状及转归的一些相似记载,以及对后世医家治疗卵巢癌具有启发性、参考性的相关记载。明清时期是中国妇科学发展的昌盛时期,这一时期涌现了丰富的医学著作甚至是妇科专著,记载了妇人癥瘕积聚的病因病机、症状证候、方剂药物及预后转归等多方面内容,为后世医家提供了详实的文献资料,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6.
目的 对比活体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IVCM)与传统的光学显微镜对睑缘蠕形螨的检出阳性率,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10月—2021年2月期间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眼科门诊的患者93例(186只眼)。对同一患者分别使用IVCM法与光学显微镜法检测蠕形螨感染情况,记录不同方法检测出的蠕形螨的阳性率、漏诊率和检出蠕形螨数量的分布情况,比较光学显微镜检查法检测上、下睑缘的检出率。结果 (1)阳性率:2种方法检测蠕形螨均为阴性的患者8例(8.60%)。IVCM检测阳性83例(89.25%),高于光学显微镜检测阳性的56例(6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755,P=0.000)。(2)上、下睑缘检出蠕形螨阳性率:光学显微镜法检出上、下睑蠕形螨均为阳性或均为阴性的患者84例(90.32%),不一致的患者9例(9.68%)。(3)漏诊率:IVCM法漏诊3例(3.23%),低于光学显微镜法漏诊24例(2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107,P=0.000)。(4)蠕形螨数量的分布情况:2种检查方法检xu出不同...  相似文献   
27.
[目的] 研究附苓方(Compound Fuling Granule,CFG)对卵巢癌细胞糖代谢及转移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卵巢癌HEY-T30细胞,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不同浓度的CFG(0.25、0.5、1、1.5、2 mg·mL-1)干预24 h后各组细胞活力;以Transwell实验检测CFG对HEY-T30细胞迁移的影响;采用乳酸测定试剂盒及葡萄糖检测试剂盒检测CFG对HEY-T30细胞乳酸生成量及葡萄糖消耗量的影响;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动力相关蛋白1(dynamin-related protein 1,DRP1)、糖酵解及转移相关蛋白的表达;以Mito-Tracker Red标记线粒体,观察线粒体形态。采用慢病毒转染技术,构建DRP1稳定敲低的人卵巢癌HEY-T30细胞,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qPCR)检测DRP1的mRNA表达,以乳酸测定试剂盒及葡萄糖检测试剂盒检测CFG对DRP1敲低的HEY-T30细胞乳酸生成量及葡萄糖消耗量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检测CFG对DRP1敲低的HEY-T30细胞迁移的影响,免疫印迹检测CFG对DRP1敲低的HEY-T30细胞转移及糖代谢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FG浓度在0.5、1、1.5、2 mg·mL-1时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P<0.01);0.5、1 mg·mL-1浓度组细胞线粒体平均长度明显增大(P<0.01),DRP1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P<0.01),细胞乳酸生成量及葡萄糖消耗量明显下降(P<0.01);0.25、0.5、1 mg·mL-1浓度组细胞迁移数量明显减少(P<0.05,P<0.01)。敲低DRP1后,卵巢癌细胞的糖酵解水平及迁移能力减弱(P<0.05,P<0.01),糖酵解及转移相关蛋白表达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P<0.01),CFG对卵巢癌细胞糖酵解及转移的抑制作用也被减弱。[结论] CFG可能通过DRP1调控糖代谢重编程,从而抑制卵巢癌细胞转移。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89只患眼)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主穴取百会、上睛明、承泣、风池、足三里等,配合辨证取穴,间隔2d针刺1次,每周2次,两组均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和治疗后6个月随访时观察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IOP)、视野指标[视野指数(VFI)、平均偏差(MD)、图形标准差(PSD)]和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结果:治疗后和随访时,对照组BCVA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随访时BCVA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各时间点,两组患者IOP、VFI、MD、PSD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和随访时,观察组平均RNFL厚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针刺治疗可延缓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患者视力下降及视网膜纤维层变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