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老年人才资源开发的心理学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人才资源开发的心理学依据。方法 比较不同年龄高、中低教育组间认知功能和心理健康水平 ,并分析年龄和教育两个因素对认知功能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  (1 )高教育老年人的认知功能相当或好于中低教育中年人 ;(2 )高教育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较中低教育老年人好。结论 高教育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和心理健康状况普遍良好 ,为老年人才资源的开发提供了相关的心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22.
认知功能的年老化过程、个体差异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研究认知功能的年老化过程,个体差异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在微机上完成对1350例20-90岁健康成人的7项认知能力测验,对认知功能年老化过程,个体差异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各项认知能力随年老明显减退,在60岁和80岁选择进入两个明显的减退阶段;(2)各项测验结果的个体差异随年老明显增大;(3)教育程度对认知功能的年老化过程有明显影响;(4)某些认知能力存在性别和职业差异,结论:认知功能年老化过程的同时个体差异随之增大,并与教育、职业和性别等因素有关系。  相似文献   
23.
北京市科教系统离退休老年人的心理状况调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调查北京市科教系统离退休老年人的心理状况及相关情况。方法 以老年心理健康问卷和自行设计的有关调查表为材料 ,对 570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该老年人群身体健康情况较好 ,但患高血压和冠心病的人数较多 ;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满意度较好 ,文体活动和生活情趣较丰富 ;空巢率较高 ;许多老年人希望继续工作和参与社会发展 ,实现“老有所为” ;他们对老龄工作提出许多宝贵建议。结论 北京市科教系统离退休老年人的心理状况较好  相似文献   
24.
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在1948年就提出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杜会功能良好。但是,这种整体健康观直到近期才被人们逐渐认识和接受。然而,如何科学、客观、可操作性地考察心理健康仍是难题。本文结合北京市第一届和第二届“健康老人之星”的评选活动中主持心理测试工作的情况,简述心理测试在老年人健康评定中的作用和应用。  相似文献   
25.
中国高龄老人的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我国高龄老人的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依据北京大学老龄健康与家庭研究中心2002年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调查数据库,分析高龄老人的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大多数高龄和低龄老人(65.9%-98.9%,中位数93.1%)心理状况的评分在一般及以上,其中生活满意度的评分随增龄呈增高趋势,心理特点的评分随增龄明显下降。受教育程度高、居住在城市、主要经济来源靠自己或配偶的退休金以及住养老院的高龄老人生活满意度和心理特点的评分相对较高(平均分>3.82,F=34.19~190.88,P<0.001),男性的心理特点评分高于女性(3.75±0.58/3.59±0.59,F=151.04,P<0.001),与配偶同住者的心理特点评分高于无配偶同住者(3.81±0.57/3.62±0.59,F=139.66,P<0.001)。对于三个方面社会支持,来自社会工作者的高龄老人生活满意度评分最高(平均分为3.82~3.91,F=46.99~71.49,P<0.001),社会支持主要来自于配偶的高龄老人心理特点评分最高(平均分为3.82~3.85,F=29.31~42.55,P<0.001)。结论:当前我国大多数高龄老人的心理状况较好,人口学变量和社会支持等是影响高龄老人心理状况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6.
北京市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研究北京市老年人的生活满意虚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北京市570位老年人的生活情况和生活满意度进行调查,应用路径分析的方法研究该老年人群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北京市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居中上水平:总体生活满意度受具体满意度的直接作用,其解释量为54%;一般人口学变量和客观因素通过对具体满意度的作用而对总体生活满意度产生影响:结论:北京市老年人对目前的生活状况比较满意。生活满意度不仅反映生活质量的好坏,而且更反映个人对于生活质量的认知和感受。  相似文献   
27.
健康老龄化的基本要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研究健康老龄化的基本要素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验证性因子分析、路径分析和结构方程建模等方法分析健康老龄化的基本要素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健康老龄化的基本要素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认知效能和文体活动;心理健康受主脱因素的影响远大于受客观因素及一般人口学变量的影响;认知效能主要受年龄和教育因素的影响;身体健康和文体活动有各自不同的影响因素。结论 健康老龄化的4种基本要素相对独立.分别受不同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
执行功能与认知年老化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执行功能 (executive function)系指负责对认知操作进行协调和控制的能力 ,它对认知过程的影响非常广泛 ,具有非领域特异性的特点。执行功能的研究源于神经心理学对大脑额叶皮层损伤病人的研究。近年来 ,随着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对执行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 ,在认知年老化研究领域 ,执行功能也逐渐引起了研究者们的高度重视。1 执行功能倍受重视的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 ,人们的很多认知功能都会出现衰退的迹象。为了解释认知年老化现象 ,研究者们先后提出了加工速度理论、抑制理论和工作记忆理论。加工速度理论虽然能够解释绝大部分由年龄…  相似文献   
29.
城市老年人的生活和心理状况及其增龄变化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目的 研究我国城市老年人的生活和心理状况及其增龄变化.方法 以《中脉老年生活质量指数调查问卷》为依据,对七个城市2 225位60~99岁老年人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大多数老年人的教育程度和经济收入偏低,但能保持较好的心情,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较高;随着年龄的增高,参加活动的人数减少,孤独寂寞的人数增加,家庭精神生活满意度降低,人际关系的广度和深度也有所下降,但更多的高龄老年人仍能保持平静满足的心态.结论 大多数老年人的社会经济状况偏低,但心理状况较好;随着年龄的增高,更多人的心情趋于平静满足,少数老年人的生活和心理状况需要社会积极关注.  相似文献   
30.
中国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我国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依据北京大学老龄健康与家庭研究中心2002年《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调查数据库》所提供的16020人的调查数据,研究我国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状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55.3%的老年人对现在的生活状况感到满意或很满意;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与低龄(65—79岁组)、小学以下教育程度、居住在农村、经济困难、健康状况差、不能及时治病、独居、遇到困难无人相助的老年人相比,高龄(80—89岁组OR=1.12,90—99岁组OR=1.42,100岁以上组OR=1.61)、中学以上教育程度(OR=1.20)、居住在城市(OR=1.18)、经济富裕(OR=11.49)、健康状况好(OR=5.22)、能及时治病(OR=1.96,)、与家人同住(OR=1.70)和住养老院(OR=2.99),以及遇到困难有人相助(OR=1.65)的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较高。结论:超过半数的老年人对现在的生活状况满意,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受人口学变量、生活质量、养老方式及社会支持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