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69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93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4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破裂大出血患者术中的抢救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82例异位妊娠破裂大出血患者的手术室中抢救配合的要点与护理方法。结果8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全部治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手术室护士良好的素质,认真的工作态度,熟练的操作技术及良好的护理,是确保手术顺利完成,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鼻腔给药治疗脑血管疾病的可行性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从中医传统理论和鼻与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生理解剖学联系进行分析探讨。结果:中医官窍-脏腑理论、官窍-经络理论、脑主七窍理论都论证了经鼻治疗脑血管疾病的可行性。现代医学认为当鼻腔投药后,药物就能迅速地从黏膜透入血管,直接进入体循环而发挥治疗作用,且鼻与脑神经的密切联系,故可用于对脑血管疾病的治疗。结论:鼻腔给药是中医内病外治的有效手段,可用于治疗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经鼻外筛窦蝶窭视神经管减压手术的配合。方法:护士认真熟悉每一操作程序,密切配合手术医师止血,认真传递手术器械。结果:手术配合35例,术后效果好。结论:经鼻外筛窦蝶窦视神经管减压术,是目前较先进的治疗视神经骨管段外伤的手术,手术密切配合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4.
两种开放气道方法用于舌后坠患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全麻苏醒期患者发生舌后坠阻塞气道时采用两种不同方法开放气道的临床表现。方法:选择全麻苏醒期发生舌根后坠阻塞气道患者104例,将其随机分为A、B二组,A组采用头后仰、托下颌、患者肩部垫高的常规手法开放气道,辅助通气,B组采用放置口咽通气管的方法开放气道,辅助通气,观察比较并记录在进行两种不同开放气道操作时患者呕吐发生率、烦躁情况,通气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通气效果无明显差异;B组在放置口咽通气管时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舒适情况明显好于B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手法开放气道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患者舒适、并能在瞬间完成操作为抢救患者赢得时间,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评价VEGF同轴静电纺丝膜的物理特性、体外血液相容性和生物学活性,探求其作为人工心血管替代材料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VEGF同轴静电纺丝膜,然后进行体外溶血实验、动态凝血实验、凝血时间测定、血小板粘附实验、细胞毒性实验、体外细胞粘附实验对其血液相容性和生物学活性进行评价,并与涤纶(Dacron)作平行对照.结果 VEGF同轴静电纺丝膜的血液相容性较高,经统计学分析与Dacron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同轴静电纺丝膜的体外细胞粘附实验中,经细胞计数Dacron为(5.34±0.94)×103,PCL-PEG静电纺丝膜为(7.82±0.85)×104,PCL-PEG/BSA同轴静电纺丝膜为(8.04±0.84)×104,PCL-PEG/BSA-VEGF同轴静电纺丝膜则为(1.39±0.76)×105,经统计学分析PCL-PEG静电纺丝膜和PCL-PEG/BSA同轴静电纺丝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L-PEG静电纺丝膜和PCL-PEG/BSA同轴静电纺丝膜与Dacron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CL-PEG/BSA-VEGF同轴静电纺丝膜与PCL-PEG静电纺丝膜和PCL-PEG/BSA同轴静电纺丝膜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同轴静电纺丝膜血液相容性较高,且更易于与内皮细胞粘附,显示其成为人工心血管替代材料的前景.  相似文献   
26.
“模拟钉螺”制作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利用对日本血吸虫毛蚴有趋向作用的物质制作"模拟钉螺"吸引毛蚴。方法选用明胶、琼脂做载体材料,加入Fe3+制成"模拟钉螺"。采用改良的Roberts比较法观察"模拟钉螺"及螺狮处理过的水(SCW)对毛蚴的趋向性。结果 Fe3+浓度分别为0.1、0.5 mol/L,明胶含量分别为9%和10%的凝胶颗粒,以及Fe3+浓度为0.5 mol/L、明胶含量为9%,琼脂含量为1%或2%的混合凝胶颗粒可作为"模拟钉螺"载体,所制作的"模拟钉螺"对毛蚴的趋向性较SCW更强。结论按一定配比制成的含Fe3+的明胶以及明胶和琼脂的混合物均可作为"模拟钉螺"载体的制作材料。  相似文献   
27.
说起风湿病,人们就会联想起风湿热和风湿性心脏病。这是一种由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延迟过敏反应所致的疾病。然而,风湿病所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其中较常见的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硬化症、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干燥综合征等疾病。这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大Y染色体与生育的关系。方法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G带技术,对593对不良孕产史夫妇及对照组(与不良孕产史无关的男性)233例进行染色体检查。结果593对不良孕产史夫妇中检查出染色体核型异常38例;染色体正常555例,其中大Y染色体155例,占27.9%。对照组233例染色体中检出大Y染色体59例,占25.3%。用SPSS10.0软件分析,经卡方检验,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认为大Y染色体是一种正常的多态变异,与不良孕产可能无关。  相似文献   
29.
老年糖尿病患者自由基与微血管并发症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自由基和抗氧化能力的变化及其与微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方法 测定 6 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和 6 5例健康老年对照者血浆或红细胞中脂质过氧化物 (LPO)、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 (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维生素C(VC)、维生素E(VE)、β 胡萝卜素 (β CAR)、谷胱甘肽 (GSH) ,同时测定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 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和餐后 2hC肽、血脂、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肌电图。 结果 老年糖尿病患者LPO(42 97± 6 99)nmol/g高于健康老年组 (31 5 9± 7 4 4 )nmol/g ,SOD(1712 4 4± 15 7 0 4 )U/L、CAT(2 17 0 1± 2 9 36 ) μg/g、GSH PX(2 1 0 1± 3 38)× 10 -10 U/RBC、VC(40 98± 10 5 1) μmol/L、VE(16 4 4± 2 4 5 ) μmol/L、β CAR(1 19± 0 2 3) μmol/L、GSH(0 98± 0 16 )nmol/L低于健康老年组〔分别为 (192 8 38± 14 3 4 4 )U/L、(2 6 4 4 0± 6 3 5 5 ) μg/g、(2 5 16± 6 4 1)× 10 -10 U/RBC、(5 2 2 3± 10 5 1) μmol/L、(2 3 0 4± 5 38) μmol/L、(1 6 3± 0 4 0 ) μmol/L、(1 2 5± 0 2 0 )nmol/L〕 ,合并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者变化更加明显 ,LPO和年龄呈正相关 (r=0 310 ,P <0 0 5 ) ,SOD、C  相似文献   
30.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hiazoli dilsdioms,TDs)是一类新型的胰岛素增敏剂,主要包括:噻格列酮(Ciglitazone)、曲格列酮(Troglitazone)、罗格列酮(Rosigtiaxone)、吡格列酮(Pi-ogltazone)、嗯格列酮(Enlitazone)等.1997年曲格列酮被欧美及日本最早应用于临床,结果发现曲格列酮可引起严重的肝脏毒性,甚至肝坏死,现已禁止使用.1999年,吡格列酮作为该类药中的第二个新药被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批准上市.该药降糖作用比曲格列酮强10倍,且无明显毒副作用.目前国内已生产(顿灵),并已全面进入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