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正组织是肿瘤患者检测最直接的临床样本,但由于肿瘤异质性的存在,目前的单一位点穿刺或活检不能反映肿瘤的全貌,同时,有创检测对于广泛人群的早期筛查以及晚期肿瘤的恶病质患者也并不适用。血浆游离循环肿瘤DNA(Cell-free 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由于保持着与组织样本一致的遗传信息,现将其作为组织样本基因学检测的替代首选。本文将针对ctDNA的三种检测方法(包括  相似文献   
32.
目的 观察揿针联合阿片类镇痛药物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β-内啡肽、P物质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76例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积极治疗原发病、营养支持、阿片类镇痛药物止痛治疗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揿针疗法,连续治疗14 d。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疼痛数字评分(NRS)、简明疼痛量表(BPI)、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以及血清β-内啡肽、P物质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1)试验期间,治疗组脱落4例,对照组脱落3例,最终完成试验者69例,其中治疗组34例、对照组35例。(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疼痛NRS评分降低、KPS评分升高(P<0.05),对照组疼痛NRS、K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疼痛NRS评分低于对照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BPI中24 h最剧烈疼痛、24 h平均疼痛、目前疼痛、对日常生活影响、对情绪影响、对日常工作影响、对睡眠影响及疼痛影响程度总评分降低(P<0.0...  相似文献   
33.
34.
通过对体质学说的简单阐述,从中医体质学说的角度来探讨《金匮要略》中甘草泻心汤的应用,说明甘草泻心汤对湿热体质及湿热为患的疾病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健脾解毒方结合卡培他滨片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卡培他滨片治疗,治疗组给予健脾解毒方结合卡培他滨片治疗,21天为1个周期,共治疗2个周期。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生存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疲倦等生存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解毒方有助于改善晚期大肠癌的临床证候,提高生存质量,降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6.
消痰散结方对裸鼠MKN-45胃腺癌组织中PC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目的:立足于痰浊凝结为癌瘤形成与转移的重要病理因素之一,设计观察了消痰散结方(半夏、胆南星、茯苓、枳实、陈皮、甘草等组成)对裸鼠胃腺癌体内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对胃癌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裸鼠MKN-45胃腺癌模型,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胃癌组织中PCNA的阳性表达率,同时观察了不同用药组瘤组织重量和病理学变化。结果:在裸鼠体内实验观察中,消痰散结方组抑瘤率大于30%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方对小鼠移植性肝癌抗肿瘤作用及趋化因子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CBRH-7919原位移植性肝癌模型,随机分为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和对照组,观察清热解毒方的抗肿瘤效应。采用趋化因子芯片筛选出不同剂量组间的差异基因(差异倍数至少为3),继而使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对差异基因加以验证。结果 (1)不同剂量清热解毒方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肿瘤作用(与对照组相比P0.01),组间比较显示高剂量组抑瘤作用更为明显(P0.01);(2)趋化因子芯片检测筛选出CXCL1、CXCL2、CXCL3、CXCR2及IL-1β为差异基因,其中中药干预组CXCL1、CXCL2、CXCL3及IL-1β基因表达下调,CXCR2基因上调,均以高剂量组最为明显(PO.05);(3)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别在蛋白水平上验证了以上差异基因。结论清热解毒方具有显著下调小鼠移植性肝癌模型中趋化因子CXCL1,CXCL2,CXCL3及IL-1β表达,上调趋化因子受体CXCR2的作用,其抗肿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38.
39.
加味丹栀逍遥散对抑郁模型大鼠HPA轴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加味丹栀逍遥散对抑郁模型大鼠血浆内CORT和ACTH含量的变化,探讨加味丹栀逍遥散对抑郁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加味丹栀逍遥散低、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孤养结合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的复合模型,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接受不同应激因子刺激21 d,建立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模型,随后分别按氟西汀组2.5 mg·kg-1、加味丹栀逍遥散低、高剂量组2.04,4.08 g·kg-,各组均按10 mL'kg-1ig给药,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ig 10 mL'kg-1生理盐水1次/d,每天应激前灌胃,从造模第22天开始,至动物处死当天,共21 d,实验周期共42 d;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大鼠血浆皮质醇(CORT)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CORT(33.22 ±3.84) ng'L-1和ACTH(203.78 ±12.69) ng·L-1的水平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说明抑郁模型动物存在HPA轴的异常兴奋;经过治疗后,各组大鼠CORT和ACTH的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水平(P<0.05).结论:加味丹栀逍遥散可以通过降低血浆中CORT和ACTH的水平,拮抗应激导致的HPA轴亢进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0.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指有效心搏每分钟低于60次的各种心律失常。临床常见有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窦性停搏、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主要临床表现为心悸、疲劳及虚弱,活动后气短胸闷,严重者可引起昏厥、抽搐、紫绀等。临床上有许多采用中医药治疗的报道。笔者应用自拟参桂益心汤治疗此病,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