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  2 0 0 1年我院儿科送检的所有细菌培养标本共 1731份 ,其中痰标本 2 4 1份 ,咽拭子标本 330份 ,大便标本 2 4 2份 ,脐部分泌物标本 2 5份 ,眼分泌物标本 9份 ,小便标本 30份 ,皮肤脓疱液标本 11份 ,阴道分泌物 4份。1 2 方法 ①细菌培养及鉴定 :痰标本对于小于 3岁以下的婴幼儿或不会吐痰的儿童 ,采用一次性吸痰管吸取 ,部分经气管插管吸取 ,大儿童则经生理盐水多次漱口后由直接吐痰取得 ;血取自严格消毒皮肤的桡动脉或肱静脉或股静脉 ;分泌物用浸生理盐水的无菌棉拭子取样。细菌鉴定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验用外周血监测AML患儿MRD的可行性。方法选择确诊的AML患儿为研究对象。以甲基化的降钙素(calcitonin,CT)基因作为检测AMLMRD的目的基因。提取骨髓液、外周血的DNA,用MS-PCR方法扩增甲基化的CT基因,产物用电泳的方法检测,为定性检测。结果在所有患者中,治疗前骨髓液组CT甲基化阳性14例,阳性率77.7%,外周血组阳性14例,阳性率77.7%,两组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诱导28天骨髓液组CT甲基化阳性4例,阳性率22.2%,外周血组阳性3例,阳性率16.7%,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18例中13例(非M37例,M36例)完成巩固治疗,巩固结束后骨髓液组与外周血组CT甲基化阳性均有2例,阳性率均为15.4%,无统计学差异。另外,12例非M3组在诱导15天的CT甲基化检测,骨髓液组阳性11例,阳性率91.7%,外周血组阳性9例,阳性率75%,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①在治疗前、诱导15天、诱导28天和巩固结束分别用MS-PCR检测甲基化CT基因,骨髓组和外周血组的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别,提示外周血可能可以替代骨髓液用定性MS-PCR方法监测儿童AML的MRD。②用定性MS-PCR检测甲基化CT的方法监测AML的MRD,灵敏度为10-3。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川崎病患儿外周血红细胞补体受体1(ECR1)分子在川崎病急性期及恢复期的表达,初步探讨红细胞免疫功能与ECR1数量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并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30例川崎病患儿(病例组)和28例健康儿童(对照组)的ECR1活性与ECR1数量基因多态性并进行比较。结果病例组患儿急性期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低于对照组(P<0.01),恢复期病例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仍低于对照组(P<0.05),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则接近对照组(P>0.05)。川崎病患儿HL和LL基因型的分布频率高于正常儿童(P<0.01),两组CR1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川崎病患儿L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P<0.01)。结论川崎病患儿急性期存在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这是患儿CR1数量基因呈中低度表达所致,提示CR1基因的多态性可能在决定个体川崎病遗传易感性方面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阿罗格混合螨疫苗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1例尘螨变应性鼻炎患儿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前及治疗后半年及1年半的症状、体征评分,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31例患者的症状、体征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1例患者总计接受免疫治疗注射1209次,出现185次局部不良反应,3例出现全身不良反应,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5.30%(185/1 209),全身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0.25%(3/1 209),未出现致命性全身不良反应。结论标准化变应原脱敏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临床结核病的表现似乎日趋复杂化,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的难度。现将我院1994年9月至1999年2月的几例不典型起病的结核病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例1,男,4岁,阵发脐周疼痛2月余,夜间较重。腹痛与饮食无关,时有腹胀、便秘,无腹泻、呕吐、无盗汗。接种过卡介苗。以腹痛待查入院。查体:T36.6℃,体重12kg,慢性病容,皮肤无黄疸。心肺正常,腹平软,脐周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化验:三大常规正常。腹部B超:正常。腹平片正常。胃肠钡餐正常。肝、肾功能正常。治疗予雷尼替丁、颠茄合剂、氟哌酸等无效。在观察中发现患儿除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与免疫功能变化情况.方法测定了46例CHF患儿及50例健康儿童T淋巴细胞亚群、T淋巴细胞转化率、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作分析比较.结果CHF组CD3、CD4、CD8、CD4/CD8、T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显著降低,而IgG、C3升高.结论CHF患儿影响细胞免疫功能,并可激活补体系统,造成免疫损伤,加重心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17.
Amplatzer堵闭器与外科手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Amplatzer堵闭器(ADO)与开胸结扎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对21例PDA患儿在透视监视下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堵闭器封堵PDA,术后30 min行主动脉弓降部造影,术后24 h、1月、3月、6月及1年、2年、3年,分别行彩色超声心动图、胸片、心电图等随访观察;与行开胸结扎术的18例PDA患儿做比较.结果ADO介入组与开胸组治疗成功率均达100%.ADO介入组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与开胸组比较均有显著减少,ADO介入组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胸组.结论介入组痛苦更少、恢复更快、并发症更少且无需输血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ADO介入治疗在有适应症的范围内可替代外科手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结核纯蛋白衍化物与婴幼儿哮喘及细胞免疫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结核纯蛋白衍化物(PPD)结果与婴幼儿哮喘及细胞免疫的关系。方法 将接种卡介苗后的婴幼儿100例按有无哮喘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检测PPD皮试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结果 实验组PPD皮试阳性6例(6/50),阳性率12%;对照组阳性30例(30/50),阳性率60%,实验组PPD阳性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x2=8.92 P<0.01)。实验组CD3+(69.05±5.55)%、CD4+(45.67±6.03)%、CD8+(24.32±3.06)%、CD4+/CD8+(1.66±0.36)%与对照组[分别为(67.33±5.96)%、(42.95±7.21)%、(22.37±3.97)%、(1.47±0.28)%]相比均增高,t分别为2.54、2.45、2.80、2.98,P均<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PPD结果与哮喘及免疫状态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脑脊液肿瘤坏死因子与儿童癫癎发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脊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儿童癫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28例癫癎患儿发作期及间歇期脑脊液TNF-α的含量.结果癫癎患儿发作期及间歇期脑脊液TNF-α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且发作期高于间歇期.结论癫癎患儿发作期及间歇期脑脊液TNF-α增高,在癫癎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病原体构成特点、影响因素及其抗菌谱.方法对185例经血培养证实的新生儿败血症病原学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85例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以葡萄球菌为最多,机会菌、大肠埃希菌次之,其他不太多见的还有链球菌、绿脓假单胞菌;其病原体构成与胎龄、生活方式、原发感染病灶密切相关;而其药物敏感试验示头孢唑啉、先锋必等为首选抗菌素.结论新生儿败血症病原学特点的分析,对指导临床诊治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