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0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1 毫秒
51.
目的:观察基底膜的主要组成蛋白Ⅳ型胶原和层粘连蛋白与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和血糖变化的关系。 方法:选择1999/2003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2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有无血管病变分为大血管病变组(n=8),微血管病变组(n=36)和无并发症组(n=38);以44例正常人为正常对照组。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所有被试者的血清Ⅳ型胶原和层粘连蛋白水平,同时测定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等相关生化指标,用相关和多元回归分析各指标间相关性。 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26例被试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清Ⅳ型胶原水平:糖尿病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98.69&;#177;26.67)(78.41&;#177;19.12)μ/L,P〈0.01];其中微血管病变组高于其他各组(P〈0.01)。②血清层粘连蛋白水平:糖尿病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72.78&;#177;25.69),(147.02&;#177;27.64)μg/L,P〈0.01];其中微血管病变组高于其他各组(P〈0.01)。③不同病程糖尿病患者比较:各病程组间(〈5年,5-,≥10年)的血清Ⅳ型胶原水平虽逐渐递增,但无差异(P〉0.05)。病程6~10年及11-22年的患者血清层粘连蛋白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亦高于病程〈1年及1~5年者(P〈0.01)。④不同血糖值的糖尿病患者比较:三组(〈8,8-,≥11.1mmol/L)血清层粘连蛋白与Ⅳ型胶原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组间无差异。⑤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Ⅳ型胶原和层粘连蛋白水平与血糖、病程呈正相关(P〈0.01,0.05)。⑥血清Ⅳ型胶原和层粘连蛋白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8,P〈0.001)。 结论:血清Ⅳ型胶原和层粘连蛋白水平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及血糖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2.
目的:评估护士开展胰岛素笔使用注意事项培训效果,为以后的培训内容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和培训反馈表检验培训效果,确定新的培训内容和方向。结果:共有12个科室106名护士参加了培训,其中24名护士填写了调查表,12个科室填写了反馈表。培训后,护士对胰岛素笔使用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多项知识正确率达100.00%;所有参训人员均认为培训"收获很大,对今后工作有很大帮助";有66.67%的临床科室认为药师是决定培训内容的适宜人群。结论:我院护士开展胰岛素笔使用注意事项培训效果较好,今后应侧重以药物治疗为内容开展培训。  相似文献   
53.
目的分析抗感染药物致老年人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方法统计该院2006—2012年上报的抗感染药物致老年人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从患者情况、抗感染药物的种类、给药途径、剂量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3例抗感染药物致老年人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例数最多,占51.91%;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所占比例最大占79.78%;未根据老年人肾功能进行减量的占39.44%。结论抗感染药物致老年人不良反应/事件与药物种类、给药途径、给药剂量等多种因素有关,不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是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产生的主要因素之一,应加强老年人抗感染药物使用的管理。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顺行切取修复小腿中上段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方法。方法:2006年4月--2009年12月,应用顺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中上段皮肤缺损5例.皮瓣面积:5.0cm×7.5cm-13.0cm×18.0cm。结果5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6个月,皮瓣颜色正常,弹性好,感觉正常,两点辨别觉5-13mm,外观满意。结论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顺行切取修复小腿中上段皮肤软组织缺损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夏季贴敷膏治疗风寒湿痹证膝痹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79例本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采用夏季贴敷膏;对照组采用麝香壮骨膏外用。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肿胀、活动度、WOMAC评分改善情况、膝关节滑液中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疼痛、肿胀、活动度及WOMAC评分、IL-1、TNF-α数值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治疗组疼痛、肿胀、活动度及WOMAC评分、IL-1、TNF-α数值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夏季贴敷膏治疗膝痹病(风寒湿痹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RNA干扰技术沉默STAT3信号传导通路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针对人STAT3基因mRNA序列设计合成3对编码小干扰RNA(siRNA)的DNA模板,将其连入pRNAT-U6.1/neo质粒中,构建STAT3-siRNA表达载体,稳定转染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利用RT-PCR、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转染细胞中STAT3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MTT实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转染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变化情况.结果:成功构建STAT3-siRNA表达载体,经测序鉴定正确.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TAT3-siRNA3表达载体明显抑制了人食管癌Eca-109细胞中STAT3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TT实验显示,稳定转染siRNA后,siRNA3实验组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下降,细胞生长抑制卒为35.68%,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式细胞技术显示,siRNA3实验组出现了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细胞周期阻滞于G_0/G_1期,细胞凋亡率为13.26%,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RNA干扰技术沉默STAT3基因可以有效地抑制STAT3基因的表达,进而抑制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的增殖,引起细胞周期G_0/G_1期阻滞,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57.
239例直结肠息肉的随访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1982年8月至1997年9月,我院在1942例纤维大肠镜(下称大肠镜)检查中发现直、结肠息肉239例,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男159例,女80例。年龄21~78岁,平均52.8岁。病程1天到30年不等,其中1年以内者占75.5%。主要...  相似文献   
58.
59.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