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26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80篇
内科学   333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82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44篇
  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CO2超临界萃取蛇床子中蛇床子素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CO2超临界萃取蛇床子中有效成分蛇床子素的最佳工艺条件,考察各工艺参数对蛇床子素得率的影响。方法以蛇床子素得率和萃取物中蛇床子素的含量为主要指标,采用L9(3^4)正交设计优选CO2超临界萃取的蛇床子素最佳工艺条件。结果CO2超临界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及萃取次数均对蛇床子素提取率有较大影响,以萃取温度为40℃,萃取压力为40MPa,萃取3次,每次1h时,蛇床子素得率最高,达98.63%。结论CO2超临界萃取可用于蛇床子中的有效成分蛇床子素的提取,且工艺条件简单、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72.
高脂血症作为冠心病(CHD)的重要危险因素已得到肯定。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可降低CHD的患病率和病死率[1],3羟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是目前最有效的一类调脂药,国产洛伐他丁(罗华宁,lovastatin),临床推荐剂量20mg/d。鉴于国内的高胆固醇血症多为中轻度,故本研究采用小剂量(10mg/d)洛伐他丁,以评价其调脂效果及安全性。1 临床材料1.1 研究对象 所有病例均系1997年10月至1998年2月本院心内科住院病人,共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36~76(5…  相似文献   
73.
载脂蛋白E基因对血脂代谢的调节及其与脑梗塞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铁兵  赵水平 《湖南医学》1997,14(5):265-266
应用改良的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测定了102例正常人和68例脑梗塞者的载脂蛋白E(apoE)基因型,并分析了两组受试者的血脂,脂蛋白和载脂蛋白B(aPOB)水平的差别,以及该基因对上述脂质参数的影响。结果显示:apoE4等位基因有升高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和apoB水平的作用,而apoE2位基因则有相反的作用,后者的频率在脑梗塞组高于对照组,提示  相似文献   
74.
降脂药物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降低血脂治疗方法包括两大类:非药物性降脂治疗和药物性降脂治疗。前者包括饮食控制、血浆净化、外科手术和基因治疗等。采用药物使过高的血脂降至正常,效果肯定,患者易于接受。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降脂药物大体上可分为5大类。 1 三羟基三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 这类药物是细胞内胆固醇合成限速酶即 HMG-CoA还原酶的抑制剂,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调脂药,由于这类药物的英文名称均含有“statin”,故常简称为他汀类。他汀类通过抑制  相似文献   
75.
血液净化[包括肝素诱导的体外低密度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沉淀法(HELP),膜过滤法,低密度脂蛋白抗体吸附法等]是体外血脂分离技术.  相似文献   
76.
糖尿病血脂异常及其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是冠心病的独立致病因素,大血管疾病并发症是糖尿病病人的主要死因。糖尿病人群的心血管病死亡率至少是普通人群的3倍以上。糖尿病病人血脂异常极为常见,而且有研究提示血脂异常对糖尿病人群发生大血管并发症特别是冠心病有显著作用,所以目前主张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积极地降脂治疗。  相似文献   
77.
无创性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项目的国内首先建立无创性血管内皮功能检测技术。证实了该技术具有可靠性好、实用性强的特点,并采用该项技术对331名冠心病、高血压病患者和早发心肌梗死患者子代以及正常对照者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和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冠心病和高血压病患者以及早发心肌梗死患者子代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而且在冠心病患者中血管内皮功能的异常与左室舒张功能的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78.
目的 :观察小剂量多巴酚丁胺对严重的充血性心力衰竭 (Congestiveheartfailure ,CHF)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eftventricurlarejectionfraction ,LVEF)及肿瘤坏死因子 -α(Tumornecrosisfactore -alpha ,TNF -α)和白细胞介素 - 6 (Interleukin - 6 ,IL - 6 )的水平的影响。方法 :30例心功能正常的心脏病患者和 5 2例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5 2例CHF患者被随机地分为多巴酚丁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卡托普利、利尿剂、洋地黄类和硝酸酯类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多巴酚丁胺 ,剂量为 2 .5~ 5ug/kg/min ,共 10d。测定左室射血分数、血清TNF -α和IL - 6及其变化。结果 :CHF组血清TNF -α和IL - 6水平明显高于无心衰组 (P <0 .0 0 1)。治疗后两组LVEF均有所提高 ,但多巴酚丁胺组更明显 ,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 ,对照组血清TNF -α和IL - 6有显著性意义的降低 ,而多巴酚丁胺治疗组无显著性变化。结论 :CHF患者血清TNF -α和IL - 6水平明显增高 ;多巴酚丁胺虽然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及提高LVEF ,但无改善血清TNF -α和IL - 6的作用。  相似文献   
79.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左室肥厚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4h动态血压监测 (ABPM)可定量揭示血压总体高度、波动状况和昼夜节律 ,更好地预测高血压并靶器官损伤的发生和发展。本文应用ABPM和超声心动图左室重量指数 (LVMI)的测定 ,旨在阐明杓型和非杓型高血压病患者夜间血压及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对左室肥厚的影响。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选取住院和高血压专科门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10 0例 ,男性 5 1例 ,女性 4 9例 ,年龄 (5 6± 10 )岁 ,全部符合 1999年WHO制定的高血压病诊断标准 ,并排除脑、肾、内分泌系统等疾病的继发性高血压。计算机分别按年龄大小、病程长短和昼间血压…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 :对 87例高血压病患者及 2 6例正常人 (对照组 )进行 2 4h动态血压监测 (ABPM)和超声心动图左室重量指数 (LVMI)的测定。结果 :高血压病组LVMI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高血压病组的LVMI与 2 4h平均收缩压 (2 4h SBP)、夜间平均收缩压 (n SBP)及舒张压 (n DBP)呈显著正相关 (分别为r =0 .183,P <0 .0 5 ;r =0 .2 75 ,P <0 .0 1;r =0 .2 4 3,P <0 .0 5 ) ,与 2 4h收缩压变异性 (2 4h SBPV)、白昼收缩压变异性 (d SBPV)呈显著负相关 (分别为r =- 0 .2 5 3,P <0 .0 1;r =- 0 .186 ,P <0 .0 5 ) ;高血压病组伴左室肥厚 (LVH)者 2 4h SBPV显著低于无LVH者 ,而d SBPV和夜间收缩压变异性 (n SBPV)在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2 4h SBPV对预测高血压性LVH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