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3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90篇
预防医学   21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61.
苏楠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29):3070-3071
患者男,82岁,因患2型糖尿病10年,血糖波动于2008年4月入院。既往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肺间质纤维化病史,无肿瘤及使用免疫抑制剂史。入院后7d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臂成簇分布红斑、水泡,全身躯干及四肢较多散在红斑、水泡,伴疼痛,体温升高,最高38.2℃,查体:一般情况尚可,表情痛苦,各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左上臂可见成簇分布的红斑、水泡,有少量血疱,部分皮疹上结有血痂;全身躯干、四肢见散在分布的较为广泛的红斑、水泡;水泡呈绿豆大小,中央凹陷,周围绕以红晕。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3.8×10^9/L,中性粒细胞81.4%,尿、粪常规正常;肝、肾功能及血浆白蛋白、球蛋白正常。  相似文献   
62.
目的 调查我国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患者对疾病管理与认知的现状.方法 对2009年9月-2010年9月全国8个省市哮喘流行病学调查中确诊的2 034例哮喘患者进行哮喘疾病管理与认知的问卷入户调查,主要内容包括:(1)患者一般情况;(2)哮喘患者的控制现状;(3)哮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4)哮喘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结果 2 034例哮喘患者中,462例(22.71%)患者在过去1年中曾进行过肺功能检查,294例(14.45%)患者拥有峰流速仪,仅33例(1.62%)患者每天使用峰流速仪进行病情监测,456例(22.42%)患者能正确认为哮喘是“气道炎症性疾病”,302例(14.85%)患者认识到哮喘治疗目标是“可以长期良好控制或完全控制”.能正确认知疾病本质的患者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20.60 ±3.92)分]明显高于不能正确认知疾病本质者[(19.95±4.43)分;t=-2.385,P=0.017].1 213例(59.64%)患者表示哮喘影响了其工作、生活和娱乐,181例(8.90%)患者表示需要依靠器具进行日常生活,甚至有93例(4.57%)患者因哮喘而产生过自杀的念头.结论 我国哮喘患者对疾病的管理和认知程度依然不佳,正确认知疾病本质有助于提高哮喘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微通道辅助下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7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诊断为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_4~L_5或L_5~S_1)行减压融合内固定的患者共37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微通道组[肌间隙入路可扩张微通道辅助下行患侧经椎间孔入路微创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手术,结合对侧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16例,常规手术组[经后正中入路椎间融合术(PLIF)手术]21例。门诊随访并获得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欧氏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术后1 d、3 d、3周VAS评分,术后3个月、6个月、1年VAS、ODI评分,以及手术并发症。结果两组37例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顺利完成手术并得到成功随访,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随访14.4个月。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3周、3个月、6个月、1年的VAS、ODI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微通道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术后1、3 d VAS评分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术后并发症。结论与传统PLIF手术相比,微通道辅助TLIF手术具有同样良好的近期疗效,但微通道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3 d的VAS评分明显优于传统组。  相似文献   
64.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指脱出的椎间盘组织位于椎间孔外,机械性压迫或炎性刺激同序数的神经根,造成剧烈的下肢放射性疼痛,合并腰骶部疼痛,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皮肤感觉或运动功能损伤,其发病与长期承受以旋转负荷为主的应力有关。临床上遇到根性症状严重,神经损害严重,且症状与影像学椎管内表现不符的患者,应警惕本病可能。分型可分为:Ⅰa型——突出间盘向头侧移位至椎弓根下缘;Ⅰb型——Ⅰa型合并后外侧突出;Ⅱa型——极外侧型突出,突出间盘轻微头侧移位;Ⅱb型——Ⅱa型合并后外侧突出。手术治疗常为最佳选择,包括传统的开放手术及微创经间盘镜摘除突出的椎间盘术。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旁路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治疗体会。方法分析我院2010年8月-2012年2月开展腹腔镜胃旁路手术治疗糖尿病的20例病例资料,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空腹血糖、体重指数、胰岛素抵抗(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Alc)、c肽等指标的改变。结果20例患者术后1个月血糖均有明显下降,葡萄糖耐量明显增强(P〈0.05),12例患者术后1个月体重指数变化明显,15例术后随访3-12月,血糖在正常范围,不需胰岛素或药物控制;4患者例术后6个月, HOMA-IR、HbAlc与手术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均有不同程度缓解。结论胃旁路术能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手术安全可行,近期效果明显,长期效果仍待观察。  相似文献   
66.
目的 利用pSOS-HUS系统构建针对小鼠碱性调宁蛋白(h1-calponin)的RNA干扰载体并对其干扰效率进行验证.方法 利用在线软件设计三段针对小鼠h1-calponin cDNA的寡核苷酸(A、B、C)片段,经退火成为双链后分别装入pSOS-HUS载体,得到载体调宁蛋白-PS-A/B/C,再将h1-calponin cDNA插入该载体和GFP一起融合表达,得到调宁蛋白RNAi-A/B/C 3个载体;对上述载体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后,转染至HEK293T细胞株,通过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GFP荧光强度来判断上述载体的干扰效果.结果 经酶切和测序证明针对小鼠h1-ealponin的3个RNA干扰载体构建成功,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显示,和空载体pSOS-HUS(未插入RNA干扰片段)相比,A组的荧光强度减弱最明显,B的基本不变,C的荧光强度稍有减弱.结论 成功构建了针对h1-calponin的RNA干扰载体.  相似文献   
67.
共同性内斜视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斜视类型,分为先天性内斜视、调节性内斜视、部分调节性内斜视、非调节性内斜视、继发性内斜视等.除了调节性内斜视可以通过及时配戴眼镜予以矫正外,其余各种类型的共同性内斜视几乎都需要用手术予以矫正.通常采用的术式为内直肌后徙、外直肌缩短术.而我们将内直肌后徙改用内直肌延伸术.从而简化了内斜视矫正术的手术过程,且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8.
目的 阐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GFR2)在成年小鼠骨折愈合过程中的表达模式. 方法 制备小鼠胫骨不稳定骨折模型,分别于骨折后3、5、7、10、14和21 d 6个时相点对小鼠的骨痂摄X线片,行HE染色及FGFR2、骨钙蛋白、Ⅱ型胶原、X型胶原的原位杂交检测,明确FGFR2在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中的表达变化. 结果 骨折后3~5 d,FGFR2与骨钙蛋白在骨折处骨膜下成骨细胞中共表达;在骨折后7~14 d,FGFR2与X型胶原在软骨痂肥大前软骨细胞和肥大软骨细胞中共表达. 结论 FGFR2参与了骨折愈合过程,并且可能是潜在的调节骨折愈合的靶基因.  相似文献   
69.
非洛地平缓释片对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的影响及与细胞内胞浆游离钙浓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70.
直肌边切术在先天性眼球震颤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楠 《眼科研究》2005,23(4):430-432
目的探讨治疗先天性眼球震颤的简捷、有效的手术方法。方法对21例年龄在7~12岁的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采用改良的Parks手术方法,即在Parks手术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直肌边切术代替Parks法中的直肌后退,而Parks法中的直肌缩短仍保持不变。结果15例(71·43%)患者相对静止眼位移至正前方,正前方眼震基本消失,6例(28·57%)眼震明显减轻,正前方为低幅低频震颤,视力提高2~5行;18例(85·71%)代偿头位基本消失,3例(14·29%)明显改善。16例术后随访2年,其中8例术后有轻度回退现象,6周后稳定者7例,经过2年随访,情况稳定者15例。经1~2年随访,18例效果满意。结论该术式效果肯定,手术操作简捷。手术因不需缝合巩膜,故不会有发生巩膜穿孔的危险,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