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6篇
神经病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2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 筛选与蛋白激酶Wee1B相互作用的候选分子,证实该蛋白与Wee1B的相互作用及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探讨其对小鼠受精卵早期发育的影响,本研究对揭示小鼠受精卵早期发育的分子机制和生殖机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优化人类辅助生殖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方法】 构建pGBKT7-Wee1B诱饵质粒并转入酵母感受态细胞中检测其对酵母的毒性、自激活能力以及表达情况,再将含有pGBKT7-Wee1B的酵母感受态细胞与人卵巢cDNA文库相融合,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出阳性克隆,提取阳性克隆的酵母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后进行测序鉴定。经酵母重新转化验证后,在哺乳动物细胞中使用免疫共沉淀和免疫荧光共定位的方法确定候选分子与Wee1B蛋白激酶的相互作用。过表达或降低筛选分子,并显微注射入小鼠1-细胞期受精卵中观察Wee1B的蛋白激酶活性和定位的变化及候选分子是否通过Wee1B调控小鼠受精卵的早期发育。 【结果】 以小鼠Wee1B编码基因的pcDNA3.1/V5-His-TOPO-Wee1B-WT野生型质粒为模板,设计特异性引物构建出pGBKT7-Wee1B诱饵质粒;诱饵质粒pGBKT7-Wee1B对酵母感受态细胞无毒性,无自激活能力,通过蛋白质印迹法验证其在酵母感受态细胞中表达;酵母双杂交系统从人卵巢cDNA文库中筛选出了9个与Wee1B蛋白激酶存在相互作用的蛋白;免疫共沉淀证实蛋白激酶Wee1B与KHDRBS3蛋白在HEK293细胞中存在相互作用;免疫荧光共定位确定蛋白激酶Wee1B与KHDRBS3蛋白在小鼠受精卵中共定位;干预KHDRBS3影响Wee1B的蛋白激酶活性和定位,并影响小鼠受精卵的早期发育。 【结论】 成功构建pGBKT7-Wee1B质粒,并以此为诱饵,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从人卵巢cDNA文库筛选出KHDRBS3蛋白;免疫共沉淀证实KHDRBS3与Wee1B存在相互作用,且二者在小鼠1-细胞期受精卵中共定位。以上提示KHDRBS3蛋白可能通过调控Wee1B的蛋白激酶活性和定位进而参与小鼠受精卵的早期发育。  相似文献   
72.
随着社会对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医学教育改革必须不断深入开展。作者结合辽宁医学院"OSBCM"与"PBL"相结合的综合型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专业的实践研究,探讨了医学教育工作者如何在不断深入研究医学教育规律与发展趋势基础上,寻求最佳医学教育模式,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医务工作者。  相似文献   
73.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常见原因为颅内动脉瘤破裂。我科近期收治1例罕见的以SAH为首发症状的左迷走锁骨下动脉多发动静脉瘘患者,经血管内栓塞治疗后,效果良好,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26岁,因突发意识不清伴恶心、呕吐2h在外院行头颅CT检查发现SAH伴脑室出血;20 h后患者逐渐清醒,头颈部CT血管造影示左锁骨下血管异常。  相似文献   
74.
某县级医院近7年非医学需要剖宫产原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非医学需要剖宫产原因及其遏制对策。方法 对某县级医院2000年1月-2006年12月12595例产妇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调查前研究者(本文3位作者)接受过剖宫产医学指征知识的培训,再查阅病案、统计报表及相关医疗护理记录资料,对剖官产原因逐例分析确认,然后归项,有剖宫产医学指征的归于医学需要剖宫产,凡是孕足月及待产过程中无明显剖宫产医学指征的归于非医学需要剖宫产。结果近7年来该院剖宫产率、非医学需要剖宫产率及其构成比成逐年上升趋势,3项指标年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478.61、506.32和186.82,P〈0.01)。非医学需要剖宫产的原因有:社会因素(86.18%),产妇及其家属原因(81.58%),医源因素(60.24%),其他不明原因(9.79%)。结论 非医学需要剖宫产增多是剖宫产率升高的根本原因。要充分认识剖宫产的利与弊,加强生殖健康宣传教育,努力降低非医学需要剖宫产率,提高母婴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血管内治疗术的护理及监护要点。方法:通过对15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行血管内治疗患者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凝血功能的动态监测,溶栓及抗凝药物的正确使用,静脉导管的有效固定,从而及早发现出血倾向,减少穿刺点渗血、静脉导管脱出等并发症。结果:15例患者中,14例未发生颅内出血,1例患者因活动过度穿刺部位出现淤青,1例患者出现鼻腔出血。结论:对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行血管内治疗的患者,术后在严密监测凝血功能指导下应用溶栓及抗凝药物,并严密观察患者的反应,T、P、R、BP、出血倾向及意识等变化,从而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6.
正"课程思政"指的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知识中的一种教育理念,2017年由教育部在全国高校推广实行,已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焦点和新趋势。将课程思政融入医学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医德,在未来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1]。医学生接触人体解剖学较早,在人体解剖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对于医德的培养具有"启蒙"意义,而且人  相似文献   
77.
《正常人体结构》是高职、高专的医学生必修专业基础课程,将"全人教育"理念渗透在该课程的教学中,从"全人教育"理念出发,以"全人教育"为标准、为动力、为目标,以此为培养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和谐发展的"全人"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78.
 摘 要:目的 探讨9-顺式维甲酸(9-cisRA)对甲状腺鳞癌细胞株SW579细胞周期及周期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以终浓度分别为为10-7 mol/L、10-6 mol/L、5×10-6 mol/L、10-5 mol/L 的9-cisRA处理SW579细胞株,采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用RT-PCR方法检测SW579细胞CDK4、CyclinD1mRNA的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SW579细胞CDK4、CyclinD1的蛋白表达。结果 9-cisRA作用后,MTT结果显示,各组细胞均出现显著的生长抑制作用,生长抑制率明显升高,并呈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仪分析,各组细胞均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S期细胞在细胞周期中所占比例逐渐减少,G1期细胞则明显增加(P<0.01),细胞滞留在G1期。RT-PCR检测结果表明,经不同浓度9-cisRA处理的细胞CDK4 mRNA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变化;CyclinD1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经不同浓度9-cisRA处理的细胞CDK4蛋白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变化,CyclinD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结论9-cisRA对SW579细胞有显著的生长抑制作用,可能与抑制CyclinD1的表达,从而将细胞阻滞于G1期有关。  相似文献   
79.
目的:检测小鼠1-细胞期受精卵各个细胞周期中蛋白激酶Wee1B的表达水平及其定位水平,初步阐明Wee1B对哺乳动物受精卵早期发育调控的机制。方法:超排卵获得小鼠1-细胞期受精卵,收集卵细胞后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Wee1B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放射自显影测定Wee1B活性;间接免疫荧光观察Wee1B在各个细胞时期的定位。结果:小鼠1-细胞期受精卵G1、S、G2和M期Wee1B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G2和M期Wee1B蛋白表达量与G1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G1期比较,S、G2期Wee1B活性逐渐增高(P>0.05, P<0.01), M期Wee1B活性迅速下降(P<0.01)。G1期和S期细胞Wee1B蛋白偶联的红色荧光信号主要集中分布于细胞核,但在G2期细胞红色荧光信号弥散分布于细胞浆,在M末期和2-细胞期可见红色荧光信号又重新分布于细胞核,细胞浆内荧光减弱。结论:蛋白激酶Wee1B在小鼠1-细胞期受精卵各个细胞周期动态表达,Wee1B蛋白存在核浆转位,Wee1B的定位变化可能调控小鼠受精卵有丝分裂。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肝癌Bel-7402细胞Skp2、p27Kip表达的影响,探讨bFGF调控肝癌细胞增殖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分为对照组、bFGF组、bFGF+Wortmannin组,MTT法分析细胞增殖程度;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RT-PCR法检测Skp2的mRNA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Skp2、p27Kip蛋白的表达.结果:bFGF组细胞增殖比显著增加;bFGF可诱导细胞由G1期进入S期,而且上调Skp2的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p27Kip蛋白表达;PI3K的抑制剂Wortmannin可部分抑制bFGF的上述作用.结论:bFGF可能通过激活PI3K/PKB途径调节Skp2、p27Kip表达,促进肝癌Bel-7402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