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71篇
  免费   472篇
  国内免费   437篇
耳鼻咽喉   258篇
儿科学   67篇
妇产科学   35篇
基础医学   688篇
口腔科学   200篇
临床医学   1226篇
内科学   723篇
皮肤病学   151篇
神经病学   343篇
特种医学   30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2篇
外科学   880篇
综合类   2709篇
预防医学   1196篇
眼科学   56篇
药学   960篇
  4篇
中国医学   1012篇
肿瘤学   443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58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182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332篇
  2013年   319篇
  2012年   411篇
  2011年   420篇
  2010年   397篇
  2009年   430篇
  2008年   418篇
  2007年   457篇
  2006年   446篇
  2005年   407篇
  2004年   469篇
  2003年   371篇
  2002年   343篇
  2001年   338篇
  2000年   434篇
  1999年   342篇
  1998年   340篇
  1997年   358篇
  1996年   347篇
  1995年   338篇
  1994年   280篇
  1993年   219篇
  1992年   226篇
  1991年   185篇
  1990年   206篇
  1989年   161篇
  1988年   121篇
  1987年   141篇
  1986年   95篇
  1985年   124篇
  1984年   132篇
  1983年   76篇
  1982年   99篇
  1981年   78篇
  1980年   56篇
  1979年   28篇
  1978年   20篇
  1977年   21篇
  1965年   17篇
  1964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991.
笔者根据高血压的发病机理,运用中医镇肝潜阳法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共治疗96例,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71例,女25例;年龄最小的14岁,最大的67岁,平均35.74岁;病程最长者22年,最短者15个月,平均7.82年.1.2 中医辨症:本组96例,血压230~200/190~160 mmHg19例,200~170/165~140 mmHg 23例,175~160/140~129mmHg 55例,平均收缩压186 mmHg,舒张压144 mmHg.辨证为肝肾阴虚者72例,表现面色青暗、头昏脑胀、舌质暗红苔黄、脉弦实.辨证为阴阳两虚者11例,表现面色禾(白光)白、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舌质淡胖苔灰腻、脉虚细.辨证为湿热瘀阻者13例,表现为面色灰滞、指甲暗紫,舌质暗有瘀斑瘀点、脉细涩.  相似文献   
992.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耳毒性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问世及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 ,学者们便开始了对其耳毒性的研究[1] ,但其耳毒性的机制目前仍处于争论之中[2 ,3 ] 。本研究利用ABR技术同步进行透射电镜的观察 ,试图描述其耳毒性机制的形态学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初步的探讨。1 材料和方法1 1材料 选用发育正常的 2个月龄健康豚鼠 ,雌雄不限 ,无中耳疾病 ,Preyer氏反应正常 ,体重 2 0 0~ 35 0 g。1 2分组 实验动物分两组 ,每组 5只 ,实验组给予庆大霉素腹腔注射 ,剂量为 10 0mg/kg。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 ,剂量为 10 0mg/kg。1 3ABR检测…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了解我国中老年新发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现状及强化血压控制过程中的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预警干预的研究(chinese diabetes complication prevention study,CDCPS)Ⅰ期研究中年龄50-75岁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的患病率和知晓率,根据血压控制方式分为4组(A组未用药;B组1种药;C组2种药:D组3种药),分析在第20次随访(第20个月)的血压情况与不同治疗方案的关系.结果 (1) 771例患者高血压患病率为48.4%.知晓率为81.0%.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2)入组前高血压的治疗率为78.8%,入组后患者高血压的病程和血压水平与治疗方案的复杂性相关.除D组外,调整后的其余治疗方案均能使患者收缩压达到满意控制并基本维持稳定;舒张压也有下降趋势,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随访第20次与基线相比,除D组舒张压外,所有组的收缩压及其余3组的舒张压均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 中老年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的患病率较高.根据血压基线水平和高血压病程制定包括以生活方式指导为基础,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为首选的1种或≥2种的降压药物治疗方案,均能使血压有进一步的下降并达到较满意的控制.  相似文献   
994.
随着疼痛医学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术后疼痛护理越来越被当今医学和生物学专家所重视.文章通过对影响术后疼痛因素及术后疼痛治疗存在误区的分析,提出术后疼痛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995.
刘民生  章可 《医学信息》2000,13(8):440-440
本文阐述了利用FOXPRO开发多项选择题自测系统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及体会。  相似文献   
996.
997.
Thelivingrelatedlivertransplantation,anewtechniqueoflivertransplantation,wassuccessfullyperformedinourhospital.Detailsoftheanesthesiamanagementwerereported.PatientsandMaterialsA30yearsoldmalepatientweighting45kgwasscheduledtoreceiveatotalliverresectionandlivingrelatedlefthemilivertransplantation.SeverelivercirrhosisandhepaticcancerwereconfirmedbypreoperativeCTscanningandtwo-dimensionultrasonicexamination.Themasswasabout20cm×22cm×15cmintherightlobe.AFPwasmorethan400μg/L.ALT,AST,GGTwer…  相似文献   
998.
章光泉 《四川医学》2000,21(12):1096
患者 ,女 ,4 6岁。因下腹部长包块 3年 ,于 1999年1月 19日在当地中心医院就诊 ,经腹部 B超检查提示 :左侧卵巢囊肿。 1周后在该院行囊肿摘除术 ,切除15cm× 13cm包块 1个 ,手术顺利 ,患者无特殊反应。术后次日 ,患者突感头昏、心慌、面色苍白 ,随即呼之不应 ,出现叹息样呼吸 ,脉搏不能扪及 ,血压为零 ,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抢救 ,终因抢救无效死亡。死后尸解结论 :盆腔静脉血栓脱落栓塞双肺下叶肺动脉分支诱发急性心衰、室性纤颤死亡。临床专科医生对卵巢肿瘤的诊断和手术并不困难 ,手术治疗效果亦较满意 ,但该患者却在手术后 1天死于急性心衰…  相似文献   
999.
乳腺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9活性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基质金属蛋白酶 -2、9(matrixmetalloprotein -ase-2、9,MMP-2、9)降解底物是基底膜的主要成分 -Ⅳ胶原 ,使基底膜发生缺损 ,以致肿瘤细胞向周围组织浸润和转移 ,影响肿瘤的预后。为此 ,本文利用酶谱 (zymography)和UVP软件检测并分析了35例乳腺癌中MMP -2、9活性 ,旨在探讨其与乳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1材料与方法1.1标本35例手术切除标本 ,均经病理学诊断为乳腺癌 ,其中转移组11例 (远处淋巴结转移 ) ,浸润组14例 (管状癌9例、浸润性小叶癌5例 ) ,非浸润组10例 (导管…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的常见病因、临床特点、诊疗方法,以加深急诊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提高早期诊断率,早期合理治疗.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2001年1月~2010年12月收住院的29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主动脉夹层的主要病因是高血压(69.0%),其次是冠心病(17.2%)和糖尿病(10.3%);螺旋CT或MRI,检出率达100%;早期误诊9例(31.0%);治愈12例(41.4%),好转出院8例(27.6%),死亡9例(31.0%).结论 主动脉夹层的主要病因是高血压与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主动脉中层变性疾病;螺旋CT或MRI可以明确诊断;本病表现复杂多样,漏诊误诊率高,只有通过早期诊断,以有效的内科治疗为基础,及时采用手术或介入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