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患者男性,16 岁,崂山区职业中学高一学生.1998年4月24日吃了爆米花后,约2h发病,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头昏、全身无力、流涎、无发热.经当地区医院诊断为有机磷农药中毒,立即给予解磷定、阿托品抢救,3d后痊愈.经调查患者母亲,制爆米花的玉米,是1997年夏季用甲胺磷农药拌过的未用完的玉米种,此次用于爆玉米花,食用后发生本次事故.在检查剩余玉米时能闻到农药气味.本次中毒事故发生后,提醒我们应对农药拌种加强管理,对广大农民和学生进行关于农药的安全使用和保管知识的宣传教育,防止类似中毒发生.  相似文献   
62.
63.
我院外二科自 1999年 11月至 2 0 0 3年 5月应用腰穿置管持续脑脊液 (CSF)引流治疗脑脊漏 19例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 11例 ,外伤性和开颅术后蛛网膜下腔出血 9例 ,脑室出血 5例 ,计 4 4例 ,取得了十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4 4例 ,男 31例 ,女 13例 ;年龄 18~ 72岁 ,平均 4 5 5岁。剖颅术后脑脊液内漏 16例 ,切口漏 3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 11例 ,其中钻孔引流失败 6例。外伤性和开颅术后蛛网膜下腔出血 9例 ,高血压性脑室出血 5例。1 2 脑穿置管法 常规在L3~ 4间隙消毒局部麻醉 ,用 18号硬膜外穿刺…  相似文献   
64.
王月珍  沈春花 《北方药学》2013,(12):164-165
急诊科护理人员所面对的大都是急、危、重患者,急诊护患的有效沟通,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保持稳定的心态,医务人员稳定情绪,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医患纠纷的可靠保证。现将笔者在急诊科工作实践中,总结的影响护患沟通的因素及护理对策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5.
艾滋病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致失明,并伴有HCV感染的病例,报道较少.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病人,报道如下. 患者,女性,33岁.主因发热、腹泻伴消瘦5个月入院.患者入院前5个月开始出现发热腹泻,体温在37.3~38℃之间,腹泻为水样便,每日5~6次,体重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索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结合中医分期辨证治疗HIV/AIDS患者的治疗方案,以达到重建HIV感染者、患者的免疫功能,抑制HIV病毒复制,减少并发症及HARRT药物不良反应的目的.方法 29例HIV/AIDS患者依据国家标准分组,将3例无症状HIV感染者列入...  相似文献   
67.
目的 观察中医药改善艾滋病患者血CD4细胞水平变化.方法 根据患者的治疗需求将85例患者分为中药组、中西药组和西药组三组,比较用药前和用药半年后患者血CD4细胞变化.结果 CD4细胞在中药组治疗前为(203.3±223.8)个/mm3,治疗后为(263.3±261.3)个/mm3;中西药组治疗前为(233.4±180.0)个/mm3,治疗后为(330.4±223.4)个/mm3;西药组治疗前为(116.0±183.3)个/mm3,治疗后(140.1±177.3)个/mm3.结论 中药组和中西药组都能明显提高患者CD4细胞水平,与西药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提示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能有效提高机体CD4细胞的水平.  相似文献   
68.
复方鼻炎胶囊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方鼻炎胶囊由苍耳子、白芍、黄芩、野菊花、黄芪、藿香、白芷等11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消炎、通窍之功效,用于治疗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引起的喷嚏、流涕、鼻塞、头痛.为了达到药品的安全、有效、可控的目的,对本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69.
目的 通过回顾分析2005-2009年北京市平谷区肺结核患者的发现登记和治疗管理情况,探索适合农村山区传染性肺结核患者的发现方式和治疗管理模式。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对平谷区2005-2009年563例肺结核患者发现方式、登记数据、管理模式和治疗转归进行分析。2005-2009年北京结核病控制研究所下达新涂阳发现任务指标总数为280例。 结果 2005-2009年全区共登记治疗管理户籍人口活动性肺结核患者563例,山区、半山区肺结核患者381例,占67.7%,新登肺结核年均登记率为32.86/10万;平原地区新登肺结核患者182例,占32.3%,新登肺结核年均登记率为22.12/10万。山区、半山区肺结核患者登记率明显高于平原地区(χ2=19.562,P<0.001)。2005-2009年年平均涂阳肺结核登记率为13.27/10万,发现方式以转诊和因症就诊的被动发现方式为主,达94.1%(530/563),新涂阳发现任务指标平均完成率为83.9%(235/280)。金海湖镇为我区肺结核的高发地区,2005-2009年新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18例,占全区的21.0%,其中合并有矽肺的涂阳肺结核患者22例,占金海湖镇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的37.9%(22/58)。563例患者100%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全部采用家庭成员为督导员的全程督导管理方式,新涂阳患者强化期末平均痰菌转阴率为79.6%(187/235),新涂阳患者治愈率88.9%(209/235)。 结论 将结核病控制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边远山区,及时主动发现新涂阳肺结核患者,并给予彻底、规范化的治疗,有效控制肺结核病在人群中传播。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所采取的护理措施对预防尿路感染(UTI)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留置尿管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使用双腔气囊硅胶导尿管,对照组每日膀胱冲洗2次,每2天更换集尿袋.试验组每周膀胱冲洗1次,更换集尿袋,鼓励饮水.导尿前均无全身及泌尿系统感染.两组均用碘伏每日擦洗尿道口2次,观察并记录菌尿及UTI的发生率.结果:适当减少膀胱冲洗次数延长集尿袋更换周期不增加UTI的几率(P>0.05).结论:留置尿管后保持尿道口周围清洁并适当减少膀胱冲洗次数,延长集尿袋更换周期护理方法不增加尿路感染几率,可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减少护士工作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