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7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5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1篇
中国医学   78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41.
目的观察川参胶囊对结扎大鼠冠状动脉所致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致心肌缺血模型,用川参胶囊分别以0.15g/kg,0.30g/kg,0.60g/kg灌胃给药14d,观察川参胶囊的药理作用。结果①川参胶囊对心肌缺血大鼠的心脏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舒张的顺应性,表现为心率加快,颈动脉血压、左心室内收缩压、左心室内压±dp/dt明显增高,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②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心肌肌酸激酶(CK)含量显著升高,丙二醛(MDA)显著降低;川参胶囊能明显减少血清中SOD,LDH,CK含量,增加血清中MDA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③模型组大鼠出现明显的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川参胶囊各组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程度与模型组比较,其病变程度显著减轻(P〈0.01);④光镜和电镜观察可见川参胶囊能明显减轻心肌病理损伤。结论川参胶囊对大鼠结扎冠状动脉所致心肌缺血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2.
目的通过正交试验法优选凌寒片的最佳醇提取工艺。方法以淫羊藿苷含量、干膏率为评价指标,选择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利用L_9(3^4)正交试验确定凌寒片的醇提取工艺。结果凌寒片最佳醇提取工艺为加90%乙醇16倍量,回流提取1次,提取时间1h。结论优选出的醇提取工艺简单、可行,可作为该制剂合理开发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3.
目的探讨染料木素抗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方法采用喂饲高脂饲料及维生素D3联合造模的方法,构建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将40只造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组(辛伐他汀10.0 mg/kg)、染料木素小剂量组(4.5 mg/kg)、染料木素中剂量组(9.0 mg/kg)、染料木素大剂量组(18.0 mg/kg)5组,每组8只;未造模的8只大鼠为正常组。给药组按药物计量分别灌胃,正常组及模型组灌胃等量0.2%羧甲基纤维素钠;每日1次,连续给药14 d,观察染料木素的药理作用。结果①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率明显减慢(P<0.05);与模型组比较,染料木素小、中、大剂量灌胃给药14 d后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心率、血压、呼吸均无明显改变(P>0.05)。②模型组血清三酰甘油、胆固醇、载脂蛋白B、低密度脂蛋白明显升高(P<0.05或P<0.01),染料木素小、中、大剂量给药14 d后能明显降低血清中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B含量(P<0.05或P<0.01);模型组血清载脂蛋白A明显降低(P<0.05或P<0.01),染料木素小、中、大剂量给药14 d后血清中的载脂蛋白A明显升高(P<0.05或P<0.01)。③模型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一氧化氮合酶明显升高(P<0.05或P<0.01),染料木素小、中、大剂量给药14 d后能明显降低血清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一氧化氮合酶含量(P<0.05或P<0.01)。④镜下观察可见正常组动物主动脉内膜、中膜及外膜完整,内皮下无脂质沉积或斑块形成;模型组主动脉内膜明显增厚、凸凹不平,可见到大量泡沫细胞,严重者细胞崩解,内弹力板断裂,显示了典型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而染料木素小、中、大剂量组和阳性组亦有动脉内膜斑块形成,内膜增厚程度及结缔组织成分均较模型组轻,有散在的泡沫细胞存在。结论染料木素对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莪术油配伍椒目仁油对小鼠移植性肿瘤S180的抑瘤作用,以及对人源性肝癌细胞株HepG2和大肠癌细胞株SW480的体外抑瘤作用。方法 72只二级昆明小鼠采用肿瘤移植法建立小鼠荷瘤动物模型;椒莪软胶囊灌胃给药,剂量分别为0.3、0.6、1.2 ml/kg;氟尿嘧啶22.5 mg/kg作为阳性对照药腹腔注射给药;连续给药15 d,观察药物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对人源性肝癌细胞株HepG2和大肠癌细胞株SW480进行传代培养后,制备不同剂量(椒莪软胶囊0.015 625、0.031 25、0.062 5、0.125、0.25、0.5、1、2、4 mg/ml)含药血清、氟尿嘧啶阳性药血清和肿瘤移植模型不用药对照血清,作用于人源性肝癌细胞株HepG2和大肠癌细胞株SW480,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观察血清对两种细胞的抑制作用。椒莪软胶囊0.0、6.25、12.5、25.0μg/ml给药15 h后,经流式细胞仪测定对人源性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①椒莪软胶囊0.3、0.6、1.2 ml/kg肿瘤抑制率分别为19.73%、32.22%和46.68%。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坏死的肿瘤细胞所占比例也相应增加,生长活跃的肿瘤细胞逐渐减少。②抑制作用随剂量升高而作用增强,对人源性肝癌细胞株HepG2体外最低药物物浓度为0.062 5 mg/ml,对大肠癌细胞株SW480体外最低药物浓度为0.125 mg/ml。③椒莪软胶囊可明显促进人源性肝癌细胞株HepG2的细胞凋亡。结论椒莪软胶囊对小鼠移植性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人源性肝癌细胞株HepG2和大肠癌细胞株SW480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椒莪软胶囊在临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5.
文献报道[彭朝晖,等。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84;6(1):17~21:朱斌,等。中国免疫学杂志 1987;3(4):214~217;徐杨,等。中国免疫学杂志 1988;4(1):14~16]特异性转移因子(SPTF)能减少肿瘤细胞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抑  相似文献   
146.
安替可胶囊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观察安替可胶囊对环磷酰胺(Cy)致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碳粒廓清、QHS、ANAE染色、同位素掺入和比色方法,检测HC50、抗体形成细胞、T、B淋巴细胞及NKC活性。结果安替可胶囊能明显提高碳粒廓清、Cy免疫抑制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胸腺和脾脏重量,能促进HC50和抗体形成细胞生成;增强T、B淋巴细胞和NKC活性。提示安替可胶囊对小鼠非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7.
目的观察丹酚酸B配伍丹皮酚治疗大鼠心肌梗死之后的病理形态学改变,探讨药物对大鼠心肌梗死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作心肌梗死模型,测定各组心肌梗死范围,计算梗死部位成纤维和毛细血管数,观察丹酚酸B配伍丹皮酚对心肌梗死的干预作用。结果丹酚酸B配伍丹皮酚能够减少大鼠心肌梗死面积,促进毛细血管的生长,并加快梗死灶的修复。结论丹酚酸B配伍丹皮酚,对心肌梗死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8.
目的探讨色胺酮(Tryptanthrin,Try)对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K562细胞进行常规培养后,利用MTT方法进行Try(1.56~50)mg.L-1的细胞增殖影响;Hoechst33258荧光染色观察细胞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等指标;综合评价Try对K562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Try在3.12~50mg.L-1浓度范围内能明显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并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Hoechst33258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不同浓度Try作用48h后,K562细胞可发生明显的凋亡;同时Try也可影响K562的细胞周期,将细胞阻滞于G0/G1期,随Try剂量增大G0/G1期细胞比例也逐渐增高,并出现明显的亚二倍体凋亡峰;同时,S期细胞比例随剂量增大而逐渐降低。结论色胺酮能明显抑制K562细胞增殖并具有诱导K562细胞发生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9.
目的探讨桂皮醛(cinnamaldehyde,CA)及其代谢产物肉桂酸(cinnamic acid,CD)体外抗柯萨奇病毒B3(CVB3)的作用机制。方法用CVB3感染SD乳鼠心肌细胞,建立病毒性心肌炎(VMC)细胞模型。1)MTT法测定CA和CD对正常心肌细胞的IC50;2)MTT法测定不同剂量CA、CD对CVB3感染心肌细胞72h存活率;3)分别于接种CVB3的同时(0h)、接种前1h(-1h)和接种后1h(1h)给予100μmol/LCA、CD各100μl,观察CPE,MTT测定72h细胞存活率,并进行病毒中和抗体、免疫荧光和电镜观察。结果 1)CA对正常心肌细胞的LogIC50为-4.125,0.1~1000μmoL/L剂量的CD组心肌细胞存活率显著高于CA组(P0.01);2)10~1000μmol/LCD组细胞存活率高于CA各组和CVB3组,心肌细胞病毒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1000μmol/LCA组病毒滴度低于CVB3组(P0.01),细胞存活率与CVB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接种CVB3-1h、0h和1h,分别给予100μmol/LCD100μl,其病毒滴度均显著低于CVB3组(P0.01),细胞存活率高于CA组和CVB3组(P0.01),不同时间接种CVB3组与C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和免疫荧光试验显示,CD对CVB3有直接灭活和抑制细胞内复制作用。接种CVB30和1h给予CA,其病毒滴度低于CVB3组(P0.01),但细胞存活率与CVB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在体外可直接灭活CVB3,但对心肌细胞具有明显毒性,可能与其醛基结构相关。CD可直接杀灭CVB3,抑制CVB3在细胞内的复制,但对CVB3感染无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50.
尿石症是泌尿外科常见病之一,但动物模型的报导少见。本文采用药物诱发技术,对用大鼠复制泌尿系结石模型进行了初步探讨。材料和方法一、材料 1.动物:SD大鼠53只,雌雄兼用,12~14周龄,体重230±10.5g。在实验室饲育一周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2.1.2%乙二酰胺——标准药饵:饲料配方:30%豆粉,30%面粉,20%玉米粉,6%鱼粉,1%青油,0.5%维生素,1%酵母粉,9%麸皮,1.5%骨粉,1%食盐。取经60~8O℃干烤饲料988g,加入乙二酰胺12g,充分拌匀备用。作为诱发泌尿系结石药饵,简称药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