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常用倍他乐克剂量对冠心病患者左心室脑利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在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中选择10例冠心病组和10例排除冠心病的对照组。静脉注射倍他乐克前、后监测心率和左室舒张末压 (LVEDP);测定左心室 BNP,比较两组用药前后的变化。结果:冠心病患者 BNP 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 0.05)。冠心病组和对照组静脉注射倍他乐克前、后心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 LVEDP 和左室 BNP 水平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BNP 水平上升提示有冠心病的可能。常用倍他乐克剂量不影响血液动力学时不影响 BNP 水平。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薏苡仁提取物调节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游离脂肪酸的代谢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成年大鼠30只制作NAFLD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各10只,同时选取健康大鼠10只为对照组,对比4组大鼠代谢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TC、FFA上升,同时ADP下降(P<0.05),治疗组TC、FFA明显低于模型组,同时ADP高于模型组(P<0.05),不同剂量大鼠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ALT以及AST明显上升(P<0.05),治疗组ALT、AST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大鼠(P<0.05);模型组AMPK活性降低,同时FAS、ACCa-se等表达明显上升(P<0.05),治疗组AMPK活性上升,同时FAS、ACCa-se等表达明显下降(P<0.05),不同剂量大鼠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薏苡仁提取物能有效提高NAFLD大鼠脂联素水平,诱发下游的脂质代谢反应,从而改善游离脂肪酸的代谢。  相似文献   
33.
34.
目的 探讨孤立性心肌致密化不全(IVNC)患者的超声心动图(UCG)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IVNC患者的UCG及临床表现,并对其中11例患者的23例直系亲属进行UCG检查.结果 38例IVNC患者UCG检查均见受累心腔内不同程度异常隆突、粗大的肌小梁和其间深陷的隐窝影像,14例仅累及心尖部.23例直系亲属中发现1例左心扩大(LVE),1例扩张型心肌病(DCM)及2例无症状心尖IVNC.结论 IVNC并非罕见,其发病年龄跨度大,临床病程迁延,临床表现各异,有家族发病倾向,似与DCM有遗传联系.同时IVNC具有特征性UCG改变,局限于心尖部位不少见,UCG是重要的诊断和筛查手段,尤其不应忽视对心尖部位的探查,以免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35.
为了研究肿瘤抗原,并寻找肿瘤的免疫诊断方法,我们用胃癌、肺癌、食管癌抗原分别作用子胃癌(14例)、肺癌(16例)、食管癌(9例)、非肿瘤疾患(6例)和正常人(10例)的淋巴细胞,观察肿瘤抗原对活性E花环(Ea花环)试验的影响。实验结果是:肿瘤病人的淋巴细胞与相应抗原温育后形成Ea花环的百分率比不加抗原的对照管显著增多(P<0.01),而正常人的淋巴细胞与抗原温育后形成Ea花环的百分率和不加抗原的对照管相比较没有显著增多,或相反地出现减少现象。肿瘤病人的淋巴细胞与不相应的抗原温育后也未见Ea花环显著增多。如以Ea花环增多率16%为界限,即16%以上者为阳性,16%以下者为阴性,则肿瘤病人的阳性率为92.3%(36/89),10例正常人全部阴性,6例非肿瘤疾病患者中1例阳性。为了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本试验在操作技术上必须严格细致。  相似文献   
36.
开水中有机浓集物的致突变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及我系统的近几年研究均证实氯化消毒后的饮用水有致突变/致癌作用。人们曾试图去除这些微量有机污染物,但尚未获得良策。鉴于这些有机物中有一些是低沸点挥发成分,加热可以去除,人们又多饮开水,因此我们作了本研究。  相似文献   
37.
组织多普勒评价冠心病患者升主动脉弹性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技术评价升主动脉弹性特征的可行性,并进一步探讨升主动脉弹性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临床拟诊为冠心病的106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术,造影阳性患者为冠心病组,阴性患者为对照组,并进行冠状动脉狭窄评分(CAS),两组患者在行CAG前后1周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用PW-DTI分别测量主动脉瓣上3 cm处升主动脉前壁及二尖瓣侧壁瓣环的S波、E波与A波速度,用M-型内径法测量上述升主动脉相同处收缩期与舒张期内径(Ds、Dd),用公式计算出升主动脉僵硬度、膨胀性.结果 (1)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比较,升主动脉前壁S波速度[(0.052±0.009)m/s vs (0.057±0.012) m/s,P<0.05]、僵硬度(2.34±0.39 vs 2.11±0.68,P<0.05)与膨胀性[(1.96±0.66)10-6 cm2/dyn(1 dyn=10-5 N,下同) vs (2.19±0.46)10-6cm2/dyn,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2)经偏相关分析发现,升主动脉前壁S波速度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密切相关,且独立于其他冠心病易患因素;(3)S波速度与僵硬度呈负相关(r=-0.274,P=0.014),与膨胀性呈正相关(r= 0.207,P=0.022).结论升主动脉前壁S波速度可以直接用DTI技术测量来反映升主动脉弹性,S波速度下降与僵硬度升高密切相关,两者均是冠心病重要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SPN)术前氧介入99mTc-MIBI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对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对本院2008年12月至2011年5月20例SPN患者术前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受检者均于注射99mTc-MIBI后10min、2h分别进行早期和延迟SPECT-CT断层同机融合显像。对良、恶性肺部病灶摄取比值(早期:EUR,延迟:DUR)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分析,并分别对EUR、DUR的诊断效率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最终诊断根据组织病理学确定。结果氧介入99mTc-MIBI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定性分析对SPN良、恶性鉴别诊断灵敏度为90.0%、特异性为70.0%、准确性为80.0%、阳性预测值为75.0%、阴性预测值为87.5%。恶性肺部病灶EUR为(2.13±0.61)[95%CI:1.69~2.57],良性肺部病灶为(1.38±0.45)(95%CI:1.06~1.71),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92,P=0.006)。恶性肺部病灶DUR为(2.40±0.47)(95%CI:2.07~2.74),良性肺部病灶为(1.52±0.87)(95%CI:0.90~2.14),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2,P=0.012)。半定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显示,以EUR≥1.50为界值,灵敏度为90%,特异性为80%。以DUR≥1.41为界值,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80%。结论氧介入99mTc-MIBI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对SPN的良、恶性鉴别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系统性观察护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5月至2010年12月兴义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0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观察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系统性观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结果:对照组患者32例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58.4±11.6)d;死亡18例,病死率为36%。观察组患者42例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55.1±9.8)d;死亡8例,病死率为16%。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3,P〈0.05)。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术后进行耐心细致的系统性观察护理,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其病死率。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ERK信号通路在大鼠缺血再灌注脑组织的表达情况,并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其的调控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缺血再灌注脑组织Ras,MEK,ERK阳性细胞数的表达,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数量,观察Ras,MEK,ERK表达水平与神经坏死和凋亡的关系。结果:在缺血再灌注脑组织中Ras,MEK以及ERK表达均发生上调,给予REK抑制剂以及丹参酮ⅡA磺酸钠处理后,Ras,MEK以及ERK的表达均受到抑制,同时减少了细胞坏死和凋亡数量,与模型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REK信号通路激活,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能通过抑制该通路的激活起到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