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开展老年焦虑障碍流行病学调查,观察其患病率及其易感因素,为防治疾病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随机抽样调查浦东新区43个村(居)委会在册常住3311例老人,应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患者版"SCID-Ⅰ/P"诊断工具进行调查。结果焦虑障碍时点患病率为2.57%(85/3311),其中广泛性焦虑最高(1.27%),且城市(1.54%)高于农村(0.72%)。男性为2.51%,女性为2.59%。该疾病与家庭居住条件差、患躯体疾病、家庭经济困难及遭遇明显精神压力等易感因素关系密切。患者的诊治率很低(9.41%)。结论老年焦虑障碍患病有逐年增高趋势,预防易感因素有利于降低其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2.
江琦 《中国医药科学》2012,(20):183-184
目的探讨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凝血功能的异常。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急性加重期的COPD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25例作为对照,检测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同时检测研究组肺功能指标。结果两组患者PT,APTT,Fb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研究组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PaO2,SaO2,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ECOPD患者处于高凝状态,抗凝治疗可以预防COPD患者肺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43.
自我和谐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多重中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我和谐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内在心理机制。方法采用自我和谐、社交焦虑、主观幸福感以及安全感问卷对46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①自我和谐、安全感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显著正相关(P<0.05),社交焦虑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显著负相关(r=-0.352,P<0.05);②社交焦虑、安全感在自我和谐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发挥着并行多重中介作用,当它们进入回归方程时,自我和谐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减少(β=-0.305,t=4.49,P<0.05);③安全感对社交焦虑有明显的负向预测作用(β=-0.43,t=2.54,P<0.05)。结论自我和谐通过社交焦虑、安全感的并行多重中介作用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4.
目的 观察神经刺激器定位喙突下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应. 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择期骨科上肢肘关节以下部位手术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喙突下组(A组)和腋路组(B组),每组30例.刺激器初始电流设置为1mA,频率2 Hz.A组在喙突下2 cm处,用神经刺激绝缘针垂直于皮肤进入,当电流减少至0.5 mA仍可见到正中、尺、桡神经三支神经支配区肌肉颤搐时,固定刺激针,回吸无血后各支注入0.5%左旋布比卡因10 ml.B组取腋动脉上方搏动最强处进针,诱发出无名指和小指颤搐反应,注入相同局麻药30 ml.记录两组的阻滞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比较臂丛阻滞效果及感觉阻滞成功率;记录副作用;评价综合满意度. 结果 阻滞起效时间A组较B组短(P<0.05);维持时间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桡、肌皮、腋、前臂内侧、臂内侧皮神经、正中神经感觉阻滞成功率为93.3%~100%,明显高于B组(60%~86.7%)(R<0.05);尺神经阻滞成功率均为100%.两组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相似;综合满意度A组较B组高(P<0.05).结论 神经刺激器定位喙突下臂丛阻滞方法操作简便,阻滞起效时间较短,阻滞成功率较高,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抗精神病药治疗中对血糖变化的监测作用.方法:对198例单用氯丙嗪或利培酮治疗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于治疗前、治疗1、2、3、6、12个月测定HbA1C及血糖浓度并与常规血糖检测指标进行比较.结果:HbA1C浓度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增高,与血糖浓度变化呈显著正相关,与血葡萄糖调节受损(IGR)的发生呈平行发展,治疗1年后异常率为11.6%.结论:HbA1C检测稳定性好,结合空腹血糖等常规指标,是抗精神病药治疗中观察血糖变化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早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血糖调节功能影响的干预措施。方法198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氯丙嗪组和利培酮组,单一用药,入院时、治疗1、2、3、6个月及1年后测定多项血糖浓度,并进行对照。结果治疗1年后IGR、IFG及IGT发生率分别为16.16%、4.55%及11.62%,氯丙嗪组分别为23.3%、7.77%及15.53%,明显高于利培酮组(8.42%、1.05%及7.37%),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0.01),IGR的发生与胆固醇、甘油三酯浓度及体重指数呈正相关。结论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早期就可影响血糖调节功能,早期进行综合干预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AD和MID患者脑影像学改变与认知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调查134例门诊和住院AD和MID患者,测定脑CT9项指标和MMSE11项因子,结果:AD组三,四脑室,基底池,外侧裂,前后角,脑沟及侧脑室的宽度大于MID组,时间地点定向力,语言即刻记忆,注意和计算及图形描画等5项因子分明低于MID组,AD组三,四脑室,前角和侧脑室宽度分别与地点定向,注意计算,阅读和语言理解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MID组后角,三脑室,侧脑室及脉络丛球部宽度分别与时间定向,阅读理解及图形描画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结论:AD患者脑室系统扩大和认知损害程度比MID患者严重而广泛。  相似文献   
48.
目的研究社区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中医证候学特征临床,为抑郁症的临床治疗和健康保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样调查上海市浦东新区5个街镇25个村居委会55岁以上常住人口,筛查老年抑郁症,再对抑郁症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和辨证分型,考察其中医体质类型、证型、临床分型的关系。结果抽样4 600例,回收有效问卷4 047份,筛查出抑郁症患者519例,其体质类型以气郁质、阳虚质、气虚质最多,分别是122、99、99例,此3类体质占抑郁症总数的61.66%,其次是平和质、阴虚质、血瘀质、痰湿质、湿热质、特禀质,分别为94、37、26、18、17、7例。中医证型以肝郁气滞型最多,为141例,其次是肝郁脾虚型、心脾两虚型、肝肾阴虚型,分别是132、77、59例。结论老年抑郁症多为"情志之郁,因郁而病",初起以气滞气郁为主,多为实证,久则由实转虚,导致脏腑气血阴阳亏虚。  相似文献   
49.
目的 调查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危险因素对疾病的可能影响程度.方法 应用多阶段多层次随机抽样法,采用上门单独问卷调查方式,对4086例上海浦东新区户籍老年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运用Petersen的MCI诊断标准,将老人分成MCI组和正常智力组进行对照,分析危险因素.结果 MCI占612例,患病比率为14.98%.文盲患MCI的相对危险度(RR)是初中、高中及大学文化的3.11,3.92及5.13倍;女性是男性的1.382倍;80 ~ 89岁组和≥90岁组是60~ 69岁组的2.987和2.146倍;月收入<1300元组是>4000元组的1.698倍,糖尿病组和高血压组是非糖尿病和非高血压组的2.756和2.151倍.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高龄、文化程度低、养老金低、患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症及吸烟等是危险因素(P<0.05).结论 社区老人MCI患病比率较高,受多种危险因素明显影响,针对性的早期干预有助于减少该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