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21.
皮层下失语的语言特点及与病灶部位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皮层下失语的语言特点及与病灶部位的关系。方法:选择经颅脑CT扫描证实为单侧皮层下病变患者105例,在发病2周、1月及2月分别进行失语症检查。同时,进行脑电地形图(BEAM)及CT图象标准化处理。结果:皮层下失语患者病灶多在基底节区外侧部、前部、上部及丘脑。基底节区外侧部及丘脑性失语者BEAM皮层慢波功率增高,且此类患者多有较重的听理解障碍,而尾状核受损者失语中有明显的构音障碍及音韵障碍。结论:皮层下失语有其语言特点,导致失语的原因多与皮层下病变直接或间接影响皮层语言区有关,但丘脑可作为皮层下语言中枢,在少数患者的失语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22.
大鼠海马CA1区星形胶质细胞对突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发育期大鼠海马CA1区星形胶质细胞与突触数量和成熟度的关系。方法:取健康初生(<24h)、幼年(28~30d)和成年大鼠(90~100d)各20只,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电子显微镜观察海马CA1区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和突触超微形态结构特点,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检测其胆固醇含量。结果:在各组大鼠海马CA1区,初生组存在大量神经元,但星形胶质细胞少,末见突触结构;幼鼠组可见星形胶质细胞和不成熟的突触结构;成鼠组可见大量星形胶质细胞和远比幼鼠丰富的成熟突触结构(P<0.01);胆固醇含量为初生组(2.92±0.03)g·kg-1,幼鼠组(11.20±3.41)g·kg-1,成鼠组(12.91±1.25)g·kg-1,相互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大鼠发育过程中海马CA1区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可能影响突触数量和成熟度,此影响可能与胆固醇有关。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 提高对首发为中枢神经系统锥体外系表现的棘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方法及细胞学病理学特征的认识及鉴别。方法 报道2例棘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诊治过程。结果 2例患者为青年兄妹,慢性病程,逐渐加重,主要表现均为舞蹈样不自主运动,血常规均可见红细胞形态异常,进一步行血液细胞学染色,光镜下可见棘形红细胞增多,且随病程增长,畸形红细胞比例逐渐增多,临床症状可能与棘红细胞比例有关。该病例具有家族性,兄妹血液细胞病理学特征及临床表现均类似。结论 对于年轻舞蹈样锥体外系病变,需考虑棘红细胞增多症可能,及时行血液细胞学形态检查可迅速确诊。目前此病尚无有效治疗手段,总体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25.
本文报告我院1986年1月至1992年11月诊治的25岁以上发病的迟发性癫痫47例.并对病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6.
对我院17年间收治25例蛛网膜囊肿病人进行分析。颅内蛛网膜囊肿17例(68%),椎管内蛛网膜囊肿8例(32%);CT或MRI对该病有诊断价值,明确诊断后均经手术治疗。18例病人中16例疗效较好,2例病人预后差。  相似文献   
27.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CMB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336例临床资料,根据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扫描是否存在CMBs分为无CMBs组154例,CMBs组182例;CMBs组按CMBs分布的位置分为大脑皮质、皮质下、基底节及幕下。比较2组患者人口学特征、相关危险因素、血液检验结果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CMBs组中不同出血部位患者的尿酸、同型半胱氨酸(Hcy)和NIHSS评分。结果:与无CMBs组相比,CMBs组的尿酸和Hcy水平更高,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高总胆固醇及既往脑卒中病史的几率均更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血症、脑卒中病史、Hcy和尿酸水平与CMBs的发生有关(P0.05);高尿酸、高Hcy、糖尿病、脑卒中病史、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血压均为CMBs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不同部位CMBs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MBs分布于不同部位患者的尿酸水平、Hcy水平及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尿酸、高Hcy、糖尿病、脑卒中病史、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血压可能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CMBs分布的部位对NIHSS评分无影响。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MCA供血区大面积梗塞患者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5月~2012年7月18例MCA供血区大面积梗塞住院患者资料,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18例患者平均年龄(58.67±12.71)岁,男16例,女2例,吸烟9例,饮酒5例,12例高血压病,6例糖尿病,4例窦性心动过缓,1例窦性心动过缓伴频发室早。18例共有27根血管狭窄(狭窄率≥50%),15例病灶供血动脉狭窄(83.33%),其中11例"罪犯血管"为M1段(61.11%),1例房颤未见动脉狭窄,2例血管迂曲未见血管狭窄。结论:MCA供血区大面积梗塞患者发病与M1段病变密切相关,性别、年龄、吸烟、饮酒、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房颤和HHcy为其危险因素,但窦性心动过缓、血管迂曲也可能是重要发病环节,ApoB/A1比值增高不能作为反应MCA动脉粥样硬化指标。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提高对嗜酸性筋膜炎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的认识,介绍现有治疗方法。方法 报道2例嗜酸性筋膜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病理及影像学资料和诊治过程。结果 2例患者均表现为关节活动度异常导致的肢体运动障碍; 肌电图提示有肌源性损害,但病理学检查均以肌筋膜的炎性浸润为主要特点; 磁共振检查均有阳性发现。治疗主要以激素为主,也有使用免疫抑制剂的病例。结论 对于关节活动度异常的患者,特别是皮肤有特异性表现的患者,应考虑此疾病。肌电图检查应作为参考,病理活检是诊断的必要手段,磁共振检查有助于此病的诊断及活检部位的选择,激素治疗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